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我国智库专业化管理的战略思考

2016-04-25虞爽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16年2期
关键词:智库管理人员专家

虞爽

摘要专业化管理是智库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智库能够发挥最大效能的重要倍增器,关系到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有效建设。但从专业化管理的视角考察当下我国智库建设,还存在着诸如重研究人员,轻管理人员;重服务保障,轻参与管理;重单兵作战,轻分工协作;重定性研究,轻定量分析的“四重四轻”问题。管理人员在智库建设中的资源配置、方向引导、科学保障和智库影响力提高等方面应有作用未能得到很好的发挥,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也有待进一步提高。本文旨在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特别是在探讨智库管理人员应发挥的作用和管理人员的素质培养路径上进行了探索性思考,以期唤起人们在智库建设中对管理意识、管理机制和管理能力的重视,最终提高中国智库的总体建设水平。

关键词中国智库专业化管理战略思考

在某种意义上,智库代表着国家的大脑,故智库水平也反映国家的智商。国家治国理政、外交民生、内外安全等问题诸多,只有“问计于天下”方可有章有法地稳步前行。中国作为一个拥有厚重文化积淀的14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能献计于国家的能人志士自然众多,就人才智慧资源而言可谓得天独厚之幸事。而国家关于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政策出台,体现了对智库前所未有的重视,也为智库建设指明了发展目标与方向。“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无论是现有的智库工作的人,还是即将从事智库工作者,在认真审视和思考我国现有智库现状后,一种紧迫感和危机感油然而生。其中一个最大的命题摆在我们面前,即应该采取怎样的指导思想和步骤规划才能切实推进新型智库建设呢?笔者基于多年从事智库工作的经验及对国内外智库情况的了解,深切感到当前要想实现我国智库建设“质的飞跃”,其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就是必须尽快弥补在管理意识、管理机制和管理能力方面的缺失与不足,即智库的专业化管理关系到智库的成效甚至命运。

一、 目前我国智库存在的突出问题

找到智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从目前我国各类智库建设的总体情况看,存在着以下主要突出问题:

(一) 重研究人员,轻管理人员

研究人员是智库的灵魂,即智库研究人员水平的高低,决定着智库的水准。客观而言,当前我国不乏一批专业素养高、研究能力强,思路清晰、预判准确的研究人员,他们是智库建设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因此,各类智库都在极力网罗优秀研究人员上下功夫,以期提高智库的水平。在各种措施的综合作用下,一些智库也确实拥有了不少高水平的专家,但是却较少有智库在招募优秀管理人员上下功夫,这就直接导致智库中的专家难以发挥应有的功效。

就目前我国的智库现状看,许多智库虽然是以组织机构的形式存在,但实际上并非是一个组织严密的实体,而是一种松散的“虚架子”。而专家作为个体,多少会受到研究领域、信息来源、主观能动性甚至是体力精力局限性的影响,个人智慧与国家大计之间的转化存在很多障碍。这就需要优秀的管理人员从中进行有效的组织、管理与协调。智库作为一个“库”,不仅仅储存智慧,还应该让智慧交融、运转发酵,这样才能爆发出新的能量。优秀的专业化智库管理工作可以成为专家研究工作的助推器,使专家的组合呈现出“1+1>2”的效果。正如企业常说要“向管理要效率”,智库也应该“向管理要质量”。

然而,正是由于缺乏有效的组织与管理,一些智库旗下的专家得不到有力的支持与引导,仍处于单打独斗、各自为战甚至“自生自灭”的生存状态。这就直接导致很多智库虽拥有一批顶尖专家,但由于缺乏优秀管理人员的有效组织、管理和协调,致使智库专家难以发挥应有的效能,智库的功效也被大大削弱。

