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辅导干预对急诊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研究

2016-04-25唐晓群

河北医药 2016年6期
关键词:心理辅导急诊科治疗效果

唐晓群

214041 江苏省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



·护理研究·

心理辅导干预对急诊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研究

唐晓群

214041江苏省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

【摘要】目的探讨急诊患者实施心理辅导干预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4月急诊科收治的126例急诊患者,采用同症异组的分类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3例。对照组采用急诊科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辅导干预,比较2组患者心理状态改善情况[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疼痛缓解情况[视觉模拟评分表(VAS)]、转入普通病房人数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护理干预后SAS和SD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研究组疼痛缓解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98,P<0.05);研究组转入普通病房率、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诊患者实施心理辅导干预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疼痛护理有效率,能够取得较理想的效果,获得更好的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急诊科;心理辅导;护理干预;治疗效果

急诊科是医院中重症患者最为集中、疾病种类最多、抢救管理任务最重的科室,急诊科工作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医院总体工作的缩影[1]。在急诊科的护理工作,一方面直接反映了医院的付工作质量和人员素质水平,另一方面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对患者的后续康复治疗有重大的影响[2]。由于急诊科收治的患者病情危急,多数患者均伴有较为严重的心理障碍,患者的心理障碍对治疗效果的负面影响比较明显,非常有必要采取相关措施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本研究选择126例急诊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急诊患者实施心理辅导干预对治疗效果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4月期间我院急诊科收治的126例,排除不能完成本研究中相关调查项目者和不配合调查者。126例患者中,男76例,女50例;年龄31~66岁,平均年龄(49±11)岁。考虑到不同症状对心理护理效果的不同影响,在对资料进行分组时采用同症异组的分类方法[3],将126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3例,2组患者的一般情况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比较 n=63

1.2护理方法(1)对照组采用急诊科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主要包括细心接待患者就诊、确保室温让患者感觉到最舒适、做好急诊或急救准备、完成医师交代的相关事项、做好解释工作、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针对不同疾病的急诊患者根据急诊科护理常规[4]进行护理。(2)研究组在急诊科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实施心理辅导干预,具体措施为:①首先对研究组护士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心理辅导各方面的技能及技巧,提高护士进行心理辅导干预的素养;②其次对患者的心理状况、家庭支持情况及经济状况进行评估,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了解;③采用谈心、提供帮助(帮助患者解决其最关系、最希望得到解决的问题)等方式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④针对患者表现出的各种不良情绪(如焦虑、抑郁、愤怒、伤心、失望等),分析存在问题的根源,针对性采取措施减轻或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⑤引导患者学会采用移情、暂时忘记等方式进行自我疏导;⑥倾听患者的心声,帮助其解决实际问题,纠正患者错误的心理想法以减少患者的痛苦和烦恼;⑦采用讲座、观看幻灯片、病例榜样、交谈等多种方式进行健康宣教,使患者加深对疾病的认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息;⑧及时与家属沟通,让患者家属全力配合支持治疗,让患者家属做好对患者的安慰工作。

1.3观察指标(1)2组心理状态变化情况:于护理干预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5]对2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分,护理干预前后组内比较,护理干预后组间比较,评价不同护理方法对改善患者心理状态的效果。(2)疼痛缓解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对患者的疼痛情况进行评分,采用10分评分制[6],0~2分的为优,3~5分的为良,6~8分的为可,超过8分的为差,优、良、可视为疼痛缓解有效,比较2组疼痛疼痛缓解有效率。(3)转入普通病房人数:2组患者转入普通病房人数比较。(4)护理满意度:采用自制简易护理满意度评价表进行调查,患者对护理进行评分(100分制),90分以上为非常满意,75~89分的为满意,60~74分的为一般,59分以下的为不满意,比较2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满意度=非常满意率+满意率。

2结果

2.12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变化情况护理干预后2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2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与护理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的心理状态SAS评分和SDS评分情况 n=63,分,

2.22组患者疼痛缓解情况护理干预后,研究组63例患者中VAS评分0~2分(优)的占26.98%,3~5分(良)的占42.86%,6~8分(可)的占23.81%,超过8分(差)的占6.35%,疼痛缓解有效率为93.65%;对照组VAS评分为0~2分(优)的占14.29%,3~5分(良)的占34.92%,6~8分(可)的占26.98%,超过8分(差)的占23.81%,疼痛缓解有效率为76.19%。2组患者疼痛缓解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98,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疼痛情况VAS评价结果比较 n=63,例(%)

