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支撑垫在桡动脉穿刺方法中的观察对比
2016-04-26程景华施玉兰姚小梅黄细君
程景华 施玉兰 姚小梅 黄细君
江西省高安市中医院 330800
自制支撑垫在桡动脉穿刺方法中的观察对比
程景华 施玉兰 姚小梅 黄细君
江西省高安市中医院 330800
目的:探讨提高桡动脉穿刺一次性成功率的方法,减轻护理工作量和病人的痛苦。方法:将60例病人入院第1次使用支撑垫行桡动脉穿刺,第2次不使用支撑垫穿刺两种方法进行对比。观察桡动脉穿刺一次性的成功率。结果:使用支撑垫能更好暴露穿刺部位,角度灵活,提高了桡动脉穿刺的一次性成功率,从而减轻了病人的痛苦。结论:使用支撑垫行桡动脉穿刺效果大大高于未使用支撑垫穿刺,值得基层医院广泛推行。
基层医院;支撑垫;桡动脉采血;穿刺成功率
我所在的是县级市二甲医院大内科,大部分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及呼吸衰竭病人,多为老年患者,在诊疗过程中,许多病人都需要反复采集动脉血行血气分析,血气分析的结果常用来判断患者的呼吸及循环功能,判断患者有无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常用来指导患者的氧疗及机械通气的参数调节[1]。在临床工作中,动脉采血常采取的部位有桡动脉、股动脉、肱动脉、足背动脉。股动脉操作时需要暴露患者身体,与静脉、神经临近,位置深、按压困难、容易形成血肿,侧枝循环有限且不易操作,容易形成感染。肱动脉也没有很好的侧枝循环,位置深、按压困难、容易形成血肿,靠近骨膜、神经和血管,容易损伤周围组织,肌肉和肌腱没有将肱动脉固定、容易滑动给操作带来困难。足背动脉由于脂肪组织少,行足背穿刺时容易碰到足背神经,患者疼痛剧烈,易引起反射性的足背痉挛。而桡动脉位置表浅、固定,容易触摸,采血后容易压迫止血,发生血肿几率小。周围无其他重要血管和神经,误伤神经和错采静脉血的可能性小。桡动脉位于周围血管远端,侧枝循环丰富,不受体位的限制且对机体创伤小,受污染机会少,有利于病人保暖减少躯体暴露从而减轻病人心理压力。所以桡动脉是采集动脉血样首选部位之一,操作比较方便、安全,而且不暴露患者隐私部位,患者依从性高[2]。但由于桡动脉血管解剖部位及其周围组织特点,穿刺有一定难度,患者亦存在相当的痛苦,而反复多次的穿刺不仅使患者产生恐惧和紧张心理,还会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3]。针对此,如何提高桡动脉穿刺的一次性成功率,减少穿刺失败成了当务之急。因为若穿刺失败,既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又延误了对病人的治疗,甚至是影响对病人争分夺秒的抢救时机并且增加了护理工作量。作者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和对于60例桡动脉穿刺病人的观察对比,发现在行桡动脉穿刺时使用支撑垫的成功率高,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痛苦,现将其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2013年10月—2015年10月AECOPD及呼吸衰竭患者在我院住院接受桡动脉穿刺的清醒病人60例。其中男性42例,女性18例,AECOPD 49例,呼吸衰竭病人11例,年龄在23岁至89岁之间,选择患者第1次、第2次桡动脉穿刺为观察时间点,分别对每例病人使用支撑垫及不使用支撑垫的两种不同的方法进行桡动脉穿刺,然后在临床实际操作中进行对照观察和分析。
2.操作方法
选择的对象是在住院期间接受动脉采血的清醒病人,穿刺的部位都是桡动脉血管。两种方法均由本组成员实际操作,选用同一厂家、同一型号的一次性注射器。
2.1 支撑垫制作方法:自制长17cm、宽14 cm 、高8cm的斜三角体支撑垫,两边角度分别是30°与50°,利用泡沫与纸壳制作而成,内容物以纸壳填充,最后用透明胶固定。此支撑垫经济实用易携带。