(二) 重服务保障,轻参与管理

服务保障是智库常设机构工作人员的常态,如预订机票、收发邮件及其他杂务,是确保智库专家工作效率的重要支撑。但是,这些服务保障任务,虽是智库管理团队的职能之一,但绝不是主要职能,它完全弱化了智库管理人员应有的更加重要的功能,即专业化管理。因为,研究与管理是相辅相成的两项不可分割的工作,即应以管理促研究、以管理助研究。管理人员应从全局视野和高度,对智库发展路线、专家队伍构成、政策建议需求、重点课题设置、研究进程安排等进行统筹规划。同时,管理人员还应切实做好学术、后勤保障,科学合理分配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

目前,尽管我国已有部分智库开始注重管理人员的管理工作,但尚未形成对智库管理工作的专业化、体系化理解,相关思路和意识还不够清晰,这种对“智库管理”内涵的认知和重视不足,导致一些有管理意识的智库工作者的专业化管理理念无法获得足够的认同和支持,从而难以实现自己在管理工作上的设计和规划,使得智库的功效难以最大化。

(三) 重单兵作战,轻分工协作

在一些专项研究方面,单打独斗是许多专家的工作常态,自己找课题、寻经费、搜集资料、参加会议、撰写报告……虽然这充分体现了专家的综合素质,但也是无奈之举,是智库专业化管理缺失直接导致的结果。

智库的重要作用之一是政策咨询。而从研究和政策咨询的视角看,单打独斗往往使研究的全局性、综合性、客观性以及深度广度受到一定制约。当前,随着社会进步与发展,专业划分越来越精、越来越细,专家也就越来越“专”,在自身研究的特定领域越钻越深。但由于智库研究多聚焦在国家安全、经济建设、社会民生等综合性较强的问题(不同于院校、科研或者其他学术研究机构,可就某个特定问题点向内延伸,即使这个问题较为生僻,只要内容足够尖端,也是一项优秀的学术成果),各类专业知识的交汇、碰撞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通过专家们的协作,打出“组合拳”,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提出务实的建议。譬如研究网络安全问题,精通互联网技术的专家对构建网络安全的关键技术手段、方法途径了如指掌,但对国际社会围绕安全领域的斗争与合作,国家发展建设的顶层设计以及总体安全战略缺乏了解。而那些专注于整体安全战略研究的专家,又缺少详尽的互联网技术知识,如果没有相应的技术支撑,再高屋建瓴的网络安全战略也难以实施。

因此,我们看到,智库专业化管理工作的缺失,导致一些智库的专项研究工作扁平化,无法建立多维立体的课题研究小组,无法凝聚各种力量通过分工协作高效且高水准地完成相关研究咨询。

(四) 重定性研究,轻定量分析

从目前我国各类智库的研究成果看,许多研究报告在出新思想、大战略以及定性判断方面有建树,但由于缺少对基础性数据、材料的调研、搜集和归纳,令所提观点缺乏扎实、可靠的科学依据支撑,为决策提供参考的价值大打折扣。这也令一些研究成果只是“看上去很美”,虽然不“假”,但“大”而“空”。

不得不承认,定量分析研究是苦活、累活,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有时还可能吃力不讨好。研究报告中的那些“大幅”“适度”“进一步(增强或减弱)”等“虚”词,如果改换成一组数字或图表,可能更有说服力,但搜集和核实这些数据所需要花费的精力比写下“大幅”“适度”“进一步”这几个字要大得多。反观国外一些知名智库的报告,数据、图表是报告内容中重要的一环,例如兰德公司近期发布的《美中军事记分卡:武力、地理和力量平衡的变迁,1997—2017》报告

RAND, U.S.-CHINA Military Scorecard Forces, Geography, and the Evolving Balance of Power, 1997-2017, http://www.rand.org/pubs/research_reports/RR392.html.,389页正文中出现了113个图表,并且有一张长达33页的参考文集目录。这份报告利用各类公开信息完成了相当敏感的军事力量对位分析,这说明在大数据时代,很多想象不到的信息就摆在眼前,只看你是否愿意留心并下功夫去整理分析。