注:与研究组比较,*P<0.05

2.32组患者转入普通病房人数比较研究组转入普通病房的共52例,占82.54%,对照组转入普通病房的共27例,占42.86%,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546,P<0.01)。见表4。

表42组患者转入普通病房人数比较

n=63,例(%)

注:与研究组比较,*P<0.01

2.42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比较研究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2.06%,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74.6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14,P<0.05)。见表5。

表5 2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比较 n=63,例(%)

注:与研究组比较,*P<0.05

3讨论

医院的护理工作是以人为对象的活动,人的健康状态包括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方面。相关医学心理学研究显示:“人的生理状态对心理状态有明显的影响,但生理处理一种健康状态下,心理通常是较愉快的,而当生理处于非健康状态时,通常容易导致某些心理障碍;而心理因素对生理也有较为明显的影响,当人的心理处于愉悦、放松等积极状态时,往往不易发生疾病,且对疾病的治疗往往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而当心理处于焦虑、抑郁、担心等消极状态时,对疾病的产生、发展及治疗通常表现出不良的影响[7]。”因而,对于疾病患者,如果不能很好的进行心理干预,极有可能形成由生理疾病→心理障碍→生理疾病的恶性循环,在影响治疗效果的同时,也使患者饱受煎熬。所以,对疾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是非常有必要的,甚至可以说是必不可少的。

急诊科作为危重患者聚集的科室,患者病情通常比较危重,随时可能威胁到生命安全。面对死亡的威胁,大多数急诊科患者均伴有一定程度的心理障碍,多数患者的心理障碍程度是比较严重的。因而加强对急诊科患者的心理护理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随着护理理念的深入发展,优质护理、无缝隙护理及预见性护理等现代护理理念在急诊科得到普遍的应用并取得较大的成果[8-10]。本研究中,我们对126例急诊患者进行研究,采用同症异组的分类方法进行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中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辅导干预。心理辅导干预与优质护理、无缝隙护理等现代护理理念比较,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即着重强调对患者的心理辅导,也就是诊断患者的心理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辅导,更加注重于发挥患者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辅导使患者自身注重对心理状态的调节,从而实现了将护理人员的外在干预与患者的内在动力相结合,更能发挥对治疗效果的积极作用。

本实验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护理干预后SAS和SDS评分明显优于与对照组(P<0.05);护理干预后研究组疼痛缓解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转入普通病房患者所占比例对护理的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这提示我们,对急诊患者实施心理辅导干预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疼痛护理有效率,使更多的患者转入普通病房,脱离高度危险期,能够取得较理想的效果,获得更好的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江玉,章雅青,王琳.急诊科护士职业承诺与其离职意愿的相关性.解放军护理杂志,2013,30:28-30.

2马玉萍,张莉莉.沉浸理论与急诊科护理工作沉浸体验的研究进展.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72-74.

3李晓彦,温泽淮,唐雪春,等.临床试验中病例报告表设计的原则与流程.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13,24:206-209.

4李兴杰,郭伟.急诊科护理的五常法管理.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1774-1775.

5李绒,石海燕.心理护理路径在肺癌晚期病人首次化疗不良情绪中的应用.护理研究,2013,27:200-201.

6高万露,汪小海.患者疼痛评分法的术前选择及术后疼痛评估的效果分析.实用医学杂志,2013,29:3892-3894.

7蒋菊芳,许玉芳,丁兰芬,等.认知行为干预对抑郁症病人应对方式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护理研究,2013,27:3608-3610.

8韩彦辉,李海霞.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科的应用效果研究.护士进修杂志,2013,28:837-839.

9徐琼英.无缝隙护理模式在急诊科应用的效果评价.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4-15.

10叶琳琳,金晓琼,郑声浩.预见性护理在急诊科脑卒中患者的应用及疗效观察.护士进修杂志,2013,28:853-855.

(收稿日期:2015-09-11)

【中图分类号】R 4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86(2016)06-0956-03

doi:10.3969/j.issn.1002-7386.2016.06.053

猜你喜欢

心理辅导急诊科治疗效果
急诊科抢救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应用
高校辅导员的自我定位及学生管理工作的探讨
比较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
心理辅导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的运用
当代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及辅导方法
急诊科护理安全管理的探讨
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护理绩效考核在急诊科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