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合组织区域经济一体化问题浅析

2016-04-25石杨

2016年10期
关键词:区域经济一体化俄罗斯

石杨

摘 要:本研究主要分析上海合作组织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结构、特点、趋势、与实现途径,同时研究地区主义与地区化在上合地区的实现方式。通过分析中俄两国经济结构的特点、中俄两国在上合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不同定位以及当前俄罗斯面临的形势。得出我们现阶段推动上合区域经济一体化或自由贸易区的政策是不合时宜的结论,并提供了实现上合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上合组织;区域经济一体化;俄罗斯

关于上合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相关研究近年来在中国已经大量涌现,但是国内研究过于强调在上合地区建立诸如“自由贸易区”等的经济一体化制度性安排,研究注重通过地区主义的制度化强制约束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我们认为这一合作模式当前面临严峻的困难和挑战。上合地区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必须循序渐进的进行推进,市场推动和政府推动应该同步进行,而且当前应该更加注重于加强市场化主体推动下的经济一体化进程。

一、现阶段上合组织区域经济合作的瓶颈

上合组织的问题在于上合是一个缺乏清晰定位的组织,由于所有成员国在此机制上做决定的权利是平等的,因而本质上这关乎不同成员国的不同利益诉求。中国的愿望是将它发展成为中亚国家利益的保护伞,但其他国家会担心中国依靠自己的经济优势在其中形成主导权。一直以来,上合组织有共识的定位是安全和政治,例如反恐和缉毒。地区安全的目标相对总是简单的,但是经济方面就复杂得多。哈萨克斯坦总理纳扎尔巴耶夫就曾公开承认,“经济合作是上合组织的薄弱环节”。

除了经济方面的因素,交通和建设领域在合作中也遭受了巨大的阻碍。上合组织框架下的交通部长会议在2002-2004年连续举办后一度中断,直到2009年(在中国多次呼吁下)才得以继续。同年11月10日,在北京举办的交通部长会议请到了成员国、观察员国以及特邀的联合国亚太经社会、亚洲开发银行、上合组织实业家委员会和银联体等多家代表,但是最终还是没有取得有效的成果,也没有签署延宕已久的《上合组织成员国政府间国际道路运输便利化协定》。

除了以上的客观因素以外,阻碍上海合作组织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最主要因素就是俄罗斯,而俄罗斯正是推动上海合作组织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两大核心之一。上海合作组织一直被当成中俄友好关系的制度化保障。但是自2011年中国重提启动自贸区联合区域研究计划至今,俄罗斯在这一点上保持着沉默或不赞成态度。俄罗斯担心中国通过上海合作组织自由贸易区把欧亚经济共同体联系在一起,从而中国在欧亚经济共同体和上海合作组织中形成经济优势的主导,使得俄罗斯在其中的主导的地位迅速下滑。

二、原因分析及上合组织区域经济发展趋势

(一)中俄经济贸易关系分析

近年来中国制造业的迅猛发展对原材料和能源的需求旺盛,中国已经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石油进口国。俄罗斯是能源出口大国,俄罗斯拥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并且两国相邻的地理条件也为俄罗斯自然资源向中国的输送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另外俄罗斯轻工业,机械制造业等的生产技术相对落后与中国,需要从中国进口来满足国内需求。

中国与俄罗斯作为上海合作组织的两个重要大国,是上海合作组织的经济贸易关系中的两个核心国家,据俄罗斯海关统计,2013年中俄双边货物进出口额为683.3亿美元,下降9.0%。其中,俄罗斯对中国出口166.4亿美元,下降30.8%,占俄罗斯出口总额的5.7%;俄罗斯自中国进口516.9亿美元,增加1.3%,占俄罗斯进口总额的18.0%。俄方逆差350.5亿美元,增长29.8%。中国为俄罗斯第六大出口市场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地①。

2013年,矿产品、木及制品和化工产品是俄罗斯对中国出口的主要产品,三类产品出口额分别占俄罗斯对中国出口总额的51.7%、13.4和9.5%,出口额分别为86.1亿美元、22.3亿美元和15.8亿美元,分别为下降45.5%、增长8.2%和减少35.1%。2013年,俄罗斯对华出口商品增长最快的是运输设备、动植物油脂、食品饮料烟草和皮革制品,增幅分别为554.8%、183.2%、115.5%和99.6%,家具、玩具、杂项制品,光学、钟表、医疗设备分别增长62.1%和30.1%。植物产品下降42.4%②。表1中显示了俄罗斯对中国出口前几位的商品,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从俄罗斯进口以能源和原材料为主,中国的资源能源稀缺与俄罗斯丰富的矿产资源有良好的互补性,随着中国经济的继续迅猛的发展,中国的资源能源进口量还会有更大的提高,两国的贸易总量也会随之增加。

俄罗斯自中国进口的主要商品为机电产品、纺织品及原料和贱金属及制品,2013年进口额分别为235.0亿美元、51.6亿美元和40.9亿美元,占俄罗斯自中国进口总额的45.5%、10.0%和7.9%。除上述产品外,家具玩具、鞋靴伞等轻工产品和运输设备也是俄罗斯自中国进口的主要大类商品。植物产品和木及制品的进口额增长明显,增幅均为8.2%③。表2中显示了中国对俄罗斯出口前几位的商品,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俄罗斯主要从中国进口制造业产品,俄罗斯是一个制造业欠发达的国家,国内的制造业发展水平并不能满足国内需求,需要从国外进口。而中国现在是全球的加工厂制造业发展水平较高,这使得中俄两国的经济优势的互补性更加明显的体现出来了。

