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高血压性70岁以上老年进展性脑梗死血压及临床特点分析
2016-04-25梁金华卢强蔡福合徐小丽卢欣
梁金华 卢强 蔡福合 徐小丽 卢欣
067300 河北省兴隆县人民医院
·论著·
非高血压性70岁以上老年进展性脑梗死血压及临床特点分析
梁金华卢强蔡福合徐小丽卢欣
067300河北省兴隆县人民医院
【摘要】目的探究非高压性70岁以上老年进展性脑梗死的血压及临床特点,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随机性的方法,选取于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9月1日收治的非高血压性70岁以上老年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共151例,根据患者的血压情况,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2例,血压均为正常水平,观察组99例,血压均低于正常水平。另取10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组。记录每组成员24 h期间的平均舒张压、平均收缩压、平均动脉压,以及动态血压节律情况,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的处理与分析。结果观察组成员的血压值要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对照组的血压值虽在正常范围内,但也低于健康组(P<0.05)。并且,观察组成员的动态血压节律异常率也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对照组高于健康组(P<0.05)。结论非高血压性70岁以上老年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血压一般偏低,动态节律的异常率较高,应当引起广大医学卫生工作者的关注。
【关键词】老年人;进展性脑梗死;血压;临床特点
进展性脑梗死,是急性脑梗死中的一种,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占总体脑梗死病例的30%[1]。患者多由于脑部血管性疾病,例如血管损伤、破裂等导致血管内堵塞,血流不畅,局部性脑部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逐渐丧失,意识淡漠。患者的症状情况会逐渐加重,呈现阶梯状,故称之为进展性脑梗死[1]。进展性脑梗死病情进展一般发生在发病后6 h~1周,临床上有26%~43%脑梗死患者在发病数小时或数天内出现神经功能恶化,该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属于难治性脑血管病,容易产生医疗纠纷,而目前还缺乏有效的预防手段和治疗方法[2]。有关调查显示,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患病几率因患者的年龄而异,多表现为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加,患病的概率也在逐渐递增,调查数据显示,年龄在50岁以上者,每增加10岁,脑梗死发病率增加1倍,80岁以上者是60以上者的2.5倍,90岁以上脑梗死的发病率达81.2%[2]。它是由多种原因、多种机制共同参与的复杂状态。目前,高血压被认为是70岁以上老年进展性脑梗死的一个致病因素[3]。近年来,国内外对其病因、危险因素、病理机制进行了较多研究, 认为相关危险因素包括高血糖、高纤维蛋白原、糖尿病史、体温升高、病毒感染、早期脑水肿、血压过高等,但临床上也发现,除了高血压,低血压可能是70岁以上老年进展性脑梗死的另一个致病因素[3-5]。本文研究的就是非高压性70岁以上老年进展性脑梗死的血压及临床特点,并对其研究的临床意义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采用随机性的方法,选取于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9月1日期间,我院收治的非高血压性70岁以上老年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共151例,根据患者的血压情况,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2例,其中男38例,女14例;年龄71~82岁,平均年龄(75±4)岁。观察组99例,其中男61例,女38例;年龄72~85岁,平均年龄(77±4)岁。另取10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组,其中男58例,女42例;年龄71~84岁,平均年龄(79±4)岁。所有患者经我院CT、MRI成像,证实为急性脑梗死,均为首次发病,或曾有过脑部疾病史,但未曾遗留下任何神经功能障碍,且均在发病后的24 h内入院。2组一般资料有可比性。所有研究对象均了解研究的具体内容,且配合良好。
1.2方法记录每组成员24 h内的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平均动脉压以及动态血压节律情况,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的处理与分析。对每组成员血压的测量,是采用动态血压的方法。将便携式动态血压测量仪固定于每组成员的左上肢处,设定测量的时间为连续的24 h,取整点每小时测量1次,要求被测量的人员在测量时应减少剧烈运动,保持左臂伸直且静止一段时间,使得测量的数据保持在80%以上为有效的。动态血压节律可分为4种情况,包括杓形、非杓形、反杓形以及超杓形,其中杓形为正常状态下人体的动态血压节律,而非杓形、反杓形以及超杓形为异常的动态血压节律。统计每组成员的动态血压节律情况,并计算每组的动态血压节律异常率:(非杓形+反杓形+超杓形)/总数×100%。收缩压是指人体心脏收缩时,动脉血管内壁的压力;同样,舒张压是指人体心脏舒张的时候,动脉血管内壁的压力。而平均动脉压,是指人体动脉血压的平均值,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其计算公式如下:平均动脉压= (收缩压+2×舒张压)/3,当然也可表示为:平均动脉压=舒张压+1/3脉压差。
1.3观察指标[6]对患者24 h的收缩压及舒张压进行记录,并对患者血压昼夜节律情况进行观察,对下属指标进行检测记录:(1)24 h平均收缩压、24 h平均舒张压及24 h平均动脉压;(2)日间平均收缩压、日间平均舒张压及日间平均血压;(3)对3组患者的24 h动态血压检测均值进行比较分析;(4)根据血压昼夜节律观察结果,对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率进行计算统计(其中非杓形、反杓形和超杓形为异常节律)。
2结果
2.13组24 h动态血压监测均值比较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无论是24 h内的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还是平均动脉压,观察组患者的血压值要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对照组的血压值也要明显低于健康组。结果对比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3组24 h动态血压监测均值比较
组别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平均动脉压观察组(n=99)89±864±772±6对照组(n=52)102±10*80±10*88±9*健康组(n=100)118±11*#86±10*#100±12*#
注:与观察组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3组动态血压节律比较观察组中,杓形2例,非杓形29例,反杓形55例,超杓形13例,患者的动态血压异常率为97.98%,而对照组中,杓形15例,非杓形11例,反杓形23例,超杓形3例,患者的动态血压异常率为71.15%。即观察组患者的动态血压异常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讨论
