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4Rs理论的三元校企合作利益链研究

2016-04-26孙彦东陈兆武唐山职业技术学院河北唐山063000

商业经济 2016年2期
关键词:利益校企院校

孙彦东,陈兆武(唐山职业技术学院,河北 唐山 063000)



基于4Rs理论的三元校企合作利益链研究

孙彦东,陈兆武
(唐山职业技术学院,河北唐山063000)

[摘要]近年来,很多职业院校为了谋求自身的发展,抓好教育质量,采取了校企合作的方式,有针对性的培养人才。运用4RS理论对职业教育市场性进行分析,发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职的教育模式在不断变革以满足企业发展需要。但由于高校、企业各自的社会角色定位、核心业务职能、关键利益诉求的差异以及合作成本与得利的权衡,现已显现出合作浅层化、形式化和短视化等问题。校企合作应积极引入第三方参与,构建交融互补型利益链,以推动校企合作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4Rs理论;三元校企合作;利益链研究

4Rs理论认为,任何合作关系的巩固和发展都是基于利益回报(Reward),这是各方合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当前校企合作在推进发展中遇到了一些突出问题,如校方的专业服务能力不足,企业方的参与融入性不强,双方合作的深度与广度有限,合作内容缺乏有效规范与约束等。除了国家政策、体制机制等因素外,校企合作应审慎思考市场经济条件下办学主体的多元化、利益关联与功能衔接,将彼此关系由松散合作型升级为紧密联盟型,构建生存与发展的命运共同体(Relevance),实现教育链与产业链的有机融合。

一、由4RS理论透析职业教育的市场属性

1.4RS理论核心要点

4Rs营销理论(The Marketing Theory of 4Rs)由唐·舒尔茨提出,所谓4R是指Relevance(关联)、Reaction(反应)、Relationship(关系)和Reward(回报)。关联,即认为企业与客户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企业应建立并发展与客户之间的长期关系,这是企业经营的核心。反应,即认为企业应站在客户的角度,及时倾听他们的需求,并进行高度回应。关系,即认为企业应关注与客户的长期利益和互动关系,谋求彼此和谐发展。回报,即认为任何交易与合作关系的建立与发展都离不开利益,合理的利益分配可以有效解决合作过程出现的各种矛盾。

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合作关系的各方应兼顾彼此利益需求,建立起互需、互助、互动的紧密型联盟,从更高层次、以更有效的方式获得竞争优势。

2.4RS理论对职业教育市场性的启示

校企合作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职业院校与相关企业、机构在资源共享、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技术服务、职工培训等方面谋求共同发展所进行的合作。合作各方以资本、知识、技术、管理、人力、信息等要素进行合作,并获得相应权益。从某种意义来上说,校企合作是一种商业行为,应按市场方式运作。

市场经济条件下,职业教育要生存发展就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一方面,市场机制不断地引导高职教育内容和管理制度的变革,需要建立起一种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教育制度和模式,按照人才市场对高技能人才的专业与素质需求,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满足社会、企业所急需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另一方面,作为政府财政支持的高职院校应站在行业企业的视角,倾听对方的反馈需求,建立高度回应的合作模式(反应,Reaction),适应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需要,努力降低企业方的合作成本,为企业赢取更多的利益(回报,Reward),从而建立起紧密型合作联盟(关系,Relationship)。

同时,专业化分工与合作是市场经济的显著特征,职业教育应充分利用市场经济的社会资源配置作用,借助于利益杠杆,发挥其他社会力量在校企合作中的禀赋优势与链接作用(关联,Relevance),以多元化、社会化、专业化建立起新型校企合作关系,激发职业教育办学活力,最大化满足校企合作各方的利益诉求,有效化解深层合作中的障碍与风险,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

二、职业院校、行业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角色冲突与利益纠结

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除了加大教育资金投入,其主要功能在于政策引导与监管服务,给予高职教育改革更为宽松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引导、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教育改革,保障高职教育公平与效率。校企合作中出现的深层矛盾与利益冲突,不宜期待政府过多的行政干预,而应在国家法律、政策框架下,借助市场经济原则和规律,从根源上寻求化解方案。