2.2 传统的桡动脉穿刺方法是:向病人解释穿刺的目的以取得配合,患者取平卧或半卧位,在穿刺部位下垫无菌治疗巾,嘱病人手心朝上手背朝下放于治疗巾上,必要时嘱患者抬高手腕部。常规消毒穿刺部位皮肤,操作者消毒左手食指压在患者前臂掌侧腕关节上2cm动脉搏动明显处,右手以握笔式持注射器,与动脉走向呈 30°—70°刺入动脉。常因为穿刺部位未能充分暴露,皮肤绷紧度不够,又无人协助下穿刺常常失败。特别是半卧位病人更需要人协助完成。既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又占用了人力。
2.3 使用支撑垫行桡动脉穿刺:先向病人解释穿刺的目的以取得配合,患者取平卧或半卧位,在穿刺部位下垫支撑垫,支撑垫上垫无菌治疗巾,嘱病人手心朝上手背朝下放于支撑垫上,病人的腕关节放于斜三角体的最高点,手臂放在30°斜面上,手背放在50°斜面上,肢体放松易于固定且充分暴露穿刺部位(皮肤处于绷紧状态)。常规消毒穿刺部位皮肤,操作者消毒左手食指,在患者前臂掌侧腕关节上2cm动脉搏动明显处,左手食指指尖垂直置于搏动明显处,稍加压力固定血管,以指尖感觉搏动明显并看见食指尖随脉搏不同程度上下跳动处作为采血进针点,右手以握毛笔的姿势持注射器与动脉走向呈 30°~70°刺入动脉[4]。穿刺成功后,针头进入动脉,引起血管收缩,往往不能马上见回血,需稍待片刻,可见血液涌出,不可急于进退针头,以免造成穿刺失误。如不见回血,可稍移动针头的方向和深度,再慢慢后退,遇到一股冲力感,鲜血即流出,穿刺成功。拔针后用消毒棉球按压5-10分钟,排除注射器内气泡与空气隔绝.立即送检。
2.4 心理护理: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血液中PH、PaCO2均为不稳定参数,可因外部干扰而迅速发生变化,所以采血时注意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建立信任与安全感,避免产生忧虑心理。
2.5 统计方法:计数资料采用 X2检验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
3 结果
操作者在桡动脉穿刺过程中,对病人进行观察,发现使用支撑垫行桡动脉穿刺的一次性成功率明显高于未使用支撑垫穿刺法,P<0.05。
两种方法穿刺效果比较
4.讨论
使用支撑垫桡动脉穿刺的一次性成功率明显高于未使用支撑垫穿刺的方法,两者具有显著的差异。因为当病人未使用支撑垫时手腕平放在床上时,手掌根部的高度明显高于桡动脉穿刺部位(皮肤处于皱褶状态),进针角度会受到影响,如果抬高患者手腕部穿刺,会因为手无支撑点穿刺时疼痛而移动,常造成穿刺失败。而使用支撑垫行桡动脉穿刺时易于固定且暴露充分(皮肤处于绷紧状态),无角度障碍,腕关节固定有支撑时,穿刺时移动概率很小,从而使穿刺更容易成功。因此使用支撑垫行桡动脉穿刺一次性成功率明显高于未使用支撑垫的方法。
桡动脉穿刺是临床护理操作中最常见的技术之一。使用支撑垫行桡动脉穿刺的确是一种方便、简单、行之有效、快捷、安全、病人易于接受的操作方法,作者通过临床反复的研究探讨,发现使用支撑垫行桡动脉穿刺的一次性成功率明显高于未使用支撑垫的方法,从而减轻了护理工作量和患者痛苦,提高了医疗护理的质量和准确性,也提升了患者的满意度,因此值得在基层医院广泛推行。
[1]吴爱玲.股动脉采血与桡动脉采血的临床应用比较[J].现代护理,2006,12(5):5.
[2]郝素文,何丽敏,介绍一种桡动脉采血法[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7):510.
[3]李妹清,詹文英,曾洁华.两点固定法在采集桡动脉血操作中的应用[J].广东医学,2008,29(8):1428.
[4]刘丽超,蔡剑梅,向兰,韦覃媛,覃向红.食指固定定位在桡动脉采血中的应用[J].蛇志,2013,25(3):272-273.
R472.3
A
1672-5018(2016)09-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