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两会:军工代表委员畅谈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开创国防科技工业“十三五”发展新局面
2016-04-25
□本刊记者
聚焦两会:军工代表委员畅谈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开创国防科技工业“十三五”发展新局面
□本刊记者
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2016年是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建议提出:“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上下同欲者胜,风雨同舟者兴”。2016年是国防科技工业全面落实五大发展观的一年,如何把五大发展理念转化为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具体路径,成为军工代表委员两会期间热议的话题。
创新发展 将国防科技工业打造成国家创新高地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国防科技工业作为国家战略性产业,“十三五”时期要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突破制约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瓶颈问题,把国防科技工业打造成国家创新高地。
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海代表团的审议时强调,要抓住时机,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力争在基础科技领域作出大的创新、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大的突破。
全国政协委员、航天科技集团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原党委书记梁小虹介绍,今年将实现首发的“长征五号”火箭应用了247项先进核心技术,近地轨道的运载能力达到25吨,是现役火箭的2.5倍以上,大幅提升了我国自主进入空间的能力。长五配备的三种全新大推力发动机,分别摘得我国“最大推力液氧煤油发动机”“最大推力氢氧发动机”和“比冲性能最高的火箭发动机”三个桂冠。梁小虹还介绍了运载火箭研制的又一重大进展,重型火箭研制已经启动,重型火箭不会是长征五号、七号等火箭的放大版,而将在科技管理、技术攻关、研制流程、数字化设计等方面取得全新突破。“这些前沿技术一旦突破,将能够更好地推动我国新材料、新工艺、新器件、新装备等基础工业跨越式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中核集团董事长孙勤表示,由秦山一期30万千瓦原型堆到秦山二期60万千瓦,再到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百万千瓦机组“华龙一号”,在发展过程中一步步实现了技术上的跨越,并通过不断创新真正实现了自主。同时,也从最初的满足发电需求发展到如今的多用途拓展。除了从30万、60万到百万千瓦,也在往小型化发展,后者主要是满足现代分布式电源、边远地方多功能多元化的需求,这也是一大跨越。
提升国防科技工业创新源动力需要强化基础。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原子能院院长万钢认为,“现在基本还是工程导向、任务导向,缺少建立在国家战略需求基础上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学术研究。强基工程应该既包括加强对短板瓶颈问题的研究,也包括加强基础学科建设和基础技术手段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科技能力,必须夯实自主创新的物质技术基础”。此次两会,万钢提交的第一个提案就是在核能领域设立国家实验室。他介绍,核能领域事关国家安全和能源安全,事关军民国家战略,对国家经济和行业发展有显著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应该成为首批国家实验室建设的首批候选。美、俄、法、德、日等国家都相继创建和发展了核领域国家实验室。另外,经过多年积淀中国核行业已建立起相对成熟的研发平台、设施设备和人才队伍,具备在核能领域建立国家实验室的条件。
在全国人大代表、探月三期总设计师胡浩看来,探月工程的意义不仅在于“凝结一大批新技术和新成果,是一个大的前沿科技的集合”,而且将作用于更广阔的国民经济领域。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的立法调研中,胡浩发现国防领域存在大量专利转化效果不理想的问题,一家军工集团光去年就有8000项发明专利有待转化。胡浩分析,转化效果不理想的原因主要有:很多专利属于集体而非个人、转化的主体不明;掌握和研发专利的科研人员没有媒介和精力从事后续工作;资产评估评价等需要政府部门牵头;保密项目如何解密还缺乏明确的制度规范。
对装备而言,从先进概念到成熟设计再到产品要经过制造、加工、测试、验证等多个环节,提升军工制造的数字化与智能化水平也是创新的重要体现。2015年9·3阅兵时,飞过天安门上空的战机就采用了3D打印技术。全国政协委员、中航工业副总工程师孙聪介绍,3D打印技术本世纪初已经开始具体研究。相比传统锻铸件开模,3D打印更快捷,可以满足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开发快速响应的需要。3D打印改变了原有金属加工的工艺特性——3D打印是增材制造而过去金属加工是减材制造——对将来的军机生产乃至装备生产都会有很大支撑作用。“智能制造追求的是产品高品质、低成本以及服务更灵活。现在我们可能更强调制造要素、工艺的智能化,其实产品的设计、生产、制造、销售、服务都是智能制造的重要环节。”孙聪认为,“智能制造这种概念会颠覆整个生产的关系”。
