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方中的多面手
2016-04-23周冬青
周冬青
萆薢分清丸是出自《丹溪心法》的一味古方,主要成分是粉萆薢、石菖蒲、甘草、乌药、益智仁,功效分清化浊,温肾利湿。用于肾不化气,清浊不分,小便频数,时下白浊。现代药理证明,方中主要成分具有抑菌、增强新陈代谢、改善血液循环、解痉、利尿、镇静等多种作用。萆薢分清丸和同类产品相比,历史悠久,疗效显著。常规用法为一次6~9克,一日2次。
本品在临床上使用以治疗泌尿、生殖系统疾病为主,如泌尿道感染、慢性肾炎、肾结核、前列腺炎等。不仅如此,萆薢分清丸在其他内、外、妇科疾病的治疗中也常常能获得佳效。
1.慢性泄泻
以脾虚、寒湿泄泻为宜,表现为五更泄泻,腹中冷痛,喜按喜暖,喜饮热饮,畏寒,腰膝酸软等症状。本品中益智仁温脾止泻;乌药用于行气止痛;石菖蒲、甘草能解除胃肠道平滑肌痉挛。
2.腰痛
以寒湿腰痛为主,表现为腰际冷痛,腰以下沉重,或见身肿,其脉多见濡缓。每值阴雨天则可加重。粉萆薢是一味利水渗湿的中药,含有薯蓣皂苷等多种甾体皂苷,主治风湿顽痹,腰膝疼痛;乌药含有生物碱及挥发油,温肾行气止痛。
3.膝关节等骨关节炎
以关节漫肿、冷痛,红肿不明显者为宜。
4.神经衰弱
尤其伴有记忆力减退、听力减退、畏寒怕冷、腰酸背痛者更宜。石菖蒲具有开窍豁痰,醒神益智之功,还有镇静作用;益智仁有提高能量代谢,增强记忆等功效。
5.慢性盆腔炎、白带增多、滴虫性阴道炎等妇科疾病
本品可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伤寒及大肠杆菌、铜绿假单孢菌。方中石菖蒲对絮状表皮癣菌、堇色毛癣菌、白色念珠菌等十余种真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6.慢性湿疹
适用于无急性渗出、皮色暗、慢性瘙痒的慢性湿疹。
7.高尿酸血症
尤其适用于年老肾虚而无痛风发作的高尿酸血症。
需要提醒的是,萆薢分清丸虽补泻兼施,寒温并用,但功效偏于分清化浊,温肾利湿,所以纯虚证者还需结合中医辨证补虚治疗,而膀胱湿热明显者慎用。
《丹溪心法》是金元时期名医朱震亨(字彦修,人称丹溪翁,1281-1358年)著述的综合性医书。朱震亨是金元四大家之一,为元代最著名的医学家。力倡“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之说,申明人体阴气、元精之重要,故被后世称为“滋阴派”的创始人。
《丹溪心法》全书共五卷,分列各科病证一百篇,以内科杂病为主,兼其他各科。《丹溪心法》比较集中和全面地反映了朱氏“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学说,以及气、血、痰、郁诸病治疗见解和丰富经验,其临床治疗虽重视补阳,但不拘泥专方,治法也比较灵活机变。是一部研究内科杂病和朱氏学说的重要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