1.职业院校、行业企业的社会角色错位

职业院校的社会角色是专业教育机构,其社会功能是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而企业的社会角色是经济型组织,其社会功能是创造满足人们需求的高质量产品或服务。它们之间的联结在于,所有产品和服务最终都是由具有高度活性的人来完成的,这是双方合作的最基础性支撑,也是彼此产生合作意向的前提。然而,双方的社会角色差异和社会功能错位,也会导致彼此在宗旨目标、核心业务、运行模式等方面的矛盾和冲突。

在宗旨目标上,高职院校和行业企业之间的差异显而易见。前者在于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产业发展、促进学生就业。而后者则是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致力于创新创造,获取最大经济效益。

在核心业务上,双方更是迥然不同。前者需要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激发学生内生潜能,提升他们的思想道德修养、人文素养和岗位职业能力,储备未来职业发展所需综合素养。而行业企业的核心重点则在于分析内外部市场环境,研判外部机会、威胁和自身优势与劣势,进行市场细分与发展定位,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在运行模式上,双方各自特点鲜明。高职院校需要根据教育教学规律、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制定科学而周密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衔接有序地安排课程学习、实践实习,注重计划性、连续性、系统性。而企业需要根据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不断调整自己的经营策略,动态安排生产经营活动满足市场需求,呈现阶段性、不稳定性、不平衡性。

2.职业院校、行业企业在合作中的核心利益纠结

职业院校在思想道德教育、通识教育、专业基础教育和专业课程理论教学方面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而高职教育的短板则在于职业精神培养、专业技能和真实岗位综合能力训练。目前,高职院校的校内实训教学主要以模拟、虚拟训练为主,并非职场真实情境,与社会、企业现实脱节严重,实训效果不甚理想。因此,在企业看来,他们所接收的实习生、毕业生算不上“熟手”。而且,高职院校所传授的知识、技能基本上是通用型的,与具体行业、具体企业的生产经营实况匹配度较低,学生入职后不能直接上岗开展工作。然而,去企业实习锻炼,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却恰恰是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中所要谋求的核心利益之一。

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主体,其行为势必遵循市场化原则,以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为目标。企业的全部精力要聚焦于研究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为社会提供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学生入职后的再培训增加了企业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调研中发现,很多企业为实习生、毕业生难以提供专业化、系统化的上岗培训。企业希望每名上岗的实习生、毕业生是“熟手”,能以娴熟的工作技能,饱满的职业状态,迅速适应岗位要求,以实现生产经营的连续性和低成本。出于利益考量,企业不愿投入更多的人力资源、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成为高职院校的实习工厂。而且,进入实习阶段的一年时间里,企业对学生直接进行员工化管理,忽视了他们在该阶段的学生与员工双重身份,难以兑现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计划中企业应承担的专业教学承诺,这对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极为不利。

在校企合作中,各方特别是企业能够获得多少直接或间接利益,需要承担多大投入成本和风险,才是影响它们参与积极性与主动性的关键。高职院校、行业企业在追逐各自核心利益的合作中出现的种种矛盾和冲突,正是双方深层合作的瓶颈所在。

因此,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高职教育理应尊重市场规律,积极寻求与各种社会力量合作,构建多元化协同育人平台。在多元合作中,实现功能交融互补又各得其利,增强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

三、交融互补型利益链——第三方介入的多元化校企合作

1.多元化校企合作中的第三方

校企合作的实质是各关联主体基于不同的利益诉求而参与合作,并寻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过程。因此,校企合作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构建合作关联各方权责对等的利益机制,这是各方合作最有效、最根本的内生动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应积极引入多元投入主体,创新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发展职业教育模式,完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

鉴于高职院校、行业企业各自的核心业务和功能短板,校企合作在双元主体的基础上,可以引入第三方参与其中。通过三元主体的功能定位与分工协作,实现育人功能的交融互补,并在合作中各得其利,实现互需多赢格局。

所谓第三方,是既熟悉高职教育教学规律,又深谙行业企业生产经营实践、特点的专业化教育服务组织。

具言之,第三方机构的职能范围包括收集某一或某些行业企业“岗位点”技能人才需求信息;协助高职院校、企业进行人才需求调研,开展订单班、现代学徒制等招生招工宣传;针对某一目标行业企业提供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建设真实性的实习、实践环境,进行专业技能综合训练;利用独特网络资源优势,协调落实校企之间的实习实践活动;提供企业文化、职业素养与员工入职培训;利用自身技术优势,进行具象岗位教学;对处于实习期的学生进行培训管理与考核评价;为高职毕业生提供就业咨询、单位推荐与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为企业选拔招录符合岗位要求的新员工;开展岗位培训与职工继续教育;与高校、企业合作研发新技术、开发新产品等。

