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30例临床观察

2016-04-26周彩蓉

东方食疗与保健 2016年9期
关键词:盆腔炎输卵管盆腔

周彩蓉

中江县妇幼保健院 四川 德阳 618100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30例临床观察

周彩蓉

中江县妇幼保健院 四川 德阳 61810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服中药口服治疗,同时给予中药(红花、桂枝、丹参、红藤、金银花、桑寄生、莪术、白芷、皂刺、三棱、透骨草、败酱草)塌渍方法和中药(桂枝、当归、桃仁、红花、三棱、莪术、丹参、皂刺、木香、路路通)直肠滴注方法治疗。 两组均以7天为1个疗程,治疗1-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显效25例,有效4例,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显效14例,有效5例,有效率为63.3%。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复发2例,复发率为6.7%;对照组复发7例,复发率为23.3%。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可减少患者的复发,对于患者的预后恢复具有积极意义。

慢性盆腔炎;中西医结合疗法;临床疗效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combin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Methods: 60 cases of chronic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the treatment group in the control group based on the treatment with Chinese medicine oral treatment, while giving the Chinese medicine (safflower, danshen root, cassia twig, honeysuckle, mistletoe, Sargentgloryvine Stem, rhizome, angelica, Zaoci, Sanleng, lopseed, Patrinia) stains method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assia, angelica, peach kernel, safflower, Sanleng, zedoary, Salvia miltiorrhiza, Radix Aucklandiae, Zaoci, Passepartout) for rectal infusion method. The two groups were 7 days for 1 courses of treatment, 1-2 treatment.Result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25 cases were markedly effective, 4 cases were effective, the effective rate was 96.7%; the control group was 14 cases, effective in 5 cases, the effective rate was 63.3%. Two groups of contrast,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In the treatment group 2 cases recurrence , the recurrence rate was 6.7% , in the control group 7 cases recurrence, the recurrence rate was 23.3%, two groups of contrast,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In the course of treatment, there were no serious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two groups.Conclusion: the combin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 can reduce the recurrence of patients, and has a positive significance for the prognosis of the patients.

慢性盆腔炎是女性生殖器官及其周围结蹄组织、盆腔腹膜发生慢性炎症性病变,常因急性盆腔炎未能彻底治疗,或者患者体质虚弱,病程迁延所致;亦可无急性发展病史,起病缓慢,病情顽固,反复不愈临床常表现为腰腹疼痛、白带增多、月经紊乱、经期延长、性交痛及不孕等症状[1]。慢性盆腔炎在中医学中属“妇人腹痛”“带下病”范畴,我科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认为该病主要病机为湿热瘀结,并针对此病机制定了相应的中医综合疗法,于2015年6月—2015年10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30例,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妇科慢性盆腔炎患者 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年龄25~60岁,平均(43.7±5.4)岁;对照组 30例,年龄 23~59岁,平均(43.2±5.7)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高等医学院校教材《妇产科学》[2]中慢性盆腔炎的诊断标准、《中医妇科学》有关内容及《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中相关标准拟定:①临床主要表现为小腹胀痛或刺痛,经行腰酸困痛或小腹疼痛加重,经血紫暗有血块,有白带或黄带、量多,情志抑郁,乳房胀痛,舌暗红或有瘀斑瘀点,苔白腻或黄腻,脉弦滑或弦涩;②有急性盆腔炎史;③子宫底压痛及子宫一侧或两侧触及条索状炎性肿块,B超提示双侧输卵管增厚,单侧或双侧可见炎性包块及盆腔积液;并排除合并严重器官功能障碍、造血系统疾病、精神疾病、免疫系统疾病,过敏体质,妊娠和准备妊娠及哺乳期妇女,以及近期采用同类药物治者。

1.3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妇产科学》[2]中慢性盆腔炎的西医诊断标准及《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中的中医诊断标准。排除标准:①合并其它生殖道疾病患者;②心肝肾功能不全者;③哺乳期或妊娠期妇女;④年龄低于18岁者。

