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治国理政的行动指南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下篇)

2016-04-26

学习月刊 2016年17期
关键词:安全观供给理念

(作者系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共湖北省委决策支持工作办公室主任,省委原副秘书长、政策研究室主任)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非凡的理论勇气、高超的政治智慧、坚韧不拔的历史担当精神,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习近平总书记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内涵丰富、思想深邃、博大精深,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根红线穿珠”,构成了一个系统完整、逻辑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本文接上篇拟从2个方面谈谈认识和体会。

四、牢牢扭住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直面问题创新发展,全面系统地回答了“当代中国发展向何处去”的问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夯实实力之基

发展维系社会主义前途命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最终要靠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坚持“主体论”(人民群众)、“中心论”(即“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唯物史观根本政治立场基础上,先后从“认识论”、“方法论”、“行动论”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全面、系统地回答了新形势下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巫待解决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一)科学认识论:作出了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大战略判断,提出了“新常态理论”

第一,新常态是对我国经济国情的准确定位。这是综观“外部环境”(国际金融危机持续释放负面效应)、国际经验(高速增长的经济体进人中高收人阶段后,都经历过明显减速和换档的过程)、我国经济发展阶段(“三期叠加”)所作出的重大战略判断,也是制定各项政策措施的出发点和基本依据。

第二,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1)增速换档。我国经济要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经济走势是“L”形,不会出现“V”型或“U”型反弹。(2)转变方式。发展方式要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益型。(3)结构升级。经济结构调整要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4)动力转换。发展动力要从主要依靠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四大特征中,关键、根本和难点又是构建新动力问题。实现这场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是一个新的巨大挑战。

第三,把握经济新常态要注意克服几种倾向。(1)新常态不是一个事件,不要用好或坏来判断;是一种内在必然性,要因势而谋、因势而进。(2)新常态不是一个筐子,不要什么都往里面装。它主要表现在经济领域,不要乱用新常态概念,甚至把一些不好的现象都归于新常态。(3)新常态不是一个“避风港”,不要把“不好做”或“难做好”的工作都归结于新常态。新常态不是不要发展,不是不要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而是要绿色、高效、可持续推动发展。

(二)科学方法论:以五大理念引领经济社会发展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从根本上决定发展的成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是针对我国经济发展进人新常态提出的治本之策,是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遵循,也是关乎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的变革。

第一,准确把握五大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五大理念是管全面、管根本、管长远的导向,具有战略性、纲领性、引领性。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更好地引领新常态的根本之策。树立创新发展理念,就必须把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协调是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树立协调发展理念,就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不断增强发展的整体性。绿色发展,就是要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就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树立开放发展理念,就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人世界经济的趋势,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其内涵是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树立共享发展理念,就是要使全体人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

第二,五大发展理念的基本特征。(1)坚持系统思维,具有内在统一性。五大发展理念虽然各自的切人点不同,承担着不同的功能,但在内在联系上是相互贯通、互相促进、互相依存的。在实际工作中,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相互替代,必须全面贯彻落实。(2)坚持唯物史观,具有人民性。五大发展理念,灵魂就是“人”,条条皆是涉及“人”、为了“人”,核心和最终目的都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3)坚持和遵循客观规律,具有真理性。一方面,它具有空间的并存性,各自的功能要求缺一不可,缺少任何一项或任何一项薄弱,发展则难以为继;另一方面,它具有时间的永续性,对科学发展具有长远、永恒的指导意义。

第三,五大发展理念的重大意义。五大发展理念拨开了人们发展思想上的诸多迷雾,犹如春风化雨,催生了一个生机盎然的思想春天。(1)现实意义:她把脉问诊、回应关切,清晰地回答了“当代中国发展向何处去”。主要是整体标定了中国发展的路径,使科学发展有了方向、着力点和抓手。(2)理论意义:她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发展学说,极大地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3)国际意义:她思考人类命运的走向,为其他国家发展提供了重要借鉴。

