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你希望得到怎样的墓志铭

2016-04-26开复

公务员文萃 2016年4期
关键词:墓志铭最大化盖茨

印度哲人克里希那穆提说:

如果你刻意去做一个好人,那善良之花不会绽放。如果你刻意培养谦恭之心,结果也只会令你失望。善良和谦恭恰如一缕清风,会从你偶然开启的窗户翩然而至,但你若是有意敞开门户恭请大驾,它永远不会眷顾。

与星云大师对谈

生病之前,我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影响世界百大人物”之一,我意气风发地赴美受奖,自认为实至名归、当之无愧。然而,吊诡的是,领奖回来没几个月,我就发现自己生病了。赤裸裸地暴露在病痛的风暴中,再大的影响力、再高的知名度都帮不了忙;在诊疗间、在病床上,我什么都不是,就是一个随时可能在呼吸之间顿失所有的病人。那时候,我常常怨天怨地、责怪老天爷对我不公平,我从内心深处发出呼喊:“为什么是我?我做错了什么?这是因果报应吗?”我有能力改变世界、造福人类,老天爷应该特别眷顾我,怎么可能会把我抛在癌症的烂泥地里,跟一群凡夫俗子一样在这里挣扎求生?

朋友看我很痛苦,特地带我去拜见星云大师,并在佛光山小住几日。有一天,早课刚过,天还没全亮,我被安排跟大师一起用早斋。饭后,大师突然问我:“开复,有没有想过,你的人生目标是什么?”

我不假思索地回答:“‘最大化影响力、‘世界因我不同!”这是我长久以来的人生信仰:一个人能在多大程度上改变世界,就看自己有多大的影响力;影响力越大,做出来的事情就越能够发挥效应……这个信念像肿瘤一样长在我身上,顽强、固执,而且快速扩张。我从来没有怀疑过它的正确性。

大师笑而不语,沉吟片刻后,他说:“这样太危险了!”

“为什么?我不明白!”我太惊讶了!

“我们人是很渺小的,多一个我、少一个我,世界都不会有增减。你要‘世界因我不同,这就太狂妄了!”大师说得很轻、很慢,但一个字一个字清清楚楚。“什么是‘最大化影响力呢?一个人如果老想着扩大自己的影响力,你想想,那其实是在追求名利啊!问问自己的心吧!千万不要自己骗自己……”

听到这里,简直像五雷轰顶,从来没有人这么直接、这么温和而又严厉地指出我的盲点。我愣在那里,久久没有答话。

“人生难得,人生一回太不容易了,不必想要改变世界,能把自己做好就很不容易了。”大师略停了停说。

那几天常听大师开示,觉得自己过去坚信不疑的很多价值观、信念都是有瑕疵的。身体病了,我才发现,其实我的心病得更严重!

审视墓志铭

不再斤斤计较“最大化影响力”,更不敢再奢谈改变世界,难道我过去的所有信念都错了吗?那也未必。

有好几次,我站在父亲灵前,默默地对父亲说:“如果您在天上有知,看到我犯了这么多的错误,您仍会以我为荣吗?”

父亲不会回答我,但每次走出慧济寺,我的内心都特别宁静。我想,不必追悔过去了,过去的我已经死去,今后的我,每一天都是重生!

其实,当年我写七封“给中国学生的信”,是受到父亲的感召,真心想要帮助年轻人。此后,不论演讲、写书,我提到的很多观念、想法,包括坚守诚信正直的原则、积极乐观、主动学习、保持热情等,甚至“做最好的自己”“最大化影响力”,都有父亲的很多影子。只是我“失之毫厘,谬之千里”。

如今回头审视,我到底是从哪一步开始偏离了初心呢?

在一次采访中,记者问我:“你在《世界因你不同》这本书里提到过,随着人生阅历不断丰富,你想要的墓志铭也不一样了。那么经过这场病之后,你希望将来得到怎样的墓志铭呢?”