既然定量分析研究很重要却又缺乏应有重视并加以运用,这就需要智库的管理团队对专家的研究工作进行人为干预,在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分配、评价奖励标准制订等方面对其倾斜,倡导和推进这类研究的进行,以此提高智库研究的质量。

二、 智库管理人员应发挥的作用

为切实解决上述“四重四轻”问题,应从强化智库专业化管理意识入手,明确管理人员的职能任务,构建高素质的管理团队,并在以下五个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一) 科学构建专家队伍

专家队伍是智库的血液,是智库健康与活力的来源。但是,专家并非“多多益善”或者名气越大越好,哪些专家具有真正的研究实力,哪些专家适合自身智库的建设方向,管理团队既要“去伪存真”“去粗存精”,还要为每一个研究项目量身打造一支科学、合理和高效的专家队伍。

“专家”是一个微妙的概念,在辞海中,它的定义是“指在学术、技艺等方面有专门研究或特长的人”,它不是一种职称,没有资格认定的量化标准。成为“专家”的门槛既可以很低,也可很高。当今社会,为了博取公众话语权和吸引眼球,一些所谓的“专家”常常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导致成为“专家”不再是“能不能”而是“敢不敢”的问题。这种现象不仅大大稀释了“专家”群体的含金量,更给智库管理团队带来了巨大挑战。

作为理性的智库管理者必须清醒地意识到,“知名度”并非是选择专家的唯一指标,在聘请专家过程中,要综合各方信息进行判断考量后做出选择。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那些见风使舵,靠二手观点过活的,没有客观调研仅以各种过激观点博眼球的,盲目跟从西方论调的,甚至是已被敌对势力收买笼络的,只能给智库研究工作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凡存在此类问题的,知名度再高也必须摒弃。

同时,在为每个专项研究课题组建专家队伍时,不应“就事论事”,而应追求多维立体。如研究中美关系,不能只请美国问题专家,还应吸纳俄罗斯、亚太、中东等各方问题专家;也不应只请外交方面的专家,还应有军事、经济、人文以及海洋等热点问题的专家。同时,由于专家性格特点、学术背景等异同,除了研究领域各有所长外,不同的专家还拥有不同的“气质”:有的擅长表达,有的擅长落笔;有的擅长提出开创性的思想,有的擅长归纳总结现有的素材数据,有的擅长交流碰撞,有的擅长独立思考。如果在“排兵布阵”时能将这些专家的“气质”考虑其中,必然会有事半功倍效果。

此外,“专家库”是智库构建专家队伍的“关键基础设施”。这个库绝非仅为一份带有“姓名、单位和联系电话”的简单列表,而是应该包括对每位专家思想倾向、学术能力、业务专长、性格特点、背景经历等在内的研判资料。这就需要智库的管理团队做大量的调研,如收集、阅读专家的著作,参加各种学术研讨会和讲座,亲自拜访专家进行面对面的交流等。同时,这个库也不能成为一潭“死水”,而要不断地流动、更新,那些原地踏步、吃“老本儿”或因为种种原因不能再进行学术研究的,必须选择淘汰,而以一些具有扎实功力的新锐力量替换,注重发掘和发现具有学术后劲的新生代,并适度加以引进。这就需要管理团队要在关注资深学者的同时,注意发现和扶持“生长型”学者。

当然,对智库内专家的管理问题也是智库管理人员的重要课题,其中,对专家的评价就是一个重要问题。对专家的评价,除了业务能力外,其中对其“尽职度”的评价十分重要。例如,美国布鲁金斯学会要求其麾下的研究人员每年在年终总结里披露自己的外部活动,且如果外部活动年收入在5000美元或者持有某组织5%以上股份,即可被裁定为外部利益重大。

李轶海主编:《国际著名智库研究》,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第6页。这足见其对专家管理的细致入微。