第四,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要落地生根,关键在于各级领导干部的认识和行动。一要深学笃用。要从灵魂深处确立对新发展理念的自觉和自信,不断增强作决策、抓管控的原则性、系统性、创造性。二要对表看齐。新发展理念就是指挥棒、红绿灯。对不适应、不适合甚至违背新发展理念的认识和行为要“立即调整”、“坚决纠正”、“彻底摒弃”。三要坚持改革开放。要坚持问题导向,打破坚冰、排地雷阵,在深化改革开放中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拓展发展新优势。四要守住底线。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守土有责、主动负责、敢于担当,积极主动地防范和化解风险,确保经济社会发展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三)可持续发展的行动论: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释放发展新动能

第一,供给侧是我国经济面临的主要矛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供给和需求两侧都有,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从根本上看是个结构问题”。比如,我国一些行业和产业产能严重过剩,同时大量关键设备、核心技术、高端产品还依赖进口。据统计,2014年我国居民出境购物、“海淘”购物支出已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事实证明,我国不是需求不足或者没有需求,而是需求变了,供给的产品却没有变,质量、服务跟不上。有效供给能力不足导致大量“需求外溢”,消费能力严重外流。解决这些结构性问题,必须推进供给侧改革。

第二,准确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和要求。(1)供给侧改革,同西方经济学的供给学派不是一回事。我们提的供给侧改革,完整地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构性”3个字十分重要;而供给学派强调的重点是减税,并且只注重市场功能而忽视政府作用。(2)供给侧改革的重点,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激活无序和低端供给,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这要通过一系列政策举措来实现。(3)从政治经济学角度看,供给侧改革的根本,是使我国供给能力更好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不断升级和个性化的物质文化和生态环境需要,从而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因此,绝不能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看成是西方供给学派的翻版,更要防止有些人用他们的解释来宣扬“新自由主义”。

第三,打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场硬仗。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战略上要坚持持久战,战术上要打好歼灭战。(1)实施相互配合的“五大政策支柱”。宏观政策要稳,就是要为结构性改革营造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产业政策要准,就是要准确定位结构性改革的方向;微观政策要活,就是要完善市场环境、激发企业活力和消费者潜力;改革政策要实,就是要加大力度推动改革落地;社会政策要托底,就是要守住民生底线,去产能不能“去”职工。(2)战术上要抓住关键点,主要是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项重点任务”。(3)要突出抓好创新和制度供给。通过科技创新、深化改革,为扩大有效供给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这是长远治本之策。

五、坚持居安思危重大原则:倡导、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基本前提和安全保障

安全是发展之基;离开安全,一切则无从谈起。当今时代,我们要清醒地看到:一是从国内来看,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并不比不发展时少,甚至更多、更复杂。二是从国际来看,西方敌对势力亡我之心不死、不愿意看到中国发展壮大;中国愈发展壮大,“树大招风”效应亦日益显现、长期存在。三是从科技发展来看,互联网信息革命突飞猛进,在涉安方面的扁平化、突发性、隐形性、颠覆性客观存在。因此,维护国家安全问题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重要、更复杂、更紧迫、更艰巨。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2014年4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提出,要准确把握国家安全形势变化新特点新趋势,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提出,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国家安全基本规律的把握,是对国家安全理论的重大创新,是新形势下指导国家安全实践的强大思想武器。

(一)深刻领会总体国家安全观的丰富内涵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一个富有中国特色的安全概念,它对国家安全内涵和外延可以概括为五大要素和五对关系。

五大要素:就是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这五大要素,清晰反映了国家安全的内在逻辑关系。

五对关系:就是既重视外部安全又重视内部安全;既重视国土安全又重视国民安全;既重视传统安全又重视非传统安全;既重视发展问题又重视安全问题;既重视自身安全又重视共同安全。也就是说,国家安全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安全体系,每一项要素虽各有侧重,但都必然、必须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五大要素和五对关系是理解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关键所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全面地、准确地理解总体国家安全观的丰富内涵,统筹做好不同领域、不同性质的安全工作,形成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合力。

(二)准确把握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道路依托

其一,坚持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绝对领导。这是做好国家安全工作的根本政治原则。要以保证政权安全和制度安全为首要任务。当务之急是,各级党员领导干部都要切实提升对国家安全工作的领导能力,真正能担当维护国家安全的重任。

