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退耕还林后续经营问题的思考

2016-04-23于连伟

科学与财富 2016年5期
关键词:退耕还林经济林

于连伟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环境的保护也越来越备受重视。我国的林业资源十分丰富,近些年来,随着退更还林的政策的推出,我们应该关注的就是林业在发展中带来的经济效益问题,充分做好退耕还林后的价值评估,才能使我国的林业资源在发展过程中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退耕还林;经济林;生态林;后续经营

退耕还林是我国推出的一项中的基本国策,这项政策的推出是为了解决我国耕地逐渐减少的问题。在工程建设高度发展的今天,林业资源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不仅绿地减少,环境也大不如从前,退耕还林政策的推出,使生态环境发生了很大改变,在这一过程中,还有效缓解了人们的就业压力,所以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对林业资源的后续经营十分重要。

1 科学引导合理的开发后续产业

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还能解决就业压力,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因为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农民可以通过劳动增加收入,虽然这项政策带来的好处极多,但是仍然缺乏政府有力的政策性支持,因为退耕还林可能会减缓了社会的现代化建设进程,近而经济发展的速度就会减慢,政府在退耕还林中收获的利益不大,这样,政府在开展其他工作时,资金就会严重不足,而且农民在退耕还林过程中缺乏科学性的指导,国家对退耕还林后的直接补偿不足,农民的积极性不是很高,粮食需求也得不到保障。虽然我国在发展的过程中已经按照退耕还林当中的规定进行了退耕还林的经济补助,每公顷林地每年补贴1500公斤的粮食,但是一些农村的基层干部会在这一过程中出现非常多的担心,退耕还林之后会不会有大量的农民都去从事林地的生产和经营工作。这些都是退耕还林的后续经营问题。一些农村干部并不是很支持退耕还林的政策,尽管国家按照规定发放补助,但是退耕还林后,大部分农民都会投入到林业的生产和经营中,在运营过程中还存在专业知识缺乏、技术水平不够等现象。

2 退耕还林的类型及林分现状

退耕还林有两种划分类型,一种是经济型的,退耕还经济林;一种是生态型的,退耕还生态林,退耕还林就是一项保护生态环境的措施,所以退耕还生态林所占的比例较高。

2.1 退耕地还经济林林分现状

退耕还经济林就是在适宜的土地上种植可以带来经济效益的林地。根据气候、土地等条件选择适合种植的树种,为确保林木有较大的生长空间,在种植时的空间不要过密,每个省份土地的酸碱度不同,选择种植的经济林种类也不同,目前的经济林中,苹果、板栗、梨的长势较好,且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给农民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效益。

2.2 退耕地还生态林林分现状

退耕地还生态林在造林设计时是根据气候条件、立地条件和农民的栽植习惯选择造林树种。由于造林树种的不同以及农民的认识不同,造林密度也不尽相同。退耕地还生态林的主要树种有落叶松、油松、杨树、山杏和一些灌木。这些生态林绝大数已经成林,生长旺盛。部分乔木林密度大,郁闭度高(已达0.9),林分中林木竞争激烈,分化明显,林木已出现了枯死枝和消耗枝,生长空间明显不足,林内卫生状况急需得到改善。

3 退耕还林林分的经营状况及存在问题

由于退耕还林有生态林和经济林之分,经济林给农民带来的经济效益较为明显,生态林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周期较长,短时间内农民看不到收益,因此,农民在种植经济林上的热情更高,对其投入的经营管理活动也就更多,以使其尽早的获得经济收入。而生态林的收益周期较长,农民的管理积极性也比较淡薄,一些生态林在种植后基本处于无人看护的状态,而且生态林的种植密度大,生长空间不足,时间一长,大部分林木的消耗枝和枯死枝明显增多,不但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还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4 退耕还林的后续经营

要想林地起到应有的作用,都需要人们的后续经营。退耕还林后要真正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就需要人们后期的合理经营,请专业人才进行科学的管理规划,进一步提升其经济效益。如果后期经营跟不上,那么退耕还林的政策将不能发挥实际作用,而且浪费大量人力、物力,影响经济建设的进程,因此跟进退耕还林的后续经营是十分重要的。

4.1 定株

退耕还林在造林年龄6~7a时,林分郁闭,达到一定的密度后,要及时进行定株抚育。定株抚育以保留具有培育前途的树种及林木和保留木分布均匀为原则,根据幼树生长状况和其所在的空间位置,选择适宜保留树种及幼树,对其他生长较差、密度较大的林木进行伐除。

4.2 修枝

林木树冠下部出现枯死枝时,说明林木已处于一种自然选择状态,应及时对林木进行修枝作业,以减少消耗枝对营养的过度消耗。修枝时间宜在秋末至翌春树液流动之前的非生长季节进行,幼龄林修枝不宜过高,一般情况下不宜超过树高的1/3,针叶树在前一次修枝后下部再次出现枯死枝时进行二次修枝,阔叶树间隔期通常掌握在2~3a。

4.3 疏伐

对进行过定株抚育的林分再次达到一定的密度,林木出现生长空间不足,竞争较明显时,应及时对其进行疏伐作业,此时林木大部分将进入速生期,林木生长迅速,需要的空间增大。首次疏伐优先伐除Ⅳ、Ⅴ级木,保留Ⅰ、Ⅱ级木,密度较大时,可适当伐除Ⅲ级木。二次及以后的疏伐,根据林木的空间位置进行调整,优先伐除Ⅲ级木,个别密度较大的部分可适当伐除少量的Ⅰ、Ⅱ级木。

4.4 其它措施

退耕还林政策的宗旨主要还是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主,在不破坏生态的条件下适当的进行经济建设,因为任何项目的进行都必须要有经济来作为发展的支撑,对于一些条件比较好具备种植生态林的土地,适当改变耕种方式,完全可以在兼顾生态的前提下,创造经济效益,这样也有助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要坚持走依法治林的道路,维护林业生产秩序,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保护林业生产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不断加强林业综合执法,整合执法力量,提升执法权威。充分发挥森林公安机关的职能作用,加大对破坏森林和野生动物植物资源案件的查处力度,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各种专项整治,坚决禁止砍滥伐林木、乱捕滥猎野生动物、乱征滥占林地,加强林业法制队伍的建设,提高队伍素质和执法水平。

结束语

当前我国的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也就使得我国出台了退耕还林的政策,但是这一政策实施之后也产生了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的解决,就有可能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所以我们必须要对这一问题予以高度的重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推动退耕还林之后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包继强.关于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建设的思考[J].陕西发展和改革,2011(3).

[2]洪博源.退耕还林工程的具体实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9).

猜你喜欢

退耕还林经济林
浅谈生态环境建设中经济林发展现状和趋势
经济林新资源食品的种类及前景
经济林栽植密度与营造方式
厚朴经济林促发展
退耕还林可持续性研究
大姚县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威宁县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评估
退耕还林建设之思考
我国经济林产业现代化的思考与分析
浅析经济林中生物灾害的防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