(二) 正确引导研究方向

与高校和普通学术研究机构不同,智库的鲜明特点就是服务于国家决策层,即必须集中精力重点回答当前国家安全与发展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这既是智库被赋予的使命,也是智库的“生存法则”。如果把研究成果比作思想类“产品”,不了解“市场”需求,“产品”就没有“销路”,不仅浪费了研究成本,甚至会失去自身作为“智库”存在的意义。同时,保持智库的独立性和研究特色,也是世界几乎所有智库特别是民间智库追求的目标。

参见李轶海主编:《国际著名智库研究》,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

因此,作为智库,应该研究什么?无需研究什么?研究重点该向哪些方面倾斜?这到底该由谁说了算?像一般高校或研究机构那样,找些专家开个“开题会”是否就能解决问题了呢?笔者认为,在引导研究方向、决定研究项目问题上,尽管专家的意见非常重要,但智库管理团队也应参与其中。因为,在综合当前国家决策需求、同类研究成果的有无、自身研究实力与专长、是否有顺畅的呈报途径等多种因素进行判断方面,智库管理团队有其自身优势,这种优势与专家优势相结合,共同做出决定,更具恰当性。当然,这也就对智库管理团队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除了要在对国家政策、国际形势和热点问题等全面掌握基础上,用敏锐的捕捉力寻找研究突破口外,还要特别重视以下两点:

一是要与相关职能部门保持良好的沟通关系,了解“甲方”需求。与职能部门间的断层是当今许多智库的“短板”。笔者就曾遇到过此类问题,某智库经研究后欲建议国家就某个热点问题建立多国间对话合作机制,但当将这一想法上报相关职能部门时,得到的回答却是已制订出类似方案且正着手实施。然而,弥补智库与职能部门间的断层并非只靠智库一家努力就能实现,必须要“双向”互动。就智库与职能部门的逻辑关系而言,职能部门是“官”,智库是“民”,若要构建一种恰当合理的关系,“民”要拿出自信与“官”对话,“官”则须放下身段倾听“民”的声音。另一方面,职能部门应该学会用好“智库”这个“外脑”,做到体制内和体制外两股力量有机结合,将一些需要研究却又苦于人力、精力限制的课题,以签署研究合同、协议并划拨相关经费等方式交付智库完成,真正实现“官民融合”,达到职能部门与智库的“双赢”效果。

二是要在选题的切入点和研究视角等方面凸显“智库”特色。智库的研究报告只有与职能部门的研究报告和媒体评论文章形成互补,才能扬长避短凸显自身独特作用。譬如,职能部门可直接了解决策层的需求,有大量来源可靠的内部动向情况积累,有快捷的呈送途径,这都是智库无法比拟的。所以在一些时效性强的题目上,如针对某个突发事件的判读和对策建议,智库研究处于明显劣势。但是,职能部门有明确的职能范围,研究内容均围绕自身职能重点展开,拥有的研究资源也相对单一,同时,他们往往将大量精力放在提高快速反应和处置能力上,在前瞻、趋势、假想类研究上则显得力不从心。这也就给智库提供了很大的创新空间。同理,媒体评论一手材料多,但真假混杂;观点新颖,但会为了吸引眼球而夸大其词或者剑走偏锋;文思贴近百姓,但缺少国家总体战略的高度和全局思维。

据此,智库研究显然应从以下几点寻求突破:① 站位高、视野宽。即不要局限于某个特定职能,更不要牵扯进各种部门利益,而要从国家高度和全局视野思考问题;② 结论清、措施明。即要勇于做出判断,避免模棱两可,尤其是在战略目标或应对措施上,要泾渭分明地说清说明,避免大话、空话和套话;③ 重趋势、精预测。即要突出前瞻性,争取在前沿领域占据一席之地,可进行探索式研究。例如在研究朝鲜半岛问题时,不是一头扎进“如何推进半岛和平进程”这个思维模式,而是将眼光放到可能出现的“意外”和“变局”上,采取兵棋推演等形式模拟各种“意外”发生后可能的联动反应和动态变化;④ 形式新、敢发声。即改变传统僵化的单一研究报告形式,可以采取“大小报告”“主件附件”相结合的方式上报研究成果,甚至可以根据题目特点,考虑配合以多媒体、动态演示等更加生动的形式上报。同时,作为智库不能惧怕发出“非主流”声音,但出发点必须端正且有凭有据,如此,即使声音刺耳,也可提供一个独特视角,能对相关部门或国家决策层的思考判断提供帮助。

