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理“透”了,气才会“壮”

2016-04-24赵炳庭

同学少年 2016年8期
关键词:新意议论文中学语文

理“透”了,气才会“壮”

名师档案:赵炳庭,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首届全国中学语文“学术先锋人物”,全国教师文学研究中心常务理事,全国校园文学指导名师,宁夏高级专家联合会常务理事,现任教于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第一中学,长于作文教学。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语文教学通讯》 封面人物,《人民教育》 《教学文摘周报》 《教师博览》 等报刊曾就其突出的教育教学成绩做过专题报道。主编、参编教育教学论著4部、校本教材6部,在国内教育类报刊上发表教育教学论文500余篇,主持并参与国家级、省级教育教学科研课题6项。著有《精品作文导写》 《怀念一棵树》 《赵炳庭教写作》 等。

同学少年在作文教学中,您发现学生作文存在的普遍问题有哪些?

问题大多出在议论文的写作上,“自我”缺席的问题普遍存在,具体表现为要么观点落入俗套,人云亦云无新意;要么论据“过剩”,典型性差,缺少机变;要么论证循规蹈矩,缺乏个性;要么语言出现“套板反应”,缺少活力。

我连续多年参加高考作文的阅卷工作,考场作文中问题最多的也是议论文。有的考生举完事例,不会分析说理,或者说理时就事论事,言不及义;或者事理脱节,泛泛而谈。有的考生甚至在摆完事实后,不做任何分析与拓展,使文章呈现出论点与事例简单叠加的模式。

同学少年怎样才能改变议论文写作中的这种现状呢?

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引导同学们关注社会生活,对鲜活的生活现象及重大问题,要有自己独特、深入的思考与分析。这种思考与分析,不能只是就事论事,也不能止于隔靴搔痒,而应向事物的内部深入探索,让潜藏在事物背后的东西“浮出水面”,使读者分享到透视事物内涵、发掘深层意蕴的愉悦。

同学少年具体而言,怎样才能写出富有个性的议论文呢?

要写出有个性、有“自我”的议论文,就要在说理上做足文章,理“透”了,气才会“壮”。

首先,对事物发表看法、表明态度时,要抓住本质,不能只看现象。要选取具有说服力的论据,用辩证的眼光分析问题,否则,就可能出现认识上的偏差,从而导致观点偏颇,论述乏力,难以令人信服。

其次,立意要力求新颖,应打破思维定势,走出惯性思维的小圈子,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对同一问题进行重新审视。比如,可以采用“反弹琵琶”的手法“弹”出新意来,你说向日葵朝太阳是向往光明,我却说它是取媚于世;你说愚公移山显示了与困难作斗争的精神,我却说搬家更要权衡利弊;你说南郭先生灰溜溜地跑了,我却说他有知耻之心。需要强调的是,“反弹琵琶”不是随便“唱反调”,不能乱弹,应建立在呼吁公平、弘扬正气、反对丑恶、批判庸俗的基础上,必须符合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和人们认识世界的普遍规律。

同学少年看问题的视角很重要,新的视角能给平常的素材带来新意。

是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它蕴含着无尽的写作主题,好的写作者不见得都经历过与众不同的人生、拥有无比丰富的阅历,而是即使面对最平常的生活现象,也能发掘出与众不同的主题,写出不同凡响的好文章。

(责任编辑 张毓春)

猜你喜欢

新意议论文中学语文
议论文阅读专练
加强中学语文朗读训练的思考
Get两种论证法,一举拿下议论文
简谈“议论文”写作
经典款也能穿出新意
必具独特新意方为真诗
中学语文略读策略初探
新意
如何让现代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
对中学语文情趣化学习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