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物流政策升级,野百合也有春天?
2016-04-25娟子
文/娟子
农村物流政策升级,野百合也有春天?
文/娟子
“双十一”原本只是一场城里人的狂欢盛宴,如今已经点滴渗入乡村。尽管村民们的购物热情十分给力,但面对目前国内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并不完善,网点少,特别是物流配送的“最后一公里”难题待解等现实,也不得不望网兴叹。
为加快推进农村物流县、乡、村三级网络节点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农村物流服务水平,交通运输部近期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物流网络节点体系建设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强调,充分发挥交通运输在促进农村物流发展中的优势和作用,积极争取地方人民政府支持,着力加强部门合作和行业联动,推动现有交通运输、商贸流通、邮政快递、供销等网络设施融合发展,按照“资源共享、多站合一、功能集约、便利高效”的原则,加快建成一批农村物流功能突出、服务“三农”效益显著的网络节点,推动实现“建设标准化、管理规范化、服务多元化”,全面提升农村物流服务水平。
节点建设,“看上去很美”
据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显示,如今的农村市场仍有近六成居民认为,收递快件不够方便,物流配送正成为让农村消费者着实很头疼的问题。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实施“快递下乡”工程。“快递下乡”与农村电子商务协同发展,能够不断释放农村市场活力,有利于农村需求结构提升。秉持“物流先于商流”、“得物流网络者得天下”的观念,到农村去,渠道下沉、建立农村服务站,成为近两年中大型电商和物流公司扎根农村的共同目标。
虽然一根网线即可联通天下,但落地建设一个又一个农村物流网络的节点却并非易事。一方面,由于我国农村的散居、地域广阔等特点,尤其是近年来农村城镇化导致的农村“空心化”,致使物流的瓶颈特点表现得尤为突出;另一方面,对许多民营物流企业来说,村镇快递布点成本过高,出于利润考虑,大部分物流和快递公司都不愿意涉足村镇快递网点建设。特别是农村物流多以生鲜农产品为主,对物流配送有着更为严苛的要求。
当下,全国大部分县级物流市场几乎被各家物流公司瓜分干净,而农村市场却成为“令人垂涎的大蛋糕”,只能旁观不敢轻易下口。邮政网络虽然遍布城乡,但在乡村也仅能保障邮件的投递,车辆、人员配置、配送时效和费用等都不能满足时下快捷性的要求。即使在经济相对发达的浙江农村,不管是顺丰,还是“四通一达”,其“神经末梢”只延伸到县级,在乡镇、村庄少有布点,且物流配送效率低下,配送能力不足等问题突出。
上图:到农村去,渠道下沉、建立农村服务站,成为近两年中大型电商和物流公司扎根农村的共同目标
下图:农村淘宝站点虽然只能局部解决农村物流配送难题,但也是种有益的尝试
“双向流通”开启,迫在眉睫
实际上,在构建农村电商物流体系方面,以阿里巴巴、京东、苏宁等为代表的电商巨头早有尝试。一组数据显示,在两年时间里,农村淘宝开设的村淘点已覆盖29省300个县,总数超过1.6万个。
但就其实际运作效果来看,这些村淘点往往只能局部解决农村物流配送难题,况且其更加倾向于城市工业品下乡,而在物流上行方面,作用十分有限。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李国祥也认为,在整个物流体系建设当中,最重要的就是几个节点,因为与城市相比,农村的居住点比较分散,不可能让配送员挨家挨户进行收件和配送,关键还是要靠节点、服务站进行集中,农民可以就近发货或自取。因此,只有把节点建设好了,才能降低农村物流的成本。
《通知》中也强调,农村物流网络节点体系包括县级农村物流中心、乡镇农村物流服务站、村级农村物流服务点三个层级,是农村地区重要的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也是支撑农村物流健康发展的先行条件,对于保障城乡物资双向顺畅流动、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支撑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加强农村物流网络节点体系建设,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客观要求,是破解制约农业农村发展瓶颈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快补齐物流业发展短板、降低城乡流通费用的重要抓手。
只有把节点建设好了,才能降低农村物流的成本
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着力推进农村物流网络节点的集约化布局、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运营,为加快构建顺畅快捷、经济高效、便民利民的农村物流服务体系提供有力支撑。
快递到村儿,做好五大任务