创新既有科技创新,还包括体制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等。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金东寒认为,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是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快捷渠道,也是高校和科研院所融入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有效途径。金东寒说,我国高校和科研单位拥有的科技人员占比远高于发达国家,但在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方面还存在一些短板。企业要花大力气设立创新体系。建议在一些大中型国企设立首席技术官岗位,负责技术创新战略和技术发展中长期规划、研发团队建设与管理、研发平台建设、知识产权管理与保护,与高校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等。
科研管理体制与产品研发息息相关,两会前航空发动机集团成立的消息也在两会期间受到关注。全国政协委员、海军信息化专家委员会主任尹卓认为,成立航发集团后可能将改变发动机研制跟着平台走的思路——过去只有平台立项了发动机才能够立项,而航空发动机的研制周期比平台的研制周期要长得多。发动机跟飞控系统其他部分差别很大,需要专门的一批科研人员积累专门经验对它进行研发。同时,航发集团也会负责燃气轮机的研发,如果解决高性能燃气轮机问题,海军的一些试用改装也可以加快速度,今后海军主战平台就有一个非常强健的心脏。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董事长唐登杰认为,对军工企业来说,创新还有另一层更深的含义。他表示,兵装集团是一家军工企业,其自主创新还关乎国防安全。近年来,通过改革和自主创新,兵装集团取得了一项又一项佳绩。作为我国陆军装备的研制发展主体和三军毁伤打击与信息化装备发展的骨干力量,兵装集团会继续抓住创新这把钥匙,用创新铸造军工魂。
协调发展 增强军工持续增长的动力
2016年国防科技工业工作会提出,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加强军政军地协调,实现民用高端装备和国防武器装备协调发展。
实现军工协调发展,必须要优化军工产业结构,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针对优化产业结构,全国政协委员、江南造船总工程师胡可一带来了《推进造船供给侧改革,拓展海洋装备业建设》的提案。他认为,如果造船业和海洋装备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的问题得不到真正缓解,造船产业和产品结构得不到调整,将影响到我国海洋装备制造业的主力军——造船业的整体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应该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出发,以创新调结构为主线,突出提高有效供给,减少过剩的低端供给,通过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调整,推动造船业向中高端发展。胡可一分析,造船业和海洋装备制造业产能过剩的现象由来已久。2003年至2007年间,全球新船订单量逐年剧增直接诱发了造船产能急剧扩张,特别是一些地方政府鼓励和推动民资、外资造船项目,助推了产能的过度增长。但造船一般是以销定产,有订单才会进行生产。他主张,装备制造业应当有一定的过剩比例。装备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的命脉和基础,产品生产需要周期和一定的闲置能力来保持技术储备和产能储备。解决过剩要依靠创新,既包括产品创新,也包括单个产品的过程创新,要鼓励大家利用现有设施做精做专。
建立和完善协同创新机制,促进军民科技相互支撑和转化,增强先进技术、产业产品、基础设施等军民共用的协调性,也是军工协调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院长李子颖认为,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通过基础设施和科研仪器设备等硬件条件建设,研究条件逐步改善,科研手段不断扩充,部分研究平台或设施设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建议设立稳定的实验室支持经费渠道,特别是解决基础研究经费,提高原创创新能力。针对创新特别是原始创新能力不强,结合实验室的学科特点,设立稳定的实验室支持经费渠道,特别是解决基础研究经费空白的问题,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评价机制。
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原子能院院长万钢看来,协调的含义是多层面的,一种协调就是研发设计与生产环节或者运行环节的协调。研制流程的各个环节间并没有严格的界限,行业内部不同的单位之间也会有任务上的交叉,这在无形中会带来资源的重复使用。他认为,科技体系的协调,要做到科研能力、科研设施和科技人才的协调,做到这一点,需要进行科学的统筹。科研设施的建设还要与保障条件的建设协调起来,单位的发展要融入到集团的发展中、融入到地方与国家的发展当中,实现有机的统一。他建议,出台军工科研院所技术成果转化配套政策,加快制定军工科研院所的对外投资统一的管理办法,明确军工科研院所的投资审批权限,加强政策研究,特别是在有效公开军工技术信息、明确国防专利产权归属上出台具体办法,打通军工科研院所技术成果转化渠道,促进军民融合。同时,在国家总体原则指导下鼓励军工科研院所不等不靠,先行先试,主动谋划,积极探索,用机制创新促科技创新。