其二,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国家利益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坚决捍卫国家利益是国家安全工作的最高目标、根本使命。一是树立维护国家利益的机遇意识,切实维护和保持“重要战略机遇期”。二是强化维护国家利益的底线思维。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牢牢把握主动权。三是创新维护国家利益的方式方法,如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合作共赢”理念等等。

其三,坚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人民安全高于一切,保障人民安全是国家安全工作的根本任务。维护国家安全要保障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保障人民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保障人民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其四,坚持共同安全。当今世界,各国人民命运与共、唇齿相依。任何国家都不可能脱离世界而实现自身安全,也不可能将自身安全建立在其他国家不安全的基础上。要推动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推进国际安全领域、地区安全领域的合作。

其五,坚持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这一历史进程中,要以推动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为根本目的,对内求发展求变革求稳定,对外求和平求合作求共赢,始终高度警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被打断的危险,始终不渝地坚持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三)切实维护重点领域国家安全

当前,我国国家安全的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宽泛,我们面临着维护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网络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海外利益安全等诸多任务,每一个领域都面临风险和挑战,需要防患于未然、沉着应对。

由于篇幅所限,这里仅就维护网络安全适当展述。当今时代,互联网让世界变成“地球村”,网络空间成为与陆地、海洋、天空、太空同等重要的人类活动领域。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当前,网络安全问题已成为我国面临的最复杂、最现实、最严峻的非传统安全问题之一。一是外部势力通过互联网进行侵犯,对意识形态安全构成威胁;二是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遭到攻击破坏,将严重威胁经济安全和公共利益;三是网络信息鱼龙混杂、泥沙俱下,误导价值取向;四是少数国家推行网络空间军事霸权,对国防安全构成威胁。维护网络安全是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坚持依法治网,维护国家网络主权和政治安全,保护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建立网络安全审查制度,加强全社会网络安全意识教育培训,强化网络空间国际合作。

(四)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实践要求

第一,坚持依法维护国家安全。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是国家法治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2015年7月颁布实施的《国家安全法》以明确的法律形式确立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指导地位和国家安全领导体制,规定了维护国家安全的各项任务,建立了维护国家安全的各项制度,为构建国家安全体系、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安全道路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同时,我国有关国家安全的立法已基本形成体系。要扎扎实实、持之以恒地抓好这些法律的施行。

第二,坚决落实维护国家安全的主体责任。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思想和行动切实统一到党中央关于维护国家安全的决策部署上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通力合作,敢于负责、敢于担当,形成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合力。要把国家安全教育纳人国民教育体系和公务员教育培训体系,做好维护国家安全的对外宣传。

第三,切实增强广大干部维护国家安全的自觉性。干部队伍是落实国家安全各项任务的主力军,关系国家安全工作的成败。广大公务员,一要切实提高政治素质。要坚定理想信念,坚定最纯洁的本心,守住最后的底线。二要积极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树立高度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风险意识,切实做到恪尽职守。三要提高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水平。要切实增强统筹协调能力、科学谋划能力、依法维护国家安全能力。

第四,公民要认真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义务。宪法、国家安全法、刑法、反恐怖法、反间谍法等法律法规,对每个公民都应恪守的法律义务作了明确规定。要认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做到学法、懂法、守法。违反国家安全法律、实施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必将受到严厉惩处。

综上所述,我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具有“围绕追梦,一线串珠;把脉中国,务实管用;逻辑严密,系统完整;思想深邃,博大精深”这32字的基本特征,字里行间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光辉,是新时期治国理政的行动指南。对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和社科工作者而言,深人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不仅要突出系统性、整体性要求,着力在全面准确理解基本观点和精神实质上下功夫,而且要在“知其所以然”、领会其科学性、英明性、伟大性上下深功夫。唯其如此,才能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无愧于自己的职责和使命。

猜你喜欢

安全观供给理念
王毅:秉持践行正确的民主观、发展观、安全观、秩序观
王毅:秉持践行正确的民主观、发展观、安全观、秩序观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推动国家总体安全观入脑入心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
也谈供给与需求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