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要实现人格对话
2016-04-25张厚山
张厚山
目前,“对话”已成为当代社会的关键词。从国际事务到日常人际关系,从政治领域到学术领域,“对话”已是人们达成目的的一种有效策略。“对话”也正发挥着它在当代教育中的引领价值,成为教学改革的方向和新的教学精神。
在“对话”前饰“人格”一词,是因为在语文教学的思维视野里,对话不再是与独白相对的一种言语形式,不再属于纯粹的语言现象,而是师生之间人格的互动。这恰恰体现出语文学科的内容特征及其本质属性。
第一,作为人类文明的载体、思维交际的工具,语文学科具有复杂的综合性和社会性。语文学科是众多学科横向交叉的“汇集点”,是各科知识的“橱窗”。它的内容域及中外,时涉古今,囊括万物,包举世事。同时,它又极其广泛地渗透到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之中,应用在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之内,哪里有人类活动,哪里就有语言文字的参与,就有语文的实践和运用。可以说,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
因此,语文教师已不再是作为单纯的知识的载体或者知识的传授者走进学生的世界,而是作为知识和思想的再创造者,连同他的器识、性格、情意、审美取向等,随着语文教材一同走进学生的世界。而人格就是人的知识能力、情感意志、心理品质等特征的总和,所以说,语文教学中,老师与学生的对话是人格与人格的对话。
第二,教学活动中,语文教师相比于其他学科教师能更多地触及到人性、道德、伦理、情感、性格。于漪曾说:语文教师“站在课堂上就是生命在闪光”,学生无形中会把语文教师看作是生活的晴雨表。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在影响着学生的人格定位和价值取向。作为一个初中语文教师,如果能用坚强开朗的性格、温和幽默的语言、大方优雅的举止、渊博脱俗的器识来展示生活中美好的一面,光明的一面,积极的一面,学生就会从教师身上领悟到生活之真、生活之美、生活之善。
第三,语文教学的人文性特质也决定着语文教学是师生间精神的接纳和人格的对话。近年来,对语文教学本质属性的认识,终于回到了“人文性”本真。主张教育不是为了社会功利的目的,而是为了受教育者本人,为了受教育者个人在人性、理智、情感等方面的发展,把他培养成自由、完善、和谐发展的个人。语文教育应与人的发展相适应,并从人的发展推衍出语文教育的相对独立价值。语文教育的社会性功能、价值的实现必须通过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来实现。因此,语文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活动,是提升个人价值的活动,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活动。语文教育的目的除了让学生掌握听、说、读、写等语文基本能力,还应使他们心理健康,道德完善,富有创造精神,拥有健全的人格。语文教育的内容除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外,更重要的是人文精神、道德人格、艺术品质的培养。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让学生了解社会、体察生活、感悟人生。而人格对话以师生心灵世界的开放为特征,以互动为方式,从人格出发,沿着人格的道路走向人格,师生双方均从对话中获得人格的升华。
语文教学中的“人格对话”,其内涵可为三个方面:教学伦理上的平等关系、教学方式上的互动关系和“文本”化的课本观。
首先,是教学伦理上的平等关系。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学校教学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它的性质自然也制约着教师和学生的思想及行为方式。传统的师生关系,由于受社会政治和社会生活的影响,是一种不平等的权威依从关系。如果遵循这种教学伦理,对话教学是无法进行的,培养能动的、创造的、富有对话理性和健康人格的人的教学目标也将难以实现。所以说,平等、民主是语文教学中人格对话的第一原则。没有民主与平等,师生之间是无法对话的。因为对话的现代意义不仅仅是狭隘的语言交谈,而且是师生双方各自向对方敞开精神和彼此接纳。民主与平等包括知与情两个方面。从知的角度看,教师和学生只是知识的先知者与后知者的关系,教师不应以知识的权威者自居,不应对学生存在偏见和歧视,否则会造成师生之间的对立。从情的角度讲,学生与教师一样,在人格上是独立的,每一个学生都有着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都需要教师的理解和尊重。
其次,是教学方式上的互动关系。互动、合作是语文教学中“人格对话”的生态条件。在许多人的观念中,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已过时落伍了,也注意到传统教学牺牲了对学生智力、个性发展及人文精神的培育,于是就改“老师讲学生听”为“教师问学生答”,以为这就是互动,这就是“对话”。实际上,这种近乎机械的问只是形式上的对话,根本没有真正实现师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真正的互动与合作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多种视界的沟通、汇聚、融合,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各自的认知偏见得以纠正,并产生新的视界,让真理的探求不断增加新的可能性。
判断语文教学是不是“人格对话”,不是看(至少不仅仅看)教学活动中有没有对话的言语形式,关键是取决于教育者的教育意向与教育过程互动的实质。真正的人格对话,发生在对话双方自由的探究或自发的讨论中,发生在对话双方人格上真正的相互回应与相互碰撞中,发生在双方认知视界的真正融合中。相对于传统教学,人格对话是师生交往、互动、合作的教学,充满着无穷的可能性,洋溢着生命活力和人格魅力。
第三,是“文本”化的课本观。传统语文教学中,课本所确定的呈现方式都是“范文”。既然是“范文”,我们就得尊重作者所表达的东西,并以其为标准——尽管我们是通过作品本身或作者自述甚至是别人提供的相关轶事或权威评论而获得意义。除此之外,其他理解都是错误的,或是不被允许的。
对话式教学的课本观要求实现从“范文”到“文本”的转变,以文本的开放性、创造性、生成性给对话创造更多的机会。在“对话”式教学中,我们所面对的只是文本,其意义是多样的,关键在于我们做出怎样的诠释,我们如何从自身的体验出发,去实现与文本的精神融合。
彼得洛夫说:“在教学与教养过程中涉及到儿童的整个人格,所以教师自己也是以整个人格来与儿童接触。”语文教学的过程,实际上是借助文本实现教师和学生交流的过程,也就是教师和学生人格对话的过程。当我们的语文教学思维定位在“人格对话”上时,教学的收益就可能不再是少、慢、差、费,而是多、快、好、省,就不是干瘪的语修逻文而是丰满的健全人格。“人格对话”成为语文教学的普遍现实尚不敢说,但作为新的教学思维和教学理念有助于提高语文教学绩效恐怕是无可争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