此外,尽管选题的好坏是研究能否成功的关键,但选对了题也并不代表万事大吉。在研究进程中管理团队要密切跟进和指导,一方面要根据形势变化不断修正研究内容和走向,另一方面要把控研究时间进度,例如研究中美大国博弈的现状和对策时,管理者了解到两国领导人将于2个月后见面,那么就要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敦促研究者将该研究成果在2个月之内完成并提交,只有这样才会有效增强其参考价值。

当然,选题也要量力而行,对于一些刚起步、规模较小、专家队伍较单薄的智库,可以采取“先人后题”的方式,即先考虑自己的专家在哪些领域有研究能力和专长,再在这个特定的领域里选择有价值的题目。而对于已有一定规模,专家队伍较丰满的智库,则可以采取“先题后人”的方式,即先选择有价值的题目,再根据题目选择有相关研究能力和专长的专家进行研究。

(三) 做好学术保障工作

智库的保障工作纷繁复杂,总体而言涵盖学术和后勤两个方面。其中后勤保障包括基础设施的运营、经费管理和日常行政等方面,与其他单位或部门的后勤保障有许多共通性,在此不赘述。而智库的学术保障有其独特之处,但也是个容易被忽视的部分。作为智库的学术保障,至少要做到以下三点:

一是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一个“死气沉沉”的智库必然出不了好的研究成果,甚至会逐步走向衰亡。而若要保持智库蓬勃向上的活力,良好的学术氛围是重要源泉。因此,智库管理者除了要实现问题研究不间断的常态化,使智库的学术氛围得到保持,还应跳出传统功利思维和学术研究的窠臼,在看似非主流的学术活动上下功夫。正所谓“生命在于运动”,组织研究活动、出版期刊和参与媒体宣传等等都是智库在学术研究上的“运动”。而思想碰撞必然产生智慧火花,他山之石不仅可以攻玉,亦可“引玉”。作为智库的常态工作,即使没什么特定主题和需求,只是邀请各方专家开个“神仙会”,不仅可以活跃学术气氛,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美国统计学家纳特·西尔弗在《信号与噪声》

[美]纳特·西尔弗著:《信号与噪声》,胡晓姣、张新、朱辰辰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年。一书中描绘了这样一个场景,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即华盛顿智库)举办了一场关于反恐问题的研讨会,参会者除了研究该问题的专家学者外,还包括可口可乐公司营销总监、纽约警探、为美国婚恋交友网站设计程序的工程师,以及因创建美国大选预测网站而知名的西尔弗本人,这些看似不着边际的参会者与专家们却碰撞出一场“头脑风暴”,而主办方这么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跳出固有的框框”。显然,这种多领域、融合社会各界的研讨方法,也可以帮助专家从纯粹的“象牙塔”里走出来,全面了解现实情况,最终制定出更能“接地气”,更具可操作性的决策参考方案。

二是提供信息数据共享。所谓的“重复劳动”,许多是源自信息的不流通。在美国东西方研究所的一份报告中有这样一句话:“比信息更重要的是共享”。智库内部各个专家间、各个课题组间,智库与职能部门之间,智库与智库或其他学术机构之间,一些可公开的、不涉及保密和核心知识产权问题的内容,可以通过网上公布、研讨讲座、资料发放等形式进行“流通”。不得不说是的,目前我国智库外部(即智库与职能部门之间,智库与智库或其他学术机构之间)的共享通道并不畅通。虽然大环境改善还需时日,但当前智库管理团队至少要着力建好自身的内部共享机制,同时也要主动作为,为信息共享创建快捷方式。如组织专人进行一些基础性的信息搜集和简单的筛选,或者对一些动态情况进行跟踪梳理,将上述内容汇编后推送给各位专家,作为他们研究的“弹药补给”。