第三方教育机构具有信息、资源、技术、人资、网络等优势,在三元校企合作中能够发挥重要而现实的独特作用。

2.交融互补型利益链——第三方介入的多元化校企合作

4Rs理论认为,利益回报(Reward)是合作关系巩固和发展的基础,各方应密切关注并高度回应(Reaction)其他关联方的需求(Relevance),共同构建生存与发展的命运共同体(Relationship)。

第三方介入的三元校企合作,构成了育人功能互补、利益交融共赢的价值链。

(1)三元化校企合作各自获利分析

高职院校:在第三方介入的校企合作中,高职院校能够聚焦精力于思想品德教育与行为规范养成、通识教育课程与专业基础课程教学、专业理论教学、校内模拟与虚拟实训。在三元化校企合作中,高职院校能够获得最为关切的企业实践专家兼职教师、校企共同参与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共同开发的校本课程、岗位实践技能学习与训练、实习实践安排及培训、准确而丰富的就业信息、师资顶岗锻炼及社会服务机会等。

行业企业:在第三方介入的校企合作中,行业企业能够专注于企业生产经营、客户服务、技术攻关与新品研发。在三元化校企合作中,获得持续补充的岗位技能娴熟、富有职业素养的优质毕业生、合作技术研发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员工继续教育与终身学习。

第三方:在第三方介入的校企合作中,第三方机构能够精准定位于某一行业领域,研究开发个性化、精细化的特色教育产品,为高职院校和企业提供专业化服务。在三元化校企合作中,与高职院校、行业企业结成稳定而紧密的合作关系,获得源源不断的培训生源和市场发展机会,取得合理的技术溢价回报与增殖服务收入,不断塑树自身品牌,提升了公司知名度。

第三方介入的校企合作交融互补型利益链图

(2)引入第三方的交融互补型利益链

引入第三方机构的专业化、精细化、个性化的教育服务,不仅能够弥补“高职—企业”双元合作机制下的育人职能空白区与合作薄弱点,而且各关联方能够更好地专注于各自的核心业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第三方介入参与的校企合作不再是政府干预下的浅层次合作,而是通过市场机制作用优化配置资源,实现校企合作各方积极互动,各展所长、各负其责、各取所需、各获其利。三方主体在高职教育中的社会角色各异,社会分工明确,核心利益明晰,构成了合作结构稳固、社会功能互补、发展休戚相关的利益共同体——交融互补型利益链。

在这条互需、互助、互动的互补型利益链中,三方各自投入的成本和承担的风险较低,能够集中各自优势资源,发展自身核心竞争力,从而使得各自的核心利益在合作中得以最大化实现,实现了多赢格局,这是势单力薄的两方合作模式难以达到的效果。在三方校企合作中,第三方机构起到了重要的联结与支撑作用。

基于交融互补型利益链的产教融合教育模式,进一步完善了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创新了高职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是有效推进校企深层次合作的积极探索,是实现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1]贾慧.我国校企合作研究的重点突破与展望[J].职业教育研究,2013(7):7-8

[2]李名梁.职业教育吸引力的驱动机制研究:一个利益相关者视角[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3): 73-77

[3]亓俊国,等.协调博弈:创新校企合作机制的新视角[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18):47-53

[4]艾育红.酒店管理专业第三方参与校企合作模式的研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2012(13):51-53

[5]苑毅.基于第三方下的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模式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5): 22-24

[6]朱永华.第三方权威机构介入的GUBC创新型校企合作模式研究[J].辽宁经济,2015(8):48-51

[7]陈小军.多元主体视角下高职院校依存型校企合作模式探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4(1):18-21

[8]洪贞银.高等职业教育校企深度合作的若干问题及其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10(3):58-63

[责任编辑:刘玉梅]

[基金项目]河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的阶段研究成果(13051160)。

[作者简介]孙彦东(1968-),河北唐山人,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工商管理;陈兆武(1965-),河北唐山人,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

[收稿日期]2016-03-17

[文章编号]1009-6043(2016)02-0156-03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B

猜你喜欢

利益校企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配偶短线交易利益返还责任的解释论展开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I Love You, Dear China
利益与西瓜
一个平台 四项合作 多方共赢——“政府搭台、校企唱戏”之校企深度合作的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