有专家表示,此次《通知》的发布,既是深入贯彻中央1号文件和《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国发〔2014〕42号)的有关精神,也是为了进一步落实《关于协同推进农村物流健康发展加快服务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交运发〔2015〕25号)的工作部署,对加速农村物流的健康发展而言,意义重大。
那么,网络节点究竟该怎么布局?《通知》划出了五大重点任务。
重点一:优化节点布局,做好统筹规划
县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科学分析县域内农村物流的需求特征,充分利用交通运输、农业、商务、供销、邮政等既有农村物流资源,合理确定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节点的数量、布局、规模、功能,力争实现县域内农村物流网络节点的全覆盖。
在规划布局中,要突出功能整合、资源共享、因地制宜、优势互补,可依托县公路货运站场等,建设(改造)县级农村物流中心,加强与商贸市场、农资中心、邮政集散中心等的衔接与融合;可依托乡镇农村客运站、电商服务中心、邮政局(所)和农资站等,升级改造建设乡镇农村物流服务站,实现功能叠加和多站合一;可利用行政村内的农家店、综合服务社、村邮站等,建设村级农村物流服务点,完善末端物流网络。
重点二:完善站场功能,提升服务水平
在体系布局上,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宜按照“县级中转、乡镇级分拨、村级配送”的原则定位,进行节点层次划分和功能设置。
县级农村物流中心原则上应设置运输组织、信息交易、仓储服务、快递电商等功能区块,并根据实际需要增设冷链物流等其他专业化服务。
乡镇农村物流服务站和村级农村物流服务点原则上都应涵盖快递收寄、电商服务、信息采集、便民服务等基本功能,乡镇农村物流服务站还应具备短时保管和接取送达功能。
要强化三级节点之间的高效衔接,以及节点内各项功能的统筹设置,充分发挥网络节点体系的整体效应。
重点三:注重模式创新,强化运营管理
鼓励站场经营主体加快创新农村物流站场运营管理模式,按照“多方合作、共建共管、联营合作、利益共享”的原则,加强与农村商贸流通、供销合作、电商快递以及农产品经销、农资配送、农村合作社等市场主体的深入合作,提高资源集约利用效率,促进价值链、供应链、产业链协同创新。
村级农村物流服务点可选择当地有较强经济实力、具备电脑和互联网操作技能的个人作为合伙人,实现农村物流末端网点与广大农村居民的融合对接。
要强化农村物流站点服务形象管理,力争实现省域范围内农村物流站点标志样式、颜色、编号“三统一”,方便广大人民群众识别,并对服务实施监督。
重点四:加强信息化建设,实现互联互通
县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根据实际需求,制定农村物流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方案。
建设或改造县级农村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实现县域内跨行业农村物流信息的互联共享和系统共建。
上图:“快递下乡”与农村电子商务协同发展,能够不断释放农村市场活力
下图:农村物流多以生鲜农产品为主,对物流配送有着更为严苛的要求
依托信息平台建立身份认证和信用体系,为车货匹配等提供安全可靠的征信渠道。
按照“统一标准、互联互通、强化应用”的思路,推进乡镇农村物流服务站、村级农村物流服务点的信息化升级改造,加强村级农村物流信息终端设备的标准化配置,完善农村物流末端信息网络,把农村物流终端服务推送到广大农户。
重点五: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政策支持
在县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建立农村物流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网络节点建设与发展。
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加大对农村物流网络节点体系建设的支持力度。
要严格站场建设项目的评估验收,经验收合格的项目,应在醒目位置悬挂本省农村物流站点统一标识,并加强对站场运营服务的动态监测及考核监督。
对于《通知》中所提到的,要积极争取地方人民政府的支持,着力加强部门合作和行业联动,推动现有交通运输、商贸流通、邮政快递、供销等网络设施的融合发展,李国祥表示,农村物流节点建设要想取得资源共享、多站合一、功能集约、便利高效的成果,关键在于因地制宜,优化节点布局。
在布局过程中还要注意两大问题,一是要考虑农村物流自身的特点。二是作为有些地方要强调节点建设的公益性,尤其是在一些偏远的地方。反之,在人口密度大、经济较发达的地方,节点的建设则可以更多靠市场的力量。
Windows . 视窗
加强农村物流网络节点体系建设,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客观要求,是破解制约农业农村发展瓶颈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快补齐物流业发展短板、降低城乡流通费用的重要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