1.4 方法

1.4.1 治疗方法

对照组 单纯给予西医治疗,给予 0.9%氯化钠注射液(浙江济民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产品批号 150114E24)+头孢呋辛钠(欧洲塞浦路斯麦道甘美大药厂,产品批号C567AE)1.5 g,静脉滴注,100 mL/次,2次/d;同时给予替硝唑氯化钠注射液(华仁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产品批号B1409001)静脉滴注,100 mL/次,1次/d。经期禁止用药。

治疗组 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药物组成:黄芪15g、川芎12g、乌药12g、当归15g、丹参15g、元胡12g、川楝子12g、香附9g、赤芍15g、败酱草30g、蒲公英30g。 水煎,1日1剂,早晚顿服。同时给予中药塌渍方法和中药直肠滴注方法治疗。中药塌渍药物组成:红花15g、桂枝15g、丹参30g、红藤30g、金银花30g、桑寄生15g、莪术30g、白芷30g、皂刺30g、三棱30g、透骨草60g、败酱草30g,随证加减。袋装蒸热后,于小腹部外敷,1次/d,每次30min,5日一剂。中药直肠滴注药物组成:桂枝12g、当归10g、桃仁10g、红花20g、三棱20g、莪术20g、丹参10g、皂刺10g、木香10g、路路通20g; 1日1剂,(由我院统一代煎,100ml/剂)。方法:嘱患者灌肠前排空二便,左侧卧位,取中药浓煎灌肠液1剂开水浸泡5min至手取烫,倒入灌肠器内,用石蜡油润滑2/3长度,插入肛门20~25cm,缓慢注入药液,灌肠完毕后取平卧位,臀部稍垫高,药物保留时间2h以上。

1.4.2 观察指标 相关临床症状,妇科及B超检查。

1.4.3 疗效判断标准 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中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标准及患者的恢复程度,可将疗效评定为三个等级:显效:小腹及腰骶痛等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妇科及B超检查有明显改善,白带恢复正常,盆腔粘连症状消失,活动不受限,则为显效。有效:小腹及腰骶痛等症状减轻,妇科及B超检查有所改善,妇科检查仍可见盆腔粘连,但有所减轻,活动基本恢复正常,则为有效。无效:小腹及腰骶痛等症无任何改善及好转,病情无明显变化或加重,则为无效。其中,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19.0软件包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而组间比差异分析采用t检验和X2检验, 若P<0.05则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对比 经过一段时间治疗,两组患者的病情均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3.3%,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对比〔例(%)〕

治疗结果 治疗组30例中显效25例,占83.3%;有效4例,占13.4%。无效1例,占3.3%;总有效率96.7%。对照组30例中显效14例,占34.7%;有效5例,44.9%;无效11例,占20.4 %;总有效率 63.3%。两组间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O.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2.2 不良反应 在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2.3 两组治疗后复发情况对比 治疗组复发2例,复发率为6.7%;对照组复发7例,复发率为23.3%。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其病因复杂,通常是由多种因素的综合性作用而产生,如女性生殖道不洁、不良性行为、人工流产及放置宫内节育器术后感染、或长期出血引起细菌感染、机体免疫力低下等,患病时有周身不适、乏力、精神不振、低热等全身症状。此外,由于盆腔淤血及炎症疤痕瘢痕粘,患者还多表现有腰骶部酸痛、月经量增加、下腹疼痛及坠胀、白带增多、痛经等症状,如果输卵管粘连阻塞,患者极有可能因输卵管卵巢囊肿及输卵管积水而不孕,如果卵巢功能损害,则月经不调。常在性交后、月经前后、过度劳累后有急性发作或症状加剧。

