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播种期和密度对菜用豌豆浙豌1号商品性和产量的影响

2016-04-25胡齐赞郭亚飞徐盛春张古文冯志娟龚亚明

浙江农业科学 2016年3期
关键词:种植密度播种期杭州

刘 娜,胡齐赞,郭亚飞,徐盛春,张古文,冯志娟,龚亚明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浙江杭州 310021)

文献著录格式:刘娜,胡齐赞,郭亚飞,等.播种期和密度对菜用豌豆浙豌1号商品性和产量的影响[J].浙江农业科学,2016,57(3):321-323.



播种期和密度对菜用豌豆浙豌1号商品性和产量的影响

刘 娜,胡齐赞,郭亚飞,徐盛春,张古文,冯志娟,龚亚明*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浙江杭州 310021)

文献著录格式:刘娜,胡齐赞,郭亚飞,等.播种期和密度对菜用豌豆浙豌1号商品性和产量的影响[J].浙江农业科学,2016,57(3):321-323.

摘 要:以浙江省广泛种植的菜用豌豆品种浙豌1号为试验材料,研究播种期和种植密度对菜用豌豆外观商品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期和种植密度显著影响浙豌1号的生长发育,在保障苗期不遭受冻害的前提下适当提前播种有利于增产;同时适当增加种植密度可显著提高浙豌1号产量。综合考虑,浙豌1号在杭州及周边地区的播期在11月中上旬,行距60 cm,株距在25 cm左右,有利于菜用豌豆产量和外观商品性的提升。

关键词:菜用豌豆;浙豌1号;播种期;种植密度;外观商品性;产量;杭州

豌豆是世界性食用豆类作物,是人们膳食中重要的植物蛋白质来源[1]。菜用豌豆也称甜豌豆,属豌豆的专用型品种,嫩荚和籽粒适宜鲜食及速冻加工,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纤维素、膳食纤维等营养物质,营养价值高,味道鲜美,深受消费者喜爱。菜用豌豆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以南和东部沿海地区,如浙江、江苏、福建、安徽等省份。浙江省由于独特的气候优势和区位优势,成为优质菜用豌豆生产的主要区域,种植面积稳步增加。浙江省菜用豌豆年种植面积在2万hm2左右,已成为浙江省冬季农业的优势产业。

种植菜用豌豆能产生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随着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对优良菜用豌豆品种和高效栽培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菜用豌豆的品质和产量会受到品种和环境条件的共同作用[2]。在栽培因素中,播种期对菜用豌豆的生长发育、产量的影响很大[3],同时也会影响豆荚采收期及上市价格。对于不同的菜用豌豆品种,其最适的种植密度各有不同,一般认为,随着栽培密度的上升,单株荚数、每荚粒数和百荚鲜重呈下降趋势[3]。

近年来,我们一直致力于加强菜用豌豆种质创新与配套栽培技术研究。本试验选取自主选育并已在浙江省推广种植的菜用豌豆品种浙豌1号为研究材料[4-5],对不同播种时期和种植密度条件下菜用豌豆主要商品性状和产量变化进行研究,探讨其最佳的播种期和种植密度,为菜用豌豆优质高产栽培提供科学依据,现将有关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试验于2013—2014年在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杨渡科研创新基地进行。供试品种为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自主选育的浙豌1号,属蔓生型菜用豌豆类型。

1.2方法

播种期试验于2013年秋季进行,共设11月7日,11月14日,11月21日和11月28日4个播期处理。

栽培密度试验于2014年秋季进行,行距60 cm,株距共设15,25,35和45 cm 4个种植密度处理。小区面积10 m2,重复3次,随机区组排列。

试验采用直播的方法,种子直接播种于打好孔洞的覆有黑地膜的大田,每穴播种3粒,每小区2行。采用X型搭架法,其他田间管理均按照当地高产栽培要求统一进行。

记载生育期。在最佳采收期时,对小区中央20株进行测产,并考查主要商品性指标,包括单株荚数、单荚粒数、荚长、荚宽、荚厚、单荚重、百粒重等。

采用Exce1 2010和软件SPSS 16.0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播期对采收期、外观商品性和产量的影响

表1表明,不同播种期处理浙豌1号单株荚数、每荚粒数、豆荚大小、单荚重和百粒重存在显著差异,各指标随着播种期的延后呈下降趋势。11 月7日和11月14日播种的荚长、单荚重显著高于11月21日和11月28日播种的。豌豆的最适采收期也随着播种期的延后而推迟。表明浙豌1号11月中上旬播种更有利于豆荚的生长。浙豌1号的产量随着播种时间的延后而逐渐降低,且各处理间的差异呈极显著水平。其中11月21日和11月28日播种的只有11月7日播种的69%和57%。