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中俄两国间的经济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但是中俄两国间政治和战略合作始终居于首位,经济合作具有从属性。在两国的政治与战略合作中,俄罗斯一直表现强势,这种强势同时蔓延到两国的经济合作中。俄罗斯语中国进行的国际合作底线是实现“平等”,不允许中国形成明显的经济主导优势。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俄罗斯宁愿疏远与中国的经济关系,或者通过与日本、美国和欧洲各国的经济合作来平衡中国力量。俄罗斯不允许其经济力量对任何国家形成过度依赖。

(二)中俄对上合组织的定位分析

对上合组织的经济关系定位中国与俄罗斯的观点是不同的,其中最主要的分歧集中在中亚四国上。中亚四国拥有非常丰富的油气资源,但中亚四国的经济仍然十分困难,特别是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坦,经济落后和贫困一直是困扰着它们的严重问题。中亚国家希望通过与中国经济贸易来提升本地区经济,所以自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以来中国与中亚四国的经济贸易关系正在一步步加强。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使中国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大,中亚地区的丰富的油气资源可以缓解中国的能源紧张,并且中亚与中国经济也有很强的互补性,上海合作组织对维护中国与中亚的油气资源等商品贸易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虽然俄罗斯早就以其为核心建立了包括上合多国在内的关税同盟等经济协定,并且取得了明显的主导优势。但是正是这种中亚与中国火热的经济关系引起了俄罗斯方面的担忧,使得俄罗斯在经济方面,努力减少中国在上海合作组织中经济优势的影响,避免中国通过所谓的经济区域一体化进行经济扩张,削弱甚至取代了俄罗斯在中亚的主导地位。并且中亚各国丰富的油气储量对极力要实现大国复兴的俄罗斯来说是一个诱人的筹码,因此,它在能源领域加紧维修改造旧有管道的同时,积极谋划新的管道建设,加强对中亚能源外交的控制④。除非出现特殊情况,否则俄罗斯不会允许在上合组织框架内形成一个对中国有利、甚至将来可能有中国主导的经济一体化组织,这会影响俄罗斯在中亚的利益与地位。

阻碍中国与上和各国进行经济合作的主要因数不仅是合作方的获益不均、收益不平衡等经济问题,更是政治问题。是大国间在中亚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主导权”争夺的问题,是小国担心对大国经济过度依赖而弱化甚至丧失经济独立的问题。并且中俄同时在崛起,国家利益同时在向中亚伸张,难免会出现主导权之争或国家利益的直接碰撞。最后政府间的“经济协定”或“制度性安排”往往内容广泛,实施时间漫长,而且影响深远,各方获益具有不确定性,因此很容易被政治化。

(三)俄罗斯当前形势分析

与中国不同,俄罗斯并不认同美国等西方国家构建的、在国际经济合作中广泛使用的“秩序”、“规则”等国际惯例。因此对于一自由贸易区为主要形式,在全球迅速蔓延的“国际区域经济协定”俄罗斯基本采取了冷眼旁观的态势。在这方面,俄罗斯的主要需求依然是在“原苏联”或者“独联体”框架内实现由俄罗斯主导的经济一体化。通过两版的《俄罗斯对外政策构想》可以知道,与独联体国家的关系才是其外交的主要优先方向,因为那里集中了俄罗斯的安全和经济利益。俄罗斯作为兼顾亚欧大陆的“双头鹰”总是基于自身利益在东方国家和西方国家间来回摇摆,对于上合组织俄罗斯会根据与西方国家的关系来进行调整。当与西方国家经济关系紧密的时候俄罗斯并不积极推动上合组织区域经济的发展。当与西方国家出现分歧时,俄罗斯就通过上合组织加强自身的发展与强大。现在更由于乌克兰危机以及现在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使得俄罗斯关注的重心在处理与欧洲和美国的紧张关系中无暇东顾,对与上合组织经济一体化进程,鉴于中国的推动,俄罗斯不会当面泼冷水,但却更愿意采取“稳步推进”的可控方式来进行。

由此,我们认为:在当前形势下,中国追求在上合组织框架下建立自由贸易区的政策是不适宜的,这会刺激俄罗斯的经济失落感。至少在现阶段,由于欧亚联盟的不断深入发展,以及担心一个包含中国的上合组织FTA会最终丧失俄罗斯在中亚地区的经济主导权,削弱对传统独联体的政治影响力,俄罗斯对上合FTA的态度是消极和抵制的。

注解:

① 数据来源:国别报告网。

② 数据来源:国别报告网。

③ 数据来源:国别报告网。

④ 陈琨:《伦中俄两国在上海合作组织政策不同的原因》,《改革与开放》2011年第四期。

猜你喜欢

区域经济一体化俄罗斯
俄罗斯猫展
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多边贸易有何冲击
“新苏南模式”对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借鉴与启示
另辟蹊径
先救谁——原载俄罗斯漫画网▲
同舟共济
严防死守
欲盖弥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