女性阴道内的菌群有厌氧菌(如消化链球菌、梭杆菌、消化球菌、类杆菌)、需氧菌(如棒杆菌、肠球菌、大肠杆菌、阴道杆菌、加德纳菌、表皮葡萄球菌、非溶血性链球菌)及念珠菌与支原体共同寄存,正常情况下,这些菌群正常的,是平衡的,但当这种平衡的生态因外来刺激(性交、组织损伤等)、内分泌失调、免疫力低下而被破坏后,这些原来正常的菌群就会成为致病菌,突破阴道屏障导致感染。导致盆腔炎的病原体来主要来源于阴道内的菌群及外界的病原体。对慢性盆腔炎行妇科检查,多见子宫呈后位,粘连固定或活动受限,如果为子宫炎,轻压子宫有痛感,较轻者无阳性体征;如果子宫积脓,则轻压子宫,有痛感且软,呈球形增大。窥器检查时,见颈管间断性排出分泌物,宫口排出血性脓液。如果为输卵管卵巢炎,症状较轻者轻压双侧附件区有痛感,并能触到增厚条索状输卵管,症状较重者,如输卵管卵巢囊肿、输卵管积水,则能在盆腔一侧或两侧摸到活动受限、张力大、壁薄的囊性肿物,若是输卵管卵巢脓肿、输卵管积脓,则能在盆腔一侧或两侧摸到有压痛、壁厚且粘连的包块。如果为盆腔结缔组织炎时,宫骶主韧带及其它韧带轻压有痛感,且变硬、增厚,子宫一侧或两侧轻压有痛感,且呈片状增厚,症状较重者,盆腔冰冷、坚硬、增厚,子宫固定。

慢性盆腔炎病病程长,易反复发作,若久治不愈则易对大部分患者造成心理负担,严重程度影响生活质量。由于病情好转快,很多患者会首选西医治疗慢性盆腔炎,但西医治疗只能缓解症状,不能根除病灶。且西医在治疗慢性盆腔炎时缺乏特异性,以抗生素为主,且只能进行基本的止痛、抗炎等对症治疗,加上有很多菌株对抗生素均产生了耐药性,因此,治疗效果并不理想,不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且具有较强的依赖性,容易复发[4]。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一直备受关注。西药抗生素治疗见效快,而中医具有已病防符、既病防变、未病先防的优势,两种治疗方法连用相互辅助相得益彰,不仅增加了给药途径,使药物更容易更有效地抵达病变部位,还能加快盆腔内的血液循环,促进局部炎性渗出物的吸收,治疗效果更好,更不容易复发,且与单纯的西医治疗相比,费用少、不良反应少。慢性盆腔炎属中医学“妇人腹痛”、“带下病”范畴,是由于经期、分娩、人流手术后体质虚弱,外加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等,使邪毒入侵体内,并长期滞留在胞宫内,导致胞宫内湿气郁结、气血阻滞,长久不通则痛,由于肝经绕阴器,因此多与肝有关,根据中医学理论,应对慢性盆腔炎进行辨证治疗,我科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认为该病主要病机为湿热瘀结,治法以疏肝解郁,行气散结、清利湿热、活血通瘀为主。

方中黄芪益气升阳,乌药止痛活血,川芎、元胡、川楝子疏肝行气止痛,败酱草、蒲公英、黄芪消炎、清热、解毒,丹参、当归、赤芍活血化瘀止痛。 诸药合用,具有清热解毒、疏肝散结、化瘀止痛的作用,能显著提高机体的免疫力。此外,中医治疗具有成本低、毒副作用小等优点,因而临床运用前景较好。综上所述,对妇科慢性盆腔炎患者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医疗法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盆腔局部血液循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降低复发的可能,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1]张玉珍.中医妇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316.

[2]乐杰.妇产科学[M].6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74.

[3]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 243-353.

[4]赵艳.中西医结合治疗妇科慢性盆腔炎临床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4,10(14):68-69.

R711.33

A

1672-5018(2016)09-103-02

周彩蓉(1973.1),女 汉族 四川中江人 中江县妇幼保健院 主治医师,从事临床(门诊)妇产科工作

猜你喜欢

盆腔炎输卵管盆腔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原来是输卵管积水惹的祸
不是所有盆腔积液都需要治疗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原来是输卵管积水惹的祸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坐骨神经在盆腔出口区的 MR 成像对梨状肌综合征诊断的临床意义
彩超引导下经直肠行盆腔占位穿刺活检1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4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