表1 播种期对菜用豌豆浙豌1号采收期、外观商品性和产量的影响

2.2种植密度对外观商品性和产量的影响

表2表明,种植密度对菜用豌豆外观商品性和产量存在重要影响。种植密度显著影响单株结荚数,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单株荚数逐渐降低,株距25~45 cm处理的单株荚数极显著高于15 cm的处理。此外,单荚重和百粒重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其中以15 cm株距处理最低。产量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升高,其中15和25 cm株距处理要显著高于35 cm和45 cm株距处理。以上结果表明,综合考虑产量和豆荚外观商品性指标,浙豌1号最适的株距为25 cm。

表2 种植密度对菜用豌豆浙豌1号外观商品性和产量的影响

3 小结与讨论

播种期和种植密度是影响菜用豌豆生长发育的2个主要因素。适时播种是菜用豌豆夺取高产和提高品质的关键,过早或过迟播种都不利于获得高产和提升品质。播种期过早,会造成年前徒长或提早开花,年后遇倒春寒时会发生严重冻害,使茎叶和花蕾遭受冻害或大量花蕾脱落,反而影响产量。播种期过迟,年前越冬时苗过小,抗寒能力差,在越冬期易受冻害,不利于高产,而且上市推迟,影响效益。本研究表明,菜用豌豆浙豌1号适宜播种期在11月中上旬。

种植密度对菜用豌豆的产量和品质有显著影响。本研究发现,浙豌1号的产量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升高,这与汪凯华等[6]的研究结果一致。此外,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降低单株荚数和豆荚大小会有所增加,但产量较低,说明菜用豌豆的种植密度要适宜,密度过低,不能充分利用自然资源,达不到高产,在不影响豆荚大小的前提下,合理密植能显著提高菜用豌豆单位面积的产量,充分发挥个体潜力,提高土地利用率。综合考虑豆荚品质和产量,浙豌1号在行距60 cm时,适宜的株距在25 cm左右。对于不同播期及种植密度等栽培条件对菜用豌豆营养成分的影响,作者将继续进行研究和探索,为菜用豌豆科学种植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ALVES-CARVALHO S,AUBERT G,CARRÈRE S,et a1.Fu11 1ength de novo assemb1y of RNA-seq data in pea(Pisum sativum L.)provides a gene expression at1as and gives insights into root nodu1ation in this species[J].P1ant Journa1,2015,84:1-19.

[2]蒋咏梅.“中豌”系列早生矮豌豆冬播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上海农业科技,2013(3):81.

[3]曾宪琪,杜成章,张继君,等.栽培措施对中豌6号产量及农艺性状影响[J].农业科技通讯,2011(4):70-72.

[4]龚亚明,胡齐赞,张志红.豌豆浙豌1号的选育、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J].浙江农业科学,2005(6):434-435.

[5]张古文,胡齐赞,丁桔,等.菜用豌豆品种比较试验[J].浙江农业科学,2009(6):1067-1070.

[6]汪凯华,王学军,陈伯森.食粒型半无叶豌豆苏豌1号高产栽培的密度与施肥[J].江苏农业科学,2007(6):140-142.

(责任编辑:张才德)

通信作者:龚亚明,研究员,E-mai1:gongym07@126.com。

作者简介:刘 娜(1985—),女,河北唐山人,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菜用豆类遗传育种工作,E-mai1:1n200811@163.com。

基金项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与台州市人民政府院地合作农业科技项目(TYD-006-1);浙江省农业科学院青年人才培养项目(2015R23R08E08)

收稿日期:2015-12-12

中图分类号:S643.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0528-9017(2016)03-0321-02

DOI:10.16178/j.issn.0528-9017.20160305

猜你喜欢

种植密度播种期杭州
镇平县依据冬前气温变化对小麦播种期及播种量的调整探索
江西省双季早稻直播适宜播种期的区域划分*
杭州院子
G20 映像杭州的“取胜之钥”
种植密度对伊犁河谷移栽橡胶草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不同种植密度对棉花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影响
甘蔗套种马铃薯多种密度栽培技术研究
优化种植密度下的甘薯产量形成特性研究
杭州
豫南地区适当推迟播种期有利于提升稻米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