经他这么一问,我突然间明白了,原来我的病根儿就在这里!

年轻的时候我一直认为,当你离开世界时,你希望这个世界会因为什么而记得你?那就朝着这个目标前进吧!所以我总会问自己:“我要怎样的墓志铭?”

我在《世界因你不同》这本书里提到过,在科技界打拼多年,从加入苹果的那一天起,我想要的墓志铭是:

科学家、企业家,

他曾经任职于多家顶尖高科技公司,

把繁杂的技术转换成为

人人可用、人人获益的产品。

后来,我在中国试图用教育手段帮助更多年轻学生,那时候,我希望我的墓志铭是:

热衷于教育,

通过写作、网络、演讲,

他在中国崛起的时代,

帮助了众多青年学生,

他们亲切地呼唤他“开复老师”。

当写到这段时,才看到自己的盲点:墓志铭其实让自己陷入了“生前身后名”的枷锁中!

其实,成为“科学家、企业家,把繁杂的技术转换成为人人可用、人人获益的产品”,确实是我想做的,也是我做得到的;“热衷于教育,通过写作、网络、演讲,帮助了众多青年学生”,这也是我最有热情,而且愿意终身全力以赴的。但我哪怕只存着一点点念头,希望将来人们如此记得我,我的心、我的做法就都不纯粹了。这才是根本问题所在。

史学大家钱穆先生送给父亲的条幅“有容德乃大,无求品自高”一直挂在我的客厅,跟随我漂洋过海,又跟着我回到自己的家乡;仿佛父亲耳提面命,随时在我身边叮咛、提醒我。但是,我居然充耳不闻,因为我打心底是“有求”的,最要命的是,我还自认为“无求”!我没有要求什么回报,我只是喜欢被热情的粉丝簇拥着、喜欢一打开电脑就看见蜂拥而至的粉丝响应。所以,我做的许多事,其实是有条件的,我算计着各种成本,衡量着成败得失。

循着这个线索追溯我的所有“偏差行为”,我发现我太在意别人怎么看我了!我想要把自己塑造成某种可以留存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这种心态,说好听点儿是“爱惜羽毛”,其实就是爱面子、好名声,这大概就是我根深蒂固的“中国情结”吧!

因病觉悟后,我不再在乎这些了。我不认为再过50年,这个世界还会有人记得我!我也不在乎是不是还有人记得我,因为那都不重要了,我现在最在意的是,我能否让身边的人感受到我的温暖、善意;我是否能够不问智愚优劣、毫无差别地对待每一个跟我有缘相见的人。

西方有句谚语:“最富有的人不是拥有最多,而是需求最少。”现在,我从我的“墓志铭情结”里发现,即便是“想要留下什么”,也有一个小陷阱,一不小心,就会成为一种欲望,一种“求”,会让我的心念不纯粹,做法上就难免有瑕疵。

重新认识乔布斯和盖茨

打破了墓志铭情结,我身上的负担不知不觉地轻多了。

当一个人自命不凡、自视甚高时,其实就是把同辈人都看扁了;然后越是这样,高傲、骄慢之心就会越来越膨胀。所以,当我企图“改变世界”时,我就有了“世界不完美”“我有能力改变世界”的假设;而这种企图心的背后,其实还有一种更为不堪的心态,就是“我比这个世界上的大多数人优秀!”“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需要我来‘拯救!”这种“救世主情结”,很可能来自我潜意识深处的傲慢——虽然我表现出来的可能是热心助人、热心公益和关注时事……

我曾在微博上发布了一段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毕业典礼上的演讲视频,并写道:“每年都应该看一次。”那天,我重新看了一次。

这场演讲最耐人寻味的是他的最后总结:“求知若渴,虚怀若愚”(Stay Hungry,Stay Foolish)。刚开始,我对下面这段话尤其感到心有戚戚焉:

“你的时间有限,所以不要为别人而活;不要被教条所限,不要活在别人的观念里;不要让别人的意见左右自己内心的声音。最重要的是,勇敢地去追随自己的心灵与直觉。只有自己的心灵和直觉才知道你自己的真实想法。其他一切都是次要的。”

那时候,我刚刚跟谷歌展开接触,准备离开微软到谷歌发展,后来的微软官司风暴都还很遥远,我的内心被“勇敢地去追随你的心灵与直觉”这句话鼓舞,因为这也一直是我不断向前的准绳。乔布斯虽然病得这么重,还能保持“求知若渴、虚怀若愚”之心,而且他也从未离开工作,这种强烈的企图心与奋斗精神,确实引起了我的深刻共鸣。

可是,当我在鬼门关转了一圈回来后,我从乔布斯的演讲中看到的就不仅仅是这些了。尤其是当我将比尔·盖茨2007年夏天在哈佛的演讲也重新看了一遍之后,我发现,修过死亡学分的乔布斯和没经历过生死劫难的比尔·盖茨相比,两者的生命力道还是不一样的。

盖茨退休前是个热爱竞争的人,他通常将每一次商业竞争当做一场比赛,开会的时候希望能尽可能多地挑出部属的毛病,看到竞争对手就忍不住手痒……他的习性也让整个公司陷入最大化商业价值的怪圈,但微软垄断案使他遭受巨大的打击。他的英雄形象被美国司法部描述为霸道无理,这使得他决定慢慢淡出科技界,他几乎把全部财产捐献出来,开始投身慈善事业。盖茨在演讲中畅谈如何促进人类社会的公平,慷慨陈词,令人动容。所以,一般的评价认为,盖茨的改变比乔布斯更具体、更无私,也更明显一些。

我曾经也是这么认为的,然而生病之后到现在,我对他们二人又有了新的认知。

盖茨做的事确实了不起,但是他看问题、做事情的方法,还是沿用了他掌管微软时的习惯。他用他的智慧找到“对手”,例如:贫富不均、病毒等“坏东西”,也挑出对手的弱点,然后用他的好胜心和执着、努力,直到战胜对手为止。所以我们都为他喝彩,把他作为“富人行善”的典范。

乔布斯在工作会议中突然从椅子上滑落倒地的视频,曾被人嘲讽他到死还不忘工作。但深悟禅机的朋友却淡淡地说:“等修行到和他有同样的境界时再嘲讽也不迟。”我自己病后对于他的那句“Stay Hungry,Stay Foolish”有了不一样的解读。

在死亡面前,人们最终都会把所有注意力转回自己身上,我的一生到底怎么了?生命是什么?这种关乎自身的重要问题,会让人从“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反身向内”,把关注的焦点转回到自己身上。每个人都会选择一种观察世界的角度,至少我从乔布斯身上看到的是,他更专注于自己所热爱的工作,不太理会这个世界如何评价他;尽管很多人觉得他骄傲自大、目中无人,他也无所谓,因为他不愿意花时间取悦世人,他只在意如何满足自己对生命无穷的探问。而他的那句“Stay Hungry,Stay Foolish”,意在表明“永葆初心”,人生尽管迂回多艰,但永远要“莫忘初心”,如婴儿般对未知保持开放的心态。

所以,比较起来,我觉得乔布斯更有智慧,更有初心。

世俗的成功,很容易让我们自以为高人一等,殊不知这只是“小聪明”。

我不知道在未来的人生中是否能将“骄傲”从我的本性中彻底拔除,至少目前,我看见它了,我会随时提醒自己,也希望朋友们能随时提醒我。

(摘自《向死而生:我修的死亡学分》)

猜你喜欢

墓志铭最大化盖茨
比尔·盖茨的育儿方针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Studying Abroad
充满自嘲与幽默的西方墓志铭
墓志铭
墓志铭
《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叙事风格
墓志铭
人本管理,发挥图书馆场所功能最大化
盖茨输棋
了不起的盖茨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