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番鸭三种细小病毒野毒株试验感染雏鸭的临床症状及解剖病理变化差异研究

2016-04-25季艳菊王林川惠州工程技术学校广东惠州56000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广州50642

福建畜牧兽医 2016年2期
关键词:白点小鹅病理变化

季艳菊王林川(.惠州工程技术学校 广东惠州 56000;2.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 广州 50642)



番鸭三种细小病毒野毒株试验感染雏鸭的临床症状及解剖病理变化差异研究

季艳菊1王林川2*
(1.惠州工程技术学校广东惠州516000;2.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广州510642)

摘要番鸭“三周病”、细小病毒型“白点病”和小鹅瘟是雏番鸭常见的三种细小病毒病,对番鸭养殖业危害较为严重。本文对从广东惠州及周边地区病死番鸭中分离鉴定的1株番鸭细小病毒型“白点病”病毒、1株小鹅瘟病毒和1株番鸭“三周病”病毒分别感染健康雏番鸭,将发病的临床症状、病理学变化进行对比,从而为基层兽医工作者提供三种番鸭细小病毒病临床鉴别、初步诊断更加直观的依据。

关键词番鸭细小病毒试验感染临床症状解剖病理变化差异

Clinical symptoms and anatomical pathology difference of muscovy ducklings experimentally infected by three wild parvovirus

Ji Yanju1 Wang Linchuan2*
(1.Huizhou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School,Huizhou Guangdong 516000; 2.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Guangzhou 510642)

Abstract Muscovy "three weeks" disease,parvovirus type "white spot disease" and gosling plague are three common muscovy ducklings parvovirusis,which led to serious harm and much economic loss in muscovy duck industry.In this paper,a muscovy duck parvovirus type "white spot disease" virus,a gosling plague virus and a muscovy "three weeks" disease virus were isolated and identified from dead muscovy duck in Guangdong Huizhou and the surrounding area.The virus to infect healthy young muscovy ducks,respectively.The onset of clinical symptoms and pathological changes were compared in order to provide more intuitive basis of clinical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three muscovy duck parvovirusis for initial grassroots veterinary workers.

Key words Parvovirus of muscovy duck experimental infection clinical symptoms anatomical pathology difference

番鸭“三周病”,是由雏番鸭细小病毒引起幼龄番鸭发病的一种新的番鸭疫病。该病曾被认为小鹅瘟,1980年我国研究发现属于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的一个新成员[1]。番鸭细小病毒型“白点病”于2003年华南农业大学禽病教研室研究发现由鸭细小病毒单独引起,并属于新型的番鸭细小病毒[2-4]。小鹅瘟主要感染雏鹅,近十多年,临床研究发现雏番鸭也感染小鹅瘟[5]。番鸭“三周病”、小鹅瘟、番鸭细小病毒型“白点病”病原均属于细小病毒。

目前,该三种番鸭细小病毒病,在临床上常有发生,是严重危害番鸭饲养业的传染病。其发病日龄相差不大,发病率及病死率较高,常在同一地区流行,并且时有存在混合感染,其剖检变化常易混淆,造成临床上初步鉴别诊断难度很大。本文以从养殖一线分离并鉴定过的三种番鸭细小病毒分别人工试验感染健康雏番鸭,对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进行差异分析,以便于基层兽医工作者更加明确地对三种番鸭细小病毒病进行临床鉴别及初步诊断。

1 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1.1病原均从广东惠州及周边地区病死番鸭分离纯化及PCR鉴定后保存[6-8]。番鸭“三周病”、细小病毒型“白点病”和小鹅瘟的分离野毒暂分别命名为MDPV1501、MDWNV1501、GPV1501。

1.1.2实验动物1日龄雏番鸭购自博罗某番鸭孵化场,种番鸭均未免疫过“白点病”、小鹅瘟及番鸭“三周病”疫苗。

1.2.3试剂PBS缓冲液(pH 7.3):NaCl 8.0 g,KCl 0.2 g,Na2HPO4·12H2O 2.9 g,KH2PO40.2 g加双蒸水至1 000 mL,高压灭菌,4℃保存备用。

1.2.4器械1 mL一次性注射器、剪刀、镊子等。

1.2方法

1.2.1实验动物的饲养将1日龄健康雏番鸭20羽分为A、B、C、D四组,每组5羽分别放于不同笼中饲养,置于不同的实验动物饲养室,做好有效的生物安全隔离,定期环境消毒。

1.2.2实验动物的攻毒将分离纯化并鉴定的番鸭“三周病”野毒MDPV1501、细小病毒型“白点病”野毒MDWNV1501和小鹅瘟GPV1501野毒,用一次性注射器经腿外侧肌肉注射分别接种到A、B、C三组1日龄健康雏番鸭中,0.5 mL/羽(均为野毒接种番鸭胚,致死胚后收集的尿囊液),同时D组5羽设为空白对照组,注射PBS 0.5 mL/羽。

1.2.3攻毒后实验动物的观察记录攻毒后,对实验动物持续观察30 d,记录临床发病症状情况,并对死亡鸭当天及时解剖,观察病理变化情况。

2 试验结果

2.1临床发病症状

2.1.1番鸭“三周病”野毒试验感染临床发病症状攻毒后第3 d,有4羽出现食欲不振、精神萎顿、羽毛松乱;第4 d,5羽均出现张口呼吸困难、排白色或淡绿色水样粪便,同时饮欲增加;第5 d,3羽死亡;至第7 d全部死亡。

2.1.2番鸭小鹅瘟野毒试验感染临床发病症状攻毒后第3 d,有3羽出现食欲不振、精神萎顿;第4 d,5羽均出现张口呼吸、排黄白色或淡黄绿色水样粪便,同时饮欲增加;第5 d,2羽死亡;至第7 d全部死亡,死亡鸭喙和蹼均发绀。

