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的灵魂在荒漠中崛起
2016-04-25王妮
王妮
新课本发下来了,第一件事你要做什么呢?是不是摆好教案纸、拿出教参翻看《标准》?抑或是搜寻往年的教案重新加工?然而,如此下去,3年、5年、10年……用这种方法备出来的课会有怎样的引领作用和思维深度呢?所以精准、深入、到位的文本解读是进行教学设计和开展教学活动的前提,在进行教学设计前,教师一定要对文本有个全面的理解和认识——即解读。
怎样才能做到精准、独到地解读文本呢?从实践上看,文学文本的解读大体上是一个由一般性阅读、细读到批评性阅读组成的相互联系、逐步深入的过程。
先来说说一般性阅读。一般性阅读是一个由通晓文字到把握作者意图或作者原意的阅读过程。它囊括把握作者意图和挖掘文本内涵两个方面。
先来看如何把握作者意图。
以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为例,本单元以探索为主题,以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练习快速阅读,提高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为目标。其中,《在沙漠中心》主要描写了飞行员作家圣·埃克絮佩里在飞机坠毁沙漠,濒临死亡之时的心理活动。这主要是从“一般性阅读”的层面来看的。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对文章进行“阅”与“读”,即读而有声和读而无声的“一般性阅读”。通过“阅”和“读”,将融合了自己当前体验的阅读理解渗透进入文本,这种做法符合文本解读的基本思维逻辑。
备课中,大部分老师对“探险”这个事件很感兴趣,所以往往关注的是这一领域的神秘和惊险刺激的情节,忽视了对文本中作者的创作意图与思想内涵的挖掘。这就是没有很好地对文本进行“一般性阅读”的结果。
再来看怎样挖掘文本内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每一篇被选入教材的文本都是编者精挑细选的杰作。例如:法国作家安德烈·纪德在为圣·埃克絮佩里的《夜航》写的序言中说:我尤其感激作者的是,他提出了一条不同凡俗的真理:人的幸福不在于自由,而在于对一个责任的承担。
本文的课前提示中明确提到本文的主要内容是写“我”和普雷沃坠机后在沙漠里的各种求生措施均告失败后,濒临死亡时的平静与乐观。换言之,这一文本是对人性在绝境与灾难中的真实再现,是一个高贵灵魂的自述与反思。
这个高贵的灵魂深处一切的“善”:感恩、自足、热爱、生命、执著等等全部在沙漠腹地被风沙卷起,洒进每一个阅读者的心田。这次经历净化了“我”的人性 、人格,使“我”变得不虚伪,不隐恶,内心纯净而又坚强,与那句“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有异曲同工之妙。
通过运用上述的“一般性阅读”,就可以深入挖掘出这样的内涵:圣·埃克絮佩里在绝境中,面向群星,背靠黄沙,说出了生命的意义:“在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中,在与大自然斗智斗勇的过程中,承担生命的责任,寻找人生的真理,实现生命的价值。”因为他“服从了一种崇高的使命,选择了航空或沙漠”(见《人类的大地》)。
再来说说如何细读文本。
细读是指在一般性阅读的基础上,通过细致研究词的搭配、特殊句式、句群意义、语气以及特殊的修辞手法的运用等,来细致地体味每个词的本义、引申义、暗示义、联想义,在词句的关系,也即由“上下文”构成的具体“语境”中,重新确定词义的过程。这是一个由“字”到“篇”再由“篇”到“字”的往复的过程。它需要经历以下几个步骤。
一、通过细读把握文本目标
从《课标》的理念出发,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和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尤其应结合前面的一般性阅读的理解深度,进行目标定位。
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解主人公困境中心灵变化的过程。
2.抓住心理描写的语句,走进主人公的精神世界,体悟困顿后平静达观的心态。
3.通过学习认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学会热爱生命,努力生活,感恩生活。
所以本课的教学主题应围绕崇高人格来展开,而并不能仅仅以探险的意义展开。因为放眼本单元的其他选文就可以看出这种目标倾向,例如:
《伟大的悲剧》一文中,因为斯科特一行接受了为竞争对手作证的使命,所以才会被茨威格记录入人物传记中,流传各国。
《在沙漠中心》中的精华价值,不是探险对中学生的启发和引导,而是落入绝境中的“我”不放弃,不抱怨,感恩生活,热爱生命,努力执著的生命态度。
《登上地球之巅》中,那位濒临死亡但是为同伴留下氧气筒和字条的刘连满展现出的忘我的崇高人格。
这些文章中虽然涉及了人类的探险问题,但是选入这一单元的文章,编者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告诉我们要多多进行探险活动,或者让我们教导学生去讨论探险到底值不值,而是让我们一线的教师仔仔细细研读文本,并将文本和这一层内涵传达给学生,引导他们理解:在极端的条件和环境下,人类曾经产生过的令后人钦佩的各种思考、言论、行为,从而指导自己生活中的言与行。