全国人大代表、中核兰州铀浓缩有限公司总经理朱纪提出,核燃料产业是典型的军民融合产业。为落实国家对国企改革和实施军民深度融合战略的要求,2020年前,核燃料产业主要从体制、资本、技术三方面推进军民深度融合。体制方面,建立适应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体制机制,实现中核集团一个主体下的核燃料产业投资主体多元化;资本方面,推进核燃料产业上市,引入社会资本发展核燃料产业;技术方面,加强核燃料军民资源共享和技术相互转化,努力推进利用核燃料专有技术开发民用产品。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促进制造业升级,深入推进“中国制造互联网”,建设若干国家级制造业创新平台,实施一批智能制造示范项目,启动工业强基、绿色制造、高端装备等重大工程。国防科技工业是高技术产业集中的领域,2016年国防科技工业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实施中国制造2025,大力发展核能、“互联网+卫星应用”、民用飞机、高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等军民融合产业以及“大安全、大防务”产业。全国政协委员、中航工业副总工程师唐长红认为,航空产品的意义并不局限在某一个型号上,而是国家综合工业、技术能力的标志。其发展会受到国家整体工业水平的限制。一架飞机可能会涉及到几千个企业,有着极强的带动作用。作为高端产品的代表,飞机对材料,电子等都有巨大拉动作用。
绿色发展 探索经济发展与环境改善双赢之路
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推动绿色发展取得新突破,下决心走出一条经济发展与环境改善双赢之路。
实现绿色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提高清洁能源比重。中国要在2030年左右达到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至6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的目标。这一目标凸显了核电的地位。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贺禹表示,发展核电是中国能源供给侧改革的必然选择,大力发展核电等清洁能源,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是当今中国必须进行的一场艰巨变革。据统计,截至2015年底,我国(大陆)在运机组30台,装机2856.6万千瓦,在建机组26台,装机2945.9万千瓦,在运装机占全国电力总装机的比例仅1.8%,发电量约占全国的3%,远远低于核电在全球电力供应中的平均比例10%。全国人大代表、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努尔·白克力表示,到2020年,中国在运在建核电装机总量将达到8800万千瓦,这在中国能源总规模中占比仍然太小。核电发展的空间仍然很大。
为了确保核电的清洁、绿色,还要做好核燃料的后处理。孙勤代表表示,“中核集团核燃料循环后处理分三步走,目前第一步已经走成了,2010年建成的我国第一座核电乏燃料后处理中间试验工厂,标志着我国全面掌握了乏燃料后处理技术,成为世界上少数掌握该项技术的国家之一。第二步,我们准备在甘肃建一个核燃料科技园。第三步,中法合作建设的800吨大型核循环项目计划于2020年开工,2030年左右建成,建成后我国将形成商用的大规模核循环能力,为我国核电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除了煤炭等传统的空气污染源,船舶大气污染防治等话题也越来越受关注。有人大代表表示,“巨大的货物吞吐量推动了经济发展,但规模庞大的船舶造成的大气污染不容忽视。”对如何减少船舶大气污染,全国政协委员、江南造船总工程师胡可一建议,要推广L N G动力内河船舶迫在眉睫。他介绍,国家和地方的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已在技术标准制订、试点示范项目推进和中央财政激励补贴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颁布了一系列政策,但是L N G动力船舶的推广远未达到预期设想。国家层面虽有对LNG动力船舶的建造补贴政策,但还远不够分摊新建LNG动力船舶所增加的造船成本,LNG经济性也不明显,价格下跌幅度要慢于油价下跌幅度。在这一领域,应该加大政策扶植力度,建立船用LNG和零号柴油价格联动机制,确保船用LNG具有一定的经济性。同时,制定绿色船舶、绿色航运企业的标准,统一LNG规划布局并简化审批手续。
除了减少污染排放、治理环境污染,绿色发展还意味着要全面节约和降低成本。全国政协委员、航天科技集团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原党委书记梁小虹提到新型火箭时说,长五是绿色环保无污染的全新火箭,按照“通用化、系列化、组合化”设计思路,不仅能够满足多种需求,而且运载能力强,可实现一箭多星,降低了单位质量的入轨成本。
开放发展 助力国家“一带一路”战略
在“一带一路”战略带动下,我国的高铁和核电成为“国家名片”,走出国门,既开拓了国际市场,也给国内带来无限商机。在核电交流方面,中国不断拓展双边、多边合作交流,已与30个国家签订双边核能合作协定。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推进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着力实现合作共赢。这为军工整体能力走出国门提供了重要的机遇。
“预计到2020年,全球将新建约130台核电机组,2030年前这一数字将达到300台。”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核工业集团董事长孙勤说,80%的新建机组将落户“一带一路”国家。孙勤透露,中核集团力争在2030年前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造约30台机组,目前的战略选择是发展中国家,具体来说是以阿根廷为重点的南美市场、以阿尔及利亚为重点的非洲市场和以巴基斯坦为重点的亚洲市场。