2.1.3番鸭细小病毒型“白点病”野毒试验感染临床发病症状攻毒后第4 d,有2羽出现精神萎顿、羽毛松乱,挤堆,不食或少食;第5 d,3羽均出现排绿色或白色水样粪便,饮欲增加;第7 d,3羽死亡;至第30 d死亡4羽。

2.2剖检病理变化对攻毒番鸭细小病毒型“白点病”、“三周病”和小鹅瘟的死亡番鸭进行剖检,三种细小病毒感染死亡后的剖检病理变化情况如下(以下为普遍的组织病变)。

2.2.1番鸭细小病毒型“白点病”剖检病理变化肝脏均出现明显的针尖状大小的白色坏死点;脾脏呈现紫黑色,也伴有针尖状大小的白色坏死点;肠道均有明显的白色坏死小灶。见图1-图2。

2.2.2番鸭“三周病”剖检病理变化肠道出现卡他性炎症,并有不同程度的充血、出血,尤其以十二指肠和直肠明显;肝脏稍微肿大、出血;胰脏充血、出血。见图3-图5。

2.2.3番鸭小鹅瘟剖检病理变化肠道病变较为明显,肠道黏膜不同程度充血、出血;肠道外观肿胀,特别小肠中、后段整片肠黏膜坏死脱落,与纤维素性渗出物凝固形成特征性栓子或假膜,包裹在肠内容物表面,形似腊肠,质地较为坚硬,堵塞肠腔。肾脏出血,略肿大;肝脏略肿大,轻微出血。见图6-图8。

3 讨论

3.1临床发病症状差异通过对动物攻毒试验临床症状结果分析,发现番鸭细小病毒型“白点病”、番鸭“三周病”及番鸭小鹅瘟的发病日龄很相似,攻毒3~4 d后发病,临床潜伏期相近,4日龄左右都可出现临床症状,而且都表现为以腹泻和喘气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发病越早,死亡率越高,1周龄以内发病的雏鸭呈急性型,患鸭表现出不食、张口呼吸、排水样粪便时,很快便衰竭而死,感染三种病后,病死率均很高。

因此,雏番鸭细小病毒型“白点病”、“三周病”及小鹅瘟三种细小病毒病,在临床发病表现的外在症状上很相似,单纯从临床表现症状和发病特点不易区分。

3.2解剖病理变化差异通过对攻毒后死亡番鸭解剖病理变化结果分析,发现番鸭细小病毒型“白点病”、番鸭“三周病”及番鸭小鹅瘟均有严重的肠道炎症和病变。不同在于:“白点病”为肠道均有明显的白色坏死小灶;“三周病”肠道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充血、出血,尤其以十二指肠和直肠明显;小鹅瘟则表现肠道外观肿胀,特别小肠中、后段整片肠黏膜坏死脱落,与纤维素性渗出物凝固形成特征性栓子或假膜,包裹在肠内容物表面,形似腊肠,质地较为坚硬,堵塞肠腔,与雏鹅小鹅瘟具有特征性的剖检变化即腊肠状栓子(腊肠粪的变化)相似。另外,细小病毒型“白点病”还有不同于其他两种细小病毒病的特征病变:肝脏均出现明显的针尖状大小的白色坏死点,脾脏呈现紫黑色,并伴有针尖状大的白色坏死点。对于番鸭“三周病”和番鸭小鹅瘟,特征病变都出现在肠道,但区别在于前者尤以十二指肠和直肠明显充血、出血为特征;后者以肠道外观肿胀,特别小肠中、后段整片肠形成腊肠状栓子为特征。

因此,雏番鸭细小病毒型“白点病”、“三周病”及小鹅瘟,在解剖病理变化上,虽然均出现肠道病变,但各病变间有差异有区别,有特征性的病变。

参考文献:

[1]林世棠,郁晓岚,陈炳钿,等.雏番鸭传染性“三周病”的病原诊断研究[C].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禽病学分会第六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国广州),1992:140-143.

[2]陈庆华.一株番鸭“白点病”病原学研究[D].广州:华南农业大学,2004.

[3]杨建远.番鸭的一种新病毒性疾病---花肝病[J].中国家禽,2005,27(21):18-19.

[4]胡奇林,陈少莺.番鸭呼肠孤病毒病(肝白点病)研究进展[J].福建畜牧兽医,2004,26(Z1):7-9.

[5]汤海平.番鸭小鹅瘟的诊断与预防措施[J].山东家禽,2004 (11):36.

[6]季艳菊,张伟,李福伟,等.雏番鸭细小病毒病快速诊断方法的建立[J].家禽科学,2007(6):3-5.

[7]张伟,季艳菊,李福伟,等.番鸭细小病毒型"白点病"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初步应用[J].广东畜牧兽医科技,2008,38 (6):18-23.

[8]胡桂学,逄博,高凤山,等.小鹅瘟PCR诊断方法的建立和初步应用[J].经济动物学报,2003,7(2):50-53.

通信作者:*王林川(1965-),男,江西人。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畜禽疫病病原及其防控研究。

作者简介:季艳菊(1980-),女,山东菏泽人。讲师、在读在职兽医专业博士。研究方向:动物疫病研究。weiran809@163.com。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331(2016)02-0004-04

猜你喜欢

白点小鹅病理变化
医 学 指甲上有小白点是缺钙吗?
粉刷匠的孩子,真让我羡慕
消除大型锻件内白点缺陷的工艺方法浅析
刷子李
二十年后,暖心归来
瘸腿小鹅
阿健的小鹅
鹅副黏病毒病的防治
小鸡雏遇见小鹅
新药:舒心降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