二、通过细读,对词句段的阅读、理解、归纳,通常都能够做到把握基本内容概括
例如:
心路历程从痛苦—绝望—平静—乐观—执著。
上路吧,普雷沃!我们的喉咙还没有噎住:我们应该继续走下去。(“上路”“继续”,这两个词语,真正走入作者的选择和内心,体验生命之火即将熄灭,生命之泉即将干涸时的感受和做出选择的艰难。)
三、通过细读理解字句含义
在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的《在沙漠中心》的课后的研讨与练习当中的第二题中有这样一句话:“我们期待黎明就像农人期待春天,我们期待中途站就像期待一片福地,我们在群星中寻找自己的真理。”
教参中是这样解释的:“宝贵的露水在黎明才有,黎明代表着生的希望,所以作者说期待黎明就像农人期待充满希望的春天;中途站维系着飞行员的生命,所以作者说期待中途站就像期待福地。这两句话体现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
我们认为教参解释得还不够到位,因为通过细读能看到在字里行间,作者传达出了更为丰富的意蕴,那就是对“黎明”“期待”还有“寻找”三个词的解读。
“黎明”在这里虽然包含着作者在荒漠中期待黎明和生存的心情,但是更有一层含义那就是早期航线的开辟过程中,“接触的是风、星星、黑夜、沙漠和海洋”,这种生死未卜的“夜航”生活给飞行员带来了长期恐惧和每一天对“黎明的期待”,迎来太阳,飞行工作才有了更多的生命保障。所以,作者才会如此期待“黎明”。
“期待”即“希望”,含义中包括“现实中不曾实现”的层面,每一次试航都具有极大的风险,试航最终都会成功,但是成功前又总会有数不清的事故发生。因此,对这些飞行员来说能够见到黎明和中转站,就证明他们又一次闯过了难关,因此飞行中的心情到底有多紧张就可想而知了。
在“群星中寻找真理”,这一句中的“群星”指夜航,“寻找真理”意即“不停地追寻和努力在飞行中实现生命的价值”。
以上是通过研读字句,挖掘文本内涵,为进行教学设计做好了前期准备。
最后再来说说批评性阅读。
批评性阅读是将文本与作者和时代联系起来,对文本做延伸性阅读的过程。
对文本的批评性阅读中一定要有教师的独立思考,不能够人云亦云,看到教参怎么说,自己就怎么教,看到课后题怎么写就怎么做,这仅仅是教书匠的职责。作为教师,要对文本进行独立的解读,广泛阅读相关的资料,结合自身的经验,进行独立的思考,并借助文本以外更大的意义系统,进行思考和解读。
还是以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在沙漠中心》为例来看,课后题三设置了“冒险”的讨论话题。关于探险、冒险、危险的不同,简单说,探险和冒险,是主动的;危险是被动的。但是危险会存在于探险和冒险之中。
“探险”,指到没有人去过或环境恶劣的地方去考察。而且很多的教学设计中都以探险为教学价值观的目标, 这固然有一定的道理,因为沙漠求生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的事情,能在此过程中存活下来,需具备多种条件。
但本文故事发生的背景是飞行员执行任务时坠落在利比亚的撒哈拉沙漠中,这只是一个引子,全文的大部分篇幅是心理的变化历程,所以全文的主题并不在于“探险”。因为“探”是主动自觉加入一种境况中,不管目的是为了冒险刺激,还是为了认知科学的未知世界,而本文作者并不是以了解沙漠为目的而自觉自愿进入沙漠腹地,而是在执行任务中被动地进入这个绝境,所以本文的设计在主题上就要与冒险和探险相区别。
冒险,关于这个话题的讨论也出现在不少的教学设计中,这可能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文中曾经出现了这个词语。 “冒险”一词在字典中的解释是不顾危险进行某种活动。文本中落难的主人公并没有出现不顾危险进行某种活动的行为或倾向,相反,他处处寻找让自己生存下去的方法,这是与“冒险”的字典解释不一致的。因此在目标设计中应避免轻易使用“探险”和“冒险”两个词语或与之有关的教学活动。因为这两个词语出现极易误导学生认为课文主要探讨的是探险和冒险问题。
这种延伸性的解读要求我们在平日的备课中自觉自律地练习,才能逐步掌握。
圣·埃克絮佩里曾写过这样一段精彩的文字:飞行员用飞机这个工具,也跟障碍进行了较量。他们飞翔在万里长空,悬挂在满天乱云之间,要与高山、海洋、风暴勾心斗角。绚丽多彩的土地和天空,风吹粼粼的海面,金黄色的晨曦晚霞,这些令人心驰神往的景色,对他们是生命的庇护,还是死亡的诱惑?他们看到的太阳,是经历磨难重重的星夜后看到的光明的太阳;他们看到的大地,是穿越风雨雷电后看到的宁静的大地;他们看到的人,是迷失在冰天雪地、沙漠荒野后看到的亲切的人。
当然文本解读的三个过程,并非是截然分开的,有时候我们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也会不自觉地运用。但是这种对文本进行“一般性阅读——细读——批判性阅读”的解读过程是每一位语文人的职责和追求。希望语文工作者能够用三尺讲坛这个平台,向那些汲取知识的孩子们尽情地传递人类的历史和智慧,引导他们如何思考,如何生活,如何面对,如何追求……
只有“眼睛”在场的解读是无效的,只有“头脑”在场的解读是低效的,唯有“生命”在场的阅读才是真正高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