三是组织各类学术调研。有这样一件事令我记忆深刻,在一次中印两国专家共同研讨中印边境问题时,我方一位专家谈了许多看法和想法,印方专家在回应前问了一个问题,“请问您去过几次中印边境?”我方专家愣住了,难以作答,印方专家接着说,“我去过十余次,最近的一次就在一个月前。”毛泽东同志指出:“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我们遗憾地发现,国内很多专家擅长坐而论道,在研判问题时,依据的多是“二手”甚至“三手”信息,可靠性和准确性有待考证,甚至出现断章取义的情况。这种情况的出现也许是一些专家的无奈之举,因为调研的背后隐藏着大量的组织协调工作,仅靠专家个人之力恐难为之。因此管理团队就应发挥作用,明确调研任务,做好调研计划,联系对口单位,安排调研行程,提供后勤保障,验收调研成果。调研不是游山玩水、走马观花,而是要目的明确,带着问题、带着任务甚至是带着压力进行的。记得一次我陪同美国海军分析中心的一个代表团,他们紧张的日程中只有一个半天没有安排正式活动,我问团长是否需要安排去参观(因为团内好几个团员都是第一次来中国),团长回答,请尽量帮我们安排一次与中国学术机构间的交流,我们此行的目的就是要了解中国各方专家对中美关系的看法,如果实在安排不了,我们就留在酒店写报告。他还直白地补了一句,报告写得不好,这次来华的费用就会出现问题。足见这个调研团队的专业素质和敬业精神,从中也可窥视到其背后管理团队的严格管理。

(四) 提高自身智库的影响力

影响力是智库吸引人才、推介研究成果、提高业内话语权的助推器。影响力的提升并非一朝一夕能完成,更不是靠“砸钱做广告”能实现的。比如召开大型研讨会,没有好的主题、好的思路和好的发言,难有吸引力。向有关部门呈送研究成果也是一样,仅靠自吹自擂而没有过硬的研究成果,难有好口碑。

因此,智库的管理团队应该在保持严谨、踏实的研究作风基础上,做好扩大影响力的统筹规划。可考虑“以点带面”的方法,即围绕一些特别有自信的主题,打造品牌式的研讨活动;或者重点推出某个或某几个优秀专家,为其创造“亮相”、发声的各种机会;或者就某个问题公开发表系列报告,召开新闻发布会,引起有关部门的注意;再或者与国外知名智库建立稳定的交流关系,就双方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合作研究等等。这些工作对智库管理团队的技能提出了更加复杂、具体要求。例如召开国际会议,议题设计要求管理团队要对自身的研究特长、内容,当前的国际形势、热点问题、各方感兴趣的话题有所了解;参会邀请要求管理团队对国内外智库、专家的情况有所了解,知道该请什么人、不该请什么人;议程设计则要求管理团队要对各类国际会议的惯例有所了解,发言与问答的时间,主持人与评论人的安排,甚至茶歇和工作餐的设计都要遵循一定的规律;会务工作要求管理团队要对外事礼仪,各国的国情、宗教、习俗有所了解,还要有良好的外语能力,以保障交流沟通的顺畅。只有这样,智库的形象和影响力才会不断得到认可和提升。