心脑血管疾病,一直以来都是人类死亡的首要原因。进展性脑梗死即是心脑血管疾病中的一种,发病率高,致死率极大,即使患者经临床治愈,也会不可避免地遭受其他神经功能的障碍。进展性脑梗死属于急性脑梗死中的一种较为常见的亚型,占全部脑死的26%~43%,其临床表现为神经功能逐渐性恶化[7]。进展性脑梗死,是老年人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一般是指由于脑部血管疾病而引起的脑部缺血已达6 h,患者的局灶神经功能缺损进行性加重,超过一半的患者都会在病初的24 h内出现脑部梗死。进展性脑梗死治疗困难,神经功能受到损伤后一般恢复性较差,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和工作。临床研究表明,造成进展性脑梗行的一般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血压狭窄等[8],其中,血压一直被认为是造成进展性脑梗死的最主要的原因[8-10]。临床研究对于70岁以上的老年人进展性脑梗死的有关报道称,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血压动态变化与一般人不同,而在现实生活中,常常因为对血压的检测不严密导致意外事故的发生。80岁以上脑梗死的发病率是60~79岁的2.5倍,90岁以上的发病率高达81.2%[11]。高血压是进展性脑梗死的一个主要影响因素,但低血压的影响结果却并未明确给出,同时,也未分析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血压特点。
表2 2组患者以及健康组成员动态血压节律比较 例(%)
注:与观察组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本文以非高血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探究患者血压变化的特点,并分析其临床的意义。由文中的数据,我们也可以看出,观察组的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平均动脉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对照组患者的血压值也要低于健康组(P<0.05);而患者动态血压的节律情况,观察组患者非杓形、反杓形、超杓形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总的异常率为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于收缩压、舒张压、脉压等一血压进行监测,有助于研究患者脑梗死发生的进程及心血管意外的发生。研究证明,昼夜节律异常发生率在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中明显高于不合并脑梗死的患者,也反向证明高血压合并脑梗死会加重患者血压节律异常变化的发生,诸多研究表明,多数急性脑梗死患者将出现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如杓形变浅或呈反杓形、非杓形[12,13]。而患者昼夜血压节律与其预后及疾病的进展情况也密不可分,脑梗死患者夜间血压水平较高者常预后较差,容易发生心血管事件。
70岁以上的老人一直以来是进展性脑梗死的易发人群,主要是由于70岁以上老人的血压特点与一般的人群有所不同,这部分患者发生脑梗死后,如不重视对血压的管理,病情就特别容易进展,最终发展成为进展性脑梗死,造成神经功能的极大损伤[14]。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进展性脑梗死在我国的发病率逐年增长,这必须引起广大医学卫生工作者的关注。
尽管对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进行24 h血压动态监测对急性期血压水平调控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可在一定程度上对患者预后情况做出判断,同时还对控制患者脑梗死危险因素具有重要作用。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只能间断测定动态血压,无法对患者短时血压波动情况进行详细了解,患者剧烈运动等容易造成测量误差,缺少统一正常标准范围等[14]。
综上所述,通过对70岁以上老年高血压合并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24 h的收缩压、舒张压和脉压进行监测发现,观察组患者的血压值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对照组患者的血压值也要低于健康组。而患者动态血压的节律情况,观察组患者的异常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70岁以上老年进展性脑梗死血压偏低,因此在应格外注意患者的血压波动状况,避免意外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李美琳.高血压与非高血压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研究.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2,33:556-558.
2牛倩茹,郭军红.高血压和非高血压脑梗死患者颅内及颅外血管特征分析.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1:1142-1143.
3周春英.高血压与非高血压脑梗死患者临床分析.中国医药指南,2012,10:759-761.
4蒋敏,黄文忠,李洪亮.早期降压治疗与进展性脑梗死的关系.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3,36:42-43.
5冯文清,胡颖,张孝良,等.高血压和血压下降与进展性脑梗死的关系.中国实用医刊,201l,38:45-46.
6靳燕宾.进展性脑梗死危险因素分析.中外医学研究,2011,9:956-958.
7汪琳.抗高血压药物治疗依从性对高血压患者首发脑梗死的价值分析.中国实用医药,2013,8:165-166.
8王晓蓉,魏亚荣,何海燕,等. 动态血压监测评价硝苯地平控释片对亚急性期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参数的影响.中国综合临床,2013,29:281-285.
9胡家庭,李开桥,石云鹤,等.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进展性脑梗死并高血压疗效观察.中国基层医药,2013,20:765-766.
10周厚仕,黄楚明,朱勇冬,等.高血压性脑梗死急性期夜间脉压与短期预后关系.实用医学杂志,2013,29:2063-2064.
11程玲,赵娇,吴卫平,等.男性高龄高血压患者腔隙性脑梗死与夜间血压下降幅度的相关性.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5:244-246.
12牛倩茹,郭军红. 高血压和非高血压脑梗死患者颅内及颅外血管特征分析.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1:700-702.
13李凤荷.糖尿病脑梗死及非糖尿病高血压脑梗死患者临床研究.亚太传统医药,2013,9:131-132.
14梁金华.老年高血压合并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血压变化及临床特征的观察.职业与健康,2014,30:1711-1713.
(收稿日期:2015-09-21)
【中图分类号】R 74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86(2016)06-0898-03
doi:10.3969/j.issn.1002-7386.2016.06.033
项目来源: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编号:20122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