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农业主要投入要素碳排放时空变化特征
2016-04-25汪玉磊单英杰
汪玉磊,徐 进,单英杰
(浙江省种植业管理局,浙江杭州 310020)
文献著录格式:汪玉磊,徐进,单英杰.浙江省农业主要投入要素碳排放时空变化特征[J].浙江农业科学,2016,57(3):311-313.
浙江省农业主要投入要素碳排放时空变化特征
汪玉磊,徐 进,单英杰*
(浙江省种植业管理局,浙江杭州 310020)
文献著录格式:汪玉磊,徐进,单英杰.浙江省农业主要投入要素碳排放时空变化特征[J].浙江农业科学,2016,57(3):311-313.
摘 要:选择化肥、农药、农膜、灌溉和耕作耗能等农业的5个主要投入要素进行测算,分析浙江省碳排放结构特征及区域差异。结果表明,1995—2013年浙江省的碳排放总量年均增长率为0.22%,农药、农膜和灌溉碳排放是正增长,其中农膜的增幅最大,化肥、耕作碳排放呈现负增长,但化肥排放始终占据主导地位;浙江省1995—2013年单位耕地、单位产值、单位产量的碳排放强度呈现下降趋势;浙江省2013年度碳排放总量最大的3个地区为宁波、金华和杭州,碳排放强度最大的3个地区为宁波、衢州和金华。
关键词:农业;碳排放总量;碳排放强度;浙江
现代农业是引起全球变暖的人类活动之一,作为碳排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碳排放的测算受到广泛关注。黄祖辉等[1]采用分层投入产出-生命周期评价法,构建5个层级对农业系统碳足迹进行量化,深度分析了农业碳排放的数量和结构特征;李波等[2]从化肥、农药生产和使用,农业机械使用,灌溉用能,秸秆焚烧等5个方面测算并分析了我国碳排放结构特征及区域差异,中国农业碳排放总量1991—2008年均增长率为2.59%,约占碳排放总量10.43%,并研究了农业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冉光和等[3]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生产碳排放以平均每年5%的速度持续增长,由于各因素变化率VAR检测值的分化,未来农业碳排放增长率表现为进一步升高的趋势。
浙江人多地少,依靠传统的资源消耗和物质投入的粗放型生产经营方式难以为继。本文以浙江省农田系统为例,对1995—2013年农业生产过程中主要投入要素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进行核算,有助于识别重要的农业碳排放源。
1 材料与方法
1.1数据来源
化肥、农药、农膜、灌溉面积、农作物播种面积、产值、耕地面积、产量数据主要采自1996—2014年的《浙江统计年鉴》。其中,化肥以折纯施用量为准,农药以当年实际施用量为准,农膜以当年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为准,灌溉面积以当年有效灌溉面积为准,产值按1978年可比价格计算得到种植业产值。
1.2测算方法
农业(文中指种植业)主要投入要素碳排放主要考虑3个来源:一是化学投入品,如化肥、农药、农膜等引起的碳排放;二是灌溉直接或间接消耗机电和电力所产生的碳排放;三是耕作耗能引起的碳排放。参考李波等[2,4]研究所用方程,在其基础上,设置浙江省农业碳排放估算公式:
式中,C为农业碳排放总量,Ci为各碳源的碳排放量,Ti为各碳排放源的量,δi为各碳排放源的碳排放系数。参考West等[5],化肥、农药、农业有效灌溉面积、耕作耗能的碳排放系数分别为0.895 6,4.934,266.48和67.45 kg·kg-1,参考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的结果,农膜的系数为5.180 kg·kg-1。
农业碳排放强度用如下指标反映:单位产值碳排放强度,用于反映单位农业产值带来的碳排放量,值越小,说明单位产值的碳排越少;单位产量碳排放强度,反映单位产量碳排放量,值越小,说明形成农作物产量所需的投入碳排放量少,反之亦然;单位耕地面积碳排放强度,反映单位耕地面积碳排放量,值越小,说明耕地投入的碳排放量少,反之亦然。
2 结果与分析
2.1时序特征
根据上述碳排放测算公式,计算浙江省1995 和2013年农业主要要素投入的碳排放量。
结果(表1)表明,1995年碳排放量为193.12万t,2013年为203.15万t,年均增长率为0.22%。几个主要投入要素中,农药、农膜和灌溉碳排放表现为正增长,年均增长率分别为0.30%,5.50%和0.01%,以农膜的增幅最大;化肥、耕作碳排放均呈现负增长,与农作物播种面积大幅减少有关。
表1 浙江省1995和2013年农业碳的排放量 万t
农业各投入要素和总的碳排放量年度间变化见图1。总碳排放量在各年份间有波动,但没有明显规律。5种投入要素中,化肥的碳排放量所占比例最大(41.61%~45.90%),农膜碳排放量呈逐年增加趋势,耕作碳排放逐年减少。
图1 浙江省各要素碳排放量及总碳排放量
2.2区域特点
