也说“供给侧改革”青岛教育改革的大手笔
2016-04-26
今年全国“两会”,“供给侧”成为最受瞩目的热词之一。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原本是经济术语,指的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如今,这个原本属于经济术语的词汇,也被用来描述教育供求关系,两会期间,“教育供给侧改革”同样备受关注,全国人大代表、昆明学院院长何华认为:“教育本身就是供给侧,教育是人才的供给,教育资源的配置,教育环境的打造,以及能提供什么样的教育方式,也同样是供给侧的问题。”
青岛:适应引领新常态 推进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放眼我们青岛教育界,应该说,青岛早已踏准教育改革的步调,稳稳走在全国教育发展的前列,在《2015年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价与比较研究报告》中,青岛9个指标排名第1位,26个指标排名前5位。随着青岛宜居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市的建设与发展,青岛教育方面的供需也不断发生着变化,为了顺应城市发展潮流,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青岛市加快提高教育供给端的质量、效率和创新性,促进教育多样化发展,学校更有特色,学生和家长有了更多的选择。通过推进结构调整,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改变单一结构供给,形成丰富、多元、可选择的供给侧结构,从而为群众提供多样化、高质量的教育服务,满足不同层次的教育需求。
近年来,青岛市积极适应人民群众学有优教的新期待,全面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大力加强学校建设,“上下贯通、普职融通”的现代职教体系基本建立,“布局合理、资源充足、公平普惠、质量优良”的基础教育发展格局基本形成,教育水平和教育质量不断提升,教育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基本构建,我市教育实现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新跨越。
坚持扩增量、改存量,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青岛市颁布实施《青岛市教育设施布局专项规划(2014-2020年)》,计划总投入资金172亿元,新建、改扩建729所中小学校和949所幼儿园,新增491万平方米校舍建筑和12万个学位,新补充教师近11000人,85%以上的中小学达到了现代化学校标准,90%以上的幼儿园达到了省定标准。
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推出名校办+分校、强校+弱校、城区学校+农村学校等多种办学模式,青岛一半以上中小学参与改革试点。设立教育综合奖补资金,着力改善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全市10个区市全部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工作基本均衡县(区、市)”验收。坚持抓内涵、提质量,努力教好每一位学生。我市近1/3的普通高中学生可进入普通本科一批次高校学习,近40%中职学生通过“3+4”“3+2”和春季高考等形式进入高等院校学习。
发力创新与改革,促进青岛教育全面高质发展
创新合作模式,推进青岛基础教育向优质、内涵、特色方向发展。2015年以来,青岛市教育局在积极探索名校办分校、集团化办学、委托管理、高校或科研院所辐射中小学、公民办学校混合制办学等办学模式改革的基础上,重点推进学区制管理、优质中小学跨区域合作办学,中小学优质教育资源得到进一步拓展。目前,青岛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已达到比较高的水平,全市一半以上的中小学参与办学模式改革试点。
3月16日,青岛举办了推进全市办学模式改革暨中小学现代化学校建设现场会,青岛广雅中学、青岛31中学、青岛太平路小学等介绍跨区合作办学经验。青岛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副处长葛砚荀表示,目前,不同区市都在同步推进学区制改革,青岛的全部10个区市均已通过了国家“全国义务教育工作基本均衡县”督导认定。青岛广雅学校范磊校长介绍,引进名校办分校,让青岛北部地区的学生接受名校的优质教育资源,实现更深层次的教育资源均衡发展。
青岛校园足球改革快速发展。3月22日,青岛市第二十六届“可口可乐—市长杯”校园足球联赛在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第四中学开幕。2015-2016年度10个区市全部组织了区(市)长杯,实现了区(市)长杯校园足球联赛全覆盖。600所学校,近15000人参赛,进行了2200场比赛。赛事规模再创历史新高。市教育局局长邓云锋在开幕式上提出,到2017年校园足球人口年保有量达30万人,建成300所足球特色学校,打造全国一流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的工作目标。
探索校企、校校、校团、校园合作新模式,加快教育教学模式改革。3月25日,由青岛艺术学校牵头的青岛市文化艺术职业教育集团揭牌宣告成立。市教育局副局长王铨在出席成立大会时表示,希望青岛文化艺术职业教育集团秉承合作、诚信、创新、共赢的精神,优化资源配置,深化艺术教育办学体制和办学模式改革,探索现代化职业教育创新之路。青岛艺术学校校长李建刚表示,集团将致力于各成员单位合作发展、交流提升、事业延伸、信息共享以及优势互补“五大平台”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