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心理社会干预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预后的影响研究
2016-04-26王世杰
王世杰
昆明市精神病院
综合心理社会干预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预后的影响研究
王世杰
昆明市精神病院
目的:探讨对难治性精神分裂患者行以综合心理社会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86例难治性精神分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抛硬币法进行分组,正面为对照组,反面为实验组,各43例。对照组行以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则实施综合心理社会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的社会功能缺陷评分和阴阳性症状评分。结果:两组行以干预前的社会功能缺陷评分与阴阳性症状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实验组社会动能缺陷评分和阴阳性症状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且对照均存在P<0.05,有统计学上的意义。结论:行以综合心理社会干预,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缺陷情况,还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值得精神分裂疾病临床治疗的使用。
综合心理;社会干预;难治性;精神分裂
精神疾病具有反复发作、发病率高、社会功能障碍以及生活质量低等临床特点,不仅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同时将会造成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经过研究显示,药物治疗对于精神分裂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效果并不显著,伴随医疗水平和研究的不断提高和深入,家庭和社会因素是影响精神分裂疾病预后效果的主要因素[1]。本研究通过对精神分裂患者行以综合心理社会干预,治疗效果十分显著。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是在患者知情同意下开展,将 2015年 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86例难治性精神分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抛硬币法进行分组,正面为对照组,反面为实验组,各43例,均为自愿参与配合本次研究。其中,实验组男性23例,女性20例,年龄为25~52岁,平均年龄(35.4±9.3)岁;对照组男性22例,女性21例,年龄为26~54岁,平均年龄(36.1±9.7)岁。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没有统计意义(P>0.05),研究可进行。
1.2 方法
对照组行以常规护理干预。
实验组患者则实施综合心理社会干预。见讨论。
1.3 临床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的社会功能缺陷评分和阴阳性症状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中的数据均需要利用 SPSS11.0软件包予以核验,利用来表示计量数据,并用 t值验算。若实验对象之间的数据在计算后P<0.05,则为存在明显意义。
2 结果
比较两组的社会功能缺陷评分与阴阳性症状评分:两组行以干预前的社会功能缺陷评分与阴阳性症状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实验组社会动能缺陷评分和阴阳性症状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且对照均存在P<0.05,有统计学上的意义。见表1。
表1 2组的社会功能缺陷评分与阴阳性症状评分比对[?分]
表1 2组的社会功能缺陷评分与阴阳性症状评分比对[?分]
?
3 讨论
精神分裂疾病临床症状表现为:思维方式、感情方面以及行为认知障碍,不仅会对患者自身的日常生活造成危害,还将会加重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难治性精神分裂的患病时间较长,患者在患病期间将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负面情绪,因此,行以综合心理干预以及社会支持对于精神分裂的治疗尤为重要。
综合心理社会干预包括:①健康教育宣传。护理人员向患者和患者家属讲解防治精神分裂的相关知识,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治疗,此外,积极与患者进行交流和沟通,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②家庭护理。寻求患者家属的配合,积极建立和谐的家庭关系,使得家属与患者之间相互尊重;③生活技能护理。其中包括:药物管理、症状监控以及独立生活能力等,培养能够稳定患者情绪和病情的有效技能,重点是对于药物的管理、服用、副作用以及正确识别的处理,积极培训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家庭技能等;④工作护理。帮助患者解决社会交流的障碍问题,告知患者与人交流和沟通的技巧和方法,培养患者积极参与到社会工作的技能,积极适应简单到复杂的工作;⑤认知行为护理。深入了解患者的患病情况和生活现状,帮助患者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础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减少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和负面情绪,树立积极战疾病的信心和勇气。符合喻跃国[2]等人的研究结果。
4 结语:
总而言之,通过行以综合心理社会干预,不仅能够改善精神分裂患者的社会功能缺陷评分与阴阳性症状评分,还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借鉴。
[1]林纯玲,汤妙瑜,吴树跃,林莉冰.综合心理社会干预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预后的影响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10):1-3.
[2]喻跃国,郑群玲,施波,汪林兵,毛奕,蒋军生,陈华強.心理行为干预对金华市某医院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预后的影响[J].医学与社会,2016,29(04):76-78.
R473.74
A
1672-5018(2016)09-17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