作为智库的主旨,既要服务于国家,也要服务于人民。在这个信息爆炸时代,人们获取信息途径增多,速度加快,但是信息的质量却良莠不齐,甚至充斥着大量的假信息、伪学说,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思维和判断。智库拥有一支具备良好研究分析和判断能力的专家队伍,理所应当将自身的研判成果与民众共享,尤其是当一些别有用心的歪理邪说出现时,更应及时运用知识的武器给予有力的回击。为此,智库管理人员应该时刻跟踪关注舆论动向,就某些热点争议问题组织专家进行研讨,形成报告并公开发表。或者围绕某些人们关心的问题进行持续的跟踪和分析,定期发表相关报告。这可以说是一项双赢的工作,既可以为人民服务,也可以有效地提升智库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因为可靠的信息来源、可信的观点判断是评定智库水平高低的关键指标。

同时,打造智库的文化内涵,也是智库建设和品牌效应及影响力的重要内容。对此,有专家撰文指出:“在这个以变革、调整、创新为显著特征的时代,智库与智库之间,浅层比的是物质资源,中层比的是运行制度,深层比的则是管理文化。”

周湘智:《智库管理文化建设的维度及其提升》,载《重庆社会科学》,2012年第12期,第49页。这种将智库管理上升至文化较量的理念值得重视。

三、 智库管理人员提升能力素质的方法途径

智库管理工作有很强的特殊性,不仅需要书本知识,还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既要有高远的战略思考,又要有踏实的落地执行。它不是单纯的行政管理,而是要将行政管理与学术研究有机结合。作为一名智库管理人员,应该着力提升以下四个方面的能力。

(一) 统筹规划能力

《道德经》中说:“执大象,天下往”。“大象”就是“道”,只有认清中国特色智库建设的发展道路,明确智库管理工作的任务目标,深入思考智库在国家安全与发展中应发挥的作用,才能做到合理科学地统筹规划相关工作。

因此,作为专业化智库管理的关键,就是要吃透国家有关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主旨精髓,找准智库的建设方向,要明确该建什么不该建什么,建设的重点和关键点是什么,专家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的平衡发展如何进行,近期研究、中期研究和长远研究的主题是什么,研究成果的推介和呈送如何把握,调研工作如何展开,有限的经费如何合理分配等,都是智库管理人员必须思考和规划的问题。应该说,智库管理人员统筹规划能力的强弱,直接反映为智库建设层次的高低和效能的发挥,也是智库能否生存与发展的关键。而借鉴世界著名智库的统筹规划方式,并结合自身智库的资源和运行模式,做到事前有计划、事中抓执行、事后搞评估和平时重沟通,同时要以创造性思维引领工作,在实践中大胆尝试新理念和新方式,并及时评估效果和进行修正。只有这样,智库管理人员统筹规划能力才能逐渐提高。

(二) 组织协调能力

智库管理人员的组织协调能力高低,不仅关系到智库的内部团队建设,也关系到智库的能效发挥。因为,智库管理人员不仅要与智库中的各类人员交往,还需要就一些事项与智库以外的各类部门和人员交往,解决项目制定、专家选择、研究展开、评审组织、成果推送等日常研究中遇到的各类问题。这不仅需要智库管理人员要有良好的资源配置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处理问题能力和化解危机能力等。管理人员出色的组织协调能力,可以使智库的有效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并在合理的激励机制下使智库形成合力,从而达到效能最大化。

通常,智库管理人员的组织协调能力的提高更多的要依靠实践经验,但是,必要的学习和培训也是提高组织协调能力的有效途径。例如,作为一个国际型智库,其管理人员就必须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它是与国外智库和专家进行交流的必要前提。而这一能力的提高,除了一般知识的掌握和实践经验积累,更重要的则需要专业的学习与培训。因此,在智库管理团队中设立类似“项目官员”的岗位,通过独立管理,推动和保障专题研究项目的进行,积累必要的实践经验,同时,针对其自身知识结构,适当通过组织培训和短期送学等方式,提高相关知识水平。丰富的经验积累与必要的知识习得,可以有效提高相关人员的组织协调能力。