从2013年各地区农业碳排放总量的排序(表2)来看,排在前3位的地区依次为宁波、金华、杭州,这3个地区的碳排放总量占浙江省农业碳总排放的37.69%;排在后3位的地区依次为衢州、丽水、舟山,这3个地区的碳排放仅占浙江省的14.97%。总体来看,高投入、高排放的发展模式在浙江省部分地区的农业生产中依旧存在,如金华地区,虽然播种面积不高,但其化肥和农药投入最多,是典型的高投入、高排放型农业。杭州和宁波经济比较发达,蔬菜瓜果面积在全省居于前位,因此农膜、化肥用量较多。衢州市虽然总排放量不大,但其耕地面积相对较小,单位耕地面积的碳排放强度较高。温州虽然碳排放总量不低,但因其耕地面积较大,单位耕地面积碳排放强度反而比较低。舟山和丽水的农资投入相对较少,此外产业结构调整力度较大,因而农业碳排放强度也较小。
2.3排放强度
浙江省1995—2013年农业生产中,单位耕地、单位产值、单位产量的碳排放强度变化趋势见图2。单位产值、单位耕地面积和单位产量的碳排放强度年均增长率分别为-6.18%,-0.89%和-0.90%,说明碳排放强度均呈现下降趋势。单位产值碳排放强度的降低最明显,由1995年的0.05 kg·元-1降低到2013年的0.01 kg·元-1。单位产量碳排放强度在1995—2001年间逐年降低,在2001年达到最低值0.05 kg·kg-1,在保持4年的平稳之后,于2005—2013年出现小幅波动,但总体来看,变化不明显。单位耕地面积碳排放强度在1997年达到最高点,为1 234.82 kg·hm-2,之后就呈不明显的波动变化,直到2008年明显下降,为1 029.49 kg·hm-2,最低点为2010年的1 002.27 kg·hm-2。
表2 浙江省各地区碳排放的基本情况
图2 浙江省1995—2013年碳排放强度
3 小结与讨论
通过测算浙江省农业主要投入要素的碳排放总量和碳排放强度,得到如下结论:
1995—2013年浙江省碳排放总量年均增长率为0.22%;农药、农膜和灌溉碳排放表现为正增长,其中,农膜的增幅最大;化肥、耕作碳排放均呈现负增长。从碳排放结构来看,化肥贡献最大,每年占比均超过40%。
浙江省1995—2013年农业生产中,单位耕地、单位产值、单位产量的碳排放强度年均增长率分别为-6.18%,-0.89%和-0.90%,碳排放强度都呈下降趋势,说明浙江省低碳农业的发展模式已见成效。
横向来看,区域差异明显。通过对浙江省各地区2013年的碳排放进行测算,碳排放总量最大的3个地区为宁波、金华和杭州;碳排放强度最大的3个地区为宁波、衢州和金华。
由于农业生产活动的广泛性、普遍性以及农业生产主体的分散性,加上农业碳排放涉及范围广、随机性大、隐蔽性强,难以量化,所以对其进行估算和控制难度较大。本文仅从农业投入的几个要素着手,考查其碳排放量及强度,初步探析其大体趋势,但对于大农业中碳足迹的结构,比如农业废弃物、水稻的碳排放,以及整个农田系统的碳源、碳汇等,还需要进一步展开研究。
参考文献:
[1]黄祖辉,米松华.农业碳足迹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农业经济问题,2011(11):40-47.
[2]李波,张俊飚,李海鹏.中国农业碳排放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分解[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8):80-86.
[3]冉光和,王建洪,王定祥.我国现代农业生产的碳排放变动趋势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11(2):32-38.
[4]吴金凤,王秀红.青岛市种植业主要投入要素碳排放及其强度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4,30(36):288-294.
[5]WEST T O,MARLAND G.A synthesis of carbon sequestration,carbon emissions,and net carbon f1ux in agricu1ture:comparing ti11age practices in the United States[J].Agricu1ture Ecosystems& Environment,2002,91:217-232.
(责任编辑:高 峻)
通信作者:单英杰(1968—),女,浙江绍兴人,高级农艺师,从事土壤肥料技术推广工作,E-mai1:syjhz@126.com。
作者简介:汪玉磊(1982—),女,江苏响水人,硕士,农艺师,主要从事耕地质量和肥料管理工作,E-mai1:wangy109@yeah.net。
收稿日期:2015-12-15
中图分类号:S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0528-9017(2016)03-0311-03
DOI:10.16178/j.issn.0528-9017.2016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