全国政协委员、中核新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钱天林算了一笔账,如果核电出口抓住“一带一路”机遇的20%,就将能产生3万亿元人民币的产值。他建议以“华龙一号”带动核燃料、核电运行服务、核设施退役治理及核技术应用等全产业链“走出去”。当前,我国核能正处于产业规模化的发展期、技术创新的加速期,核电技术已经到了与美、法等国齐头并进的阶段。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外交影响力、产业配套能力越来越强,中国核工业走向国际也迎来大好时机,应该抓住“一带一路”这一重大机遇和当前国际核工业格局变化的关键时期,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核强国。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核电工程公司总经理刘巍认为,虽然我们建起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核电站,但在工业体系、工业能力等方面和一些国际核电强国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缩短这个差距,前提就是政府能一直不断地推动支持核电的发展。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为军工能力走出去提供了支撑,与此同时,军工发展也对这一战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北京卫星导航中心研究员杨元喜在介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时提到,要统一“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和地区的时空基准,“不能中国基于中国的坐标系统,印度基于印度的坐标系统,斯里兰卡基于斯里兰卡的坐标系统,这样很容易乱套,至少影响建设。所以,‘一带一路’的时空基准应基于同一时空基准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根据北斗系统全球组网建设计划,2018年,北斗系统将形成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全球初始服务能力,率先为“一带一路”国家提供基本的服务。
共享发展 让国防科技工业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民生
“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把“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单列成篇,明确强调,坚持发展和安全兼顾、富国和强军统一,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
“总而言之,我们改革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惠及民生”,李克强在此次政府工作报告的最后如此说道。
随着国防战略高新技术贴近民生、进入市场,不仅在诸多方面服务社会民生,还创造了市场新消费。有代表介绍,高分系列卫星成功发射,在国土普查环境监测等18个行业1100多家单位得到应用,北斗导航已经有200多个不同产品,应用在渔船、汽车,甚至应用于快递送货的自行车上,形成产值已达1000多亿。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航天科工二院二十五所副所长董胜波认为,大力推进军民融合发展可以促进供给侧改革。“长期以来,我国军工科研体系和市场的距离比较远,市场化水平比较低,其实军工体系下的优质资源很多,可以用来开发很多好的民用产品”。他强调,军品民用要实现市场化,真正制造出质量好、成本低的产品。另一方面,由于市场的巨大推动力,我国以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民用技术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完全可以转为军用,促进军用技术的发展。董胜波介绍,目前25所正在进行尝试,将航天领域的空间交会对接雷达技术应用于手机的精确定位,以改善目前GPS技术在室内精确定位方面的功能空白。
“对于军工企业来说,仅仅依靠完成国家任务并不是健康的发展模式,企业自身必须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形成军民融合的路径。”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副总经理张建恒表示。他认为,中外军工企业依靠科研技术优势,在民用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我们军工企业要对自身经济利益进行合理取舍,既要利用自身院所研发体系注重开发,还要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体现企业的属性。“现在航天科技集团产业构成已经是军民各半”,张建恒说。
工业和信息化部《促进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要形成较为健全的军民融合机制和政策法规体系,军工与民口资源的互动共享基本实现。在参加习近平总书记出席的政协小组讨论时,全国政协委员、研祥集团总裁陈志列建议军民融合军民论坛由两年一届改为一年一届,畅通民营企业进入军工领域的渠道,建立军队和军工集团考察了解民营企业产品技术水平和研发实力的有效机制,进一步完善采购需求和供应信息交流机制。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兼省中小企业局局长陈新有表示,军民深度融合就是做好“民参军”和“军转民”的融合,让国防军工企业为百姓服务,用优质技术与民营企业“联姻”。为了支持国防军工企业转型,四川省已编制并上报军民深度融合发展专项规划,待批复后即可正式实施。方案的目标就是要把成(都)德(阳)绵(阳)做成国家认可的军民深度融合试验区。
全国政协委员、嫦娥一号卫星系统总指挥兼总设计师叶培建院士认为,根据国防科工局制定的相关数据管理规定,嫦娥三号任务科学探测数据已陆续向全球开放共享,这对世界各地人们认识月球、在月球上看外空很有帮助,这也是军工科技惠及人民的重要体现。
万钢委员认为,军工企业的发展除了惠及社会民生,也应该关注科研人员的个人问题和热点问题、成长问题。“第一要用好人;第二要让职工感觉工作环境舒心;第三,要为职工待遇办实事,一方面,想方设法为职工收入增加做点事,另一方面,给大家建造开心的环境,比如修职工住宅和幼儿园,人才培养上面,包括工会文体文化娱乐方面都应该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