(三) 服务保障能力

虽然服务保障是智库管理的“传统项目”,但要做到科学、高效和节约仍需下一番功夫。服务保障能力集中体现在管理人员的服务理念、服务意识、服务态度、服务规范和服务方式等方面。尽管本文一再强调智库管理的重要性,但是,必须清晰地认识到,智库的主体是研究人员,管理人员处于从属地位,是为研究人员服务的,万不可本末倒置。

作为一个高效的智库管理团队,服务理念和意识是否端正,决定了智库服务保障是否到位,而服务态度的好坏则是服务理念和意识的直接体现。服务规范和服务方式是否科学,则关系到服务质量的高低。因此,智库的领导者要紧紧抓住服务保障这个主题来打造管理团队,在培养和教育管理人员的服务理念和服务意识上下功夫,要鼓励团队成员在进行服务保障时,多动脑、勤思考;重规范、态度好,做到心到、眼到、嘴到和手到,特别是在细节上下功夫。

同时,必须承认,服务保障工作是个烦琐辛苦的工作,有时需要夜以继日地工作,甚至是吃力不讨好。因此,管理人员不仅要培养自己的工作细心,更要培养工作耐心,同时还要注意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以完成高强度的各类服务保障工作。

(四) 研究分析能力

研究是智库工作的根本,如果智库管理人员是学术研究的“外行”,又怎能有效地引导和配合“内行”的工作。因此,智库的管理人员在尊重和汲取专家意见的同时,还须提高自身对问题的研究分析能力。虽然不要求其成为某方面的专家,但要对各领域特别是自身智库擅长的研究领域有深入的了解,特别是要了解相关领域的学术前沿,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统筹规划智库建设、组织协调研究项目开展和服务保障好各项研究的顺利进行。

为此,管理人员应保有强烈的学习精神,在不断拓展自身知识面的同时,要将组织管理的每一次研究活动视为自身学术素养提高的契机。同时,更为重要的一个路径是,专家就在身边,导师就在身边,要充分利用好智库的优质学术资源,虚心向身边的专家请教,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难题。同时,在与自身智库外专家接触时,也要随时留心与其交流、沟通和请教,拓展自己的知识来源。日积月累,管理人员的研究视野和研究能力必定会有大的提高,逐渐成为行内的“明白人”,并在实际工作中更好地服务和保障智库建设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结语

专业化的智库管理团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打造成功的,必须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探索。优秀的智库既需要研究方面的专家,也需要管理方面的专家。研究专家与管理专家的无缝对接,可以使智库建设得到长足发展。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智库刚刚起步,如何实施并无一定之规,需要研究者进行研究和探索,也需要管理者研究和探索。本文所述只是基于个人工作实践从智库专业化管理视角对智库建设的粗浅看法,旨在唤起有关方面对智库管理专业性的重视,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欢迎各位读者批评指正,并加入到这一问题的探讨之中,以此提高我国智库的管理水平,提高智库的功效。有理由相信,随着我们对专业化智库管理的关注,一定会摸索出一套适应“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科学管理模式,有效推动我国智库的建设和发展,使之成为国家的大脑,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安全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轶海主编. 国际著名智库研究[M].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6.

[2] 周湘智.智库管理文化建设的维度及其提升[J].重庆社会科学,2012(12):49.

[3][美]纳特·西尔弗. 信号与噪声[M]. 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

[4] RAND. U.S.-CHINA Military Scorecard Forces, Geography, and the Evolving Balance of Power, 1997-2017[EB/OL]. http://www.rand.org/pubs/research_reports/RR392.html.

(责任编辑:崔建树)

猜你喜欢

智库管理人员专家
第五章 岩石小专家
书讯:《新型智库质量提升与国家治理现代化》
我国成人教育管理人员专业化建设问题探讨
请叫我专家
新型智库不能有“库”无“智”
专家面对面
报告称中国智库数量排世界第二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
专家答疑
中国知名官方智库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