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板蓝根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综述

2016-04-23王强

科学与财富 2016年5期
关键词:板蓝根药理化学

王强

摘 要:板蓝根含有有机酸及其酯类化合物、芥子苷类化合物、甾醇类化合物、生物碱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蒽醌类化合物、氨基酸类化合物、含硫类化合物等。现代研究表明板蓝根具有抑菌、抗病毒、抗内毒素、抗炎、抗肿瘤、清除氧自由基等药理作用。本文对板蓝根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综述。

关键词:板蓝根;化学;药理

板蓝根别名蓝靛根(《分类草药性》)、菘蓝(《唐本草》)、马蓝(《本草图经》)、大叶冬蓝(《尔雅》郭璞注)、板蓝(《纲目》)、马蓝根(《本草便读》)、蓝龙根等。板蓝根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的功效。板蓝根常用于温毒发斑、大头瘟疫、舌绛紫暗、丹毒、喉痹、疮肿、痈肿、肝炎、流行性感冒、乙脑、神昏吐衄、咽肿、疮疹、急慢性肝炎、骨髓炎等[1-2]。《本草便读》记载:“板蓝根即靛青根,其功用性味与靛青叶同,能入肝胃血分,不过清热、解毒、辟疫、杀虫四者而已。但叶主散,根主降,此又同中之异耳。”板蓝根含有有机酸及其酯类化合物、生物碱类化合物(主要含有吲哚类生物碱、喹唑酮类生物碱)、芥子苷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蒽醌类化合物、甾醇类化合物、氨基酸类化合物、含硫类化合物等。本文对板蓝根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综述。

1 化学成分

板蓝根含有有机酸及其酯类化合物、生物碱类化合物、芥子苷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蒽醌类化合物、甾醇类化合物、氨基酸类化合物、含硫类化合物等,如吡啶-3-羧酸(3-pyridinecarboxylic acid)、丁香酸、亚油烯酸、5-羟甲基糠酸(5-hydroxymethyl furoic acid)、邻氨基苯甲酸(2-amino benzoic acid)、靛红(isatin)、3-羟苯基喹唑酮3-(2-hydroxyphenyl)-4(3H)-quinazolinone、羟基靛玉红(hydroxyindirubin)、靛苷(indican、靛玉红(indirubin、2,5-二羟基吲哚(2,5-dihydroxy-indole)、新橙皮苷(neohesperidin)、黑芥子苷(sinigrin)、异牡荆苷(homovitexin)、蒙花苷(linarin)、大黄素(emodin)、β-谷甾醇[20]、精氨酸、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酪氨酸、色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表告依春(epigoitrin)和1-硫氰基-2-羟基-3-丁烯(1-thiocyano-2-hydroxy-3-butene)、板蓝根木脂素苷A(Ind-igoticosideA,3-(4-O-β-D-glucopyranosyla-hydroxy-dine)[3-4]。

2 药理作用

2.1 抑菌作用

板蓝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羊毛状小胞子菌、短发癣菌、红色癣菌、表皮葡萄球菌、八联球菌、紫状表皮癣菌、流感杆菌、紫色癣菌、石膏样癣菌、甲型链球菌、大肠埃希菌、伤寒杆菌、枯草杆菌、脑膜炎链球菌等均有抑制作用。

2.2 抗病毒作用

板蓝根及提取物对乙肝病毒、甲型流感病毒甲型流感病毒、单纯疱疹病毒、腮腺炎病毒、巨细胞病毒、柯萨奇病毒、流感病毒、流感病毒有抑制感染并有抑制增殖作用。另外,板蓝根还有抗人巨细胞病毒作用[5]。张宸豪等采用组织细胞培养法对板蓝根对柯萨奇B4病毒的抑制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板蓝根在细胞水平具有明显的抗病毒效果[6]。板蓝根有抗肝炎病毒作用。蒋锡源等对50种治疗肝炎中草药与制剂进行考察,发现板蓝根及板蓝根注射液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病毒的抗原(HBeAg)、乙型肝炎病毒的核心抗原(HBcAg)及HBV-DNA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2.3 抗内毒素作用

刘云海经鳖试验法、家兔热源检查法证实了板蓝根有抗内毒素活性物质。许平等以小鼠内毒素血症为模型研究发现板蓝根磷脂脂质体对内毒素血症小鼠巨噬细胞膜脂流动性有极显著保护作用。

2.4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现代实验研究发现板蓝根多糖对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非特异性免疫和细胞免疫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2.5 抗肿瘤作用

梁永红等采用MTT法测定板蓝根二酮B对肝癌BEL-7402细胞和卵巢癌A2780细胞的抑制作用,发现板蓝根二酮B具有体外抗肿瘤活性。曾庆田等发现靛玉红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实验研究发现对大鼠W256实体瘤和小鼠Lewis肺癌注射靛玉红200mg/kg,连续6-7天,结果对大鼠W256实体瘤的抑制率分别为47-50%和50-58%。靛玉红能延长淋巴白血病L7212小鼠的生存时间20%左右。

2.6 抗炎作用

实验研究发现板蓝根板蓝根70%乙醇提取液在大鼠棉球肉月肿等慢性炎症模型也表现一定的抗炎作用。

2.7 其他作用

秦箐等研究发现板蓝根高极性流分及其亚流分含有抗氧自由基活性成分。游松等在板蓝根分离尿苷(Ⅰ)、次黄嘌呤(Ⅱ)、尿嘧啶(Ⅲ)、水杨酸(Ⅳ)、青黛酮(Ⅴ)、和胡萝卜甙(Ⅸ)六个化合物对由ADP诱导的家兔血小板聚集都表现出一定的抑制活性,在0.21mg/kg浓度时其抑制率分别为18.2%、24.2%、10.8%和20%。药理研究初步表明,靛玉红有破坏白血病细胞的作用。在靛玉红作用下,变性坏死的细胞多呈肿胀、溶解性坏死。板蓝根含片能降低伤寒、副伤寒三联菌苗所致家兔体温升高。

3 讨论

板蓝根是苦寒中药,功能清热解毒,凉血利咽。中药板蓝根作为清热解毒药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临床上一种重要的抗病毒药物。板蓝根具有对抗白血病、抗菌抗病毒、抗钩端螺旋体、提高免疫功能、抗肿瘤等作用。板蓝根常用于防治流行性乙型脑炎、治疗感冒、治疗传染性肝炎、治疗单纯性疱疹性口炎、防治流行性腮腺炎、治疗暴发性红眼、治疗扁平疣等。板蓝根含有有生物碱类化合物、芥子苷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蒽醌类化合物、甾醇类化合物、氨基酸类化合物等化合物。板蓝根虽然应用广泛,但也要谨慎使用,如体质素虚,经常感冒者;低血压、精神不振者;心律失常;消化性溃疡;慢性胃肠炎患者;过敏体质者;患血液系统疾病者。■

参考文献

[1]刘盛,陈万生,乔传卓,等.不同种质板蓝根和大青叶的抗甲型流感病毒作用[J].第二军医人学学报,200021(3):204-206

[2]卫珠玲,闫杏莲.板蓝根的抗炎作用[J].开封医专学报,2000,19(4):53-54]

[3]汤杰,施春阳,徐晗,等.板蓝根抑菌抗炎活性部位的评价[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3,23(6):327-329

[4]肖珊珊,金郁,孙毓庆.板蓝根化学成分、药理及质量控制研究进展[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3,20(6):455-459

[5]秦箐,侯华新,邱莉,等.板蓝根高极性流分及其亚流分抗氧自由基的活性[J].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01,10(6):373-375.

[6]李玲,等.大青叶类药材及其制剂质量控制的研究[J].药学学报,1994,29(2):128-131.

[7]张宸豪,高梅,马爱新,等.板蓝根对柯萨奇病毒抑制作用的研究[J].第四军医人学吉林军医学院学报,2003,25(3):125-126.

猜你喜欢

板蓝根药理化学
中药药理学科简介
中药药理学科简介
南板蓝根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质量控制研究进展
延胡索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甜叶菊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您真的了解板蓝根吗
复方板蓝根颗粒及板蓝根的质量研究概况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天等:板蓝根“钱”景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