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营造具有古城特色的潮州绿道

2016-04-23王洁

科学与财富 2016年5期
关键词:绿道特色

摘 要:在当今城市建设发展中,城市绿道为改善绿色空间环境增添了更多可能,并对生态环境保护起到了重要作用。绿道具有生态环保、环境改善、休闲游憩、经济拉动等功能,但不同地域应营造适合自己城市风貌特色的绿道网络。本文结合潮州自然风貌、生态系统特点和人文景观特色分析绿道的功能和规划,为打造别具特色的潮州绿道提供借鉴。

关键词:绿道;特色;潮州绿道

1 引言

熟悉世界规划建设史的人都知道,19世纪末处于工业化快速发展的伦敦,是全球闻名的“雾都”,城市环境十分糟糕。当时伦敦郡的议长罗斯伯里伯爵形容:“城市被毫无顾忌地糟蹋,变得肮脏、污水横流,日复一日地变成人类的坟墓。”伦敦的问题引起了许多有识之士的担忧和关注,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的先驱霍华德先生提出了“城市-乡村”结合的“田园城市”模式,首次把绿色生态理念融入到城市规划建设中,试图解决这些问题。“把一切最生动活泼的城市生活的优点和美丽与愉快的乡村环境和谐地组合在一起。”根据霍华德的理念,20世纪40年代,伦敦大规模规划建设了环城绿带及与之相联系的绿色通道网路。

由此,“城市绿道”的词眼开始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城市绿道”源于人们对城市生态环境、城市景观的重视。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推动了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但是,重建设、轻保护的粗放发展格局未得到根本性改观,环境治理水平滞后于经济发展,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持续增加,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人们希望城市发展,更加期盼的是城市环境水平的整体提高,人们对绿色空间的迫切需求,对休闲游憩环境的渴望,都可以通过建设城市绿道来实现。绿道的规划建设已经成为世界各国解决生态环保问题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

2 绿道的概念

绿道(greenway)是沿着河滨、溪谷、山脊线等自然走廊,或是沿着用作游憩活动的废弃铁路、废弃公路、旧工厂、河渠、湖泊、风景道路等人工走廊所建立的线型开敞空间,包括所有可供行人和骑自行车者进入的自然景观线路和人工景观线路。它是连接公园、湿地、山川、自然保护地、名胜区、历史古迹、村落民居,及其他与高密度聚居区之间进行连接的开敞空间纽带。简言之:“绿道”就是绿色的休闲廊道。

3 绿道的功能

建设绿道可以增强生态空间的连通性,保护动植物的物种多样性,还能够涵养水源、净化空气、保护水质,可以满足人们交往、娱乐的需求,有助于社会的和谐安宁;绿道是与停车场、游览码头、游客休息点、旅游商品点等基础设施联系起来的开放式空间,这些基础设施可以安排和提供社会就业,带动农民创业致富;绿道建设可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联系废弃公路、废弃铁路、旧工厂,把本已经废弃的社会资源利用起来,客观上也保护了社会资源。通过建设绿道网,串联起众多历史文化资源,有利于强化城市的文化特色。

4 绿道的发展和演绎

十九世纪二十年代,美国人就开始在城市建设中纳入“绿色通道”以连接城市公园,出现了最早的“绿道雏形”。美国东海岸绿道,从美国北部的加拿大边境延伸至美国南部佛罗里达州,全长约4500公里,是全美首条集休闲娱乐、户外活动和文化遗产旅游于一体的绿道,连接了两个国家、15个州、1个特区、23个大城市和122个城镇及重要的州府、大学校园、国家公园、历史文化遗迹。美国绿道建设的要求是:所有居民都应能在15分钟内从家或工作场所到达最近绿道。受美国绿道建设的影响,全世界各地相继开启了建设绿道之路。德国鲁尔区将绿道建设与工业区改造相结合,利用7个绿道工程将百年来脏乱不堪、传统低效的工业区变成了一个生态安全、景色优美的宜居城区;在改善居民生活质量的同时,绿道建设也提升了周边土地的价值。新加坡于1991年开始建设一个串联全国的绿地和水体的绿地网络,通过连接山体、森林、主要的公园、体育休闲场所、隔离绿带、滨海地区等,形成通畅、无缝连接的绿道,为生活在高密度建成区的人们提供了足够的休闲娱乐和交往空间,使新加坡成为一个“城市在花园中”的充满情趣、激动人心的城市。而被誉为中国最美的绿道-广东省肇庆星湖绿道起点肇庆波海公园,绿道线路环绕国家风景名胜区星湖,全长约20公里;星湖绿道分为徒步道和自行车骑游道,绿道两旁绿树成荫,花团锦簇,景色优美,并可远眺星湖美景。

5 潮州市绿道网规划

借鉴国内外优秀绿道规划建设的经验,笔者认为,粤东西北地区发展较为落后,特别是粤东地区,人多地少,资源环境保护与治理压力较大。然而,粤东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保护较好,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种类丰富,潮汕文化底蕴深厚,发展空间和发展特征明显。因此,潮州要利用地域文化与资源特色两大优势,营造具有古城特色的潮州绿道。

潮州名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建城近一千七百年历史留下了众多的历史遗存和丰富的文化资源;潮州古城三山环绕,一水南流,风景名胜和人文古迹星罗棋布,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独特鲜明;自然景观和文物古迹有着良好的结构组合和空间布局,是展示潮州历史文化名城地域文化的主要载体,成为祖国文化艺术宝库的一朵奇葩,被誉为“岭南古典文化的橱窗”。

文化是风景名胜、文物古迹的“灵魂”,风景名胜、文物古迹是文化的物化和载体,绿色生态是风景名胜、文物古迹的构成要素和实现途径;文化要以绿色生态的构建来彰显,绿色生态的构建要以文化为依托。

因此,针对潮州历史文化名城拥有得天独厚的人文资源和旅游资源,潮州市绿道规划对策上强调依托潮州独树一帜的地域文化,遵循特有的“三山一水”自然风貌和古城格局,充分利用潮州已有的风景名胜、文物古迹等景区景点以及生态林地,构建彰显名城“潮文化”的“绿色廊道”。规划上突出文化,把绿道规划与文化、旅游、景观、生态等规划设计理念结合起来,使潮州市绿道网规划成为一项融多元于一体,广度和深度相结合,具有科学性、前瞻性、适用性、可操作性的专项规划。

综合以上分析,笔者对潮州绿道网提出规划目标:以潮州市城市“山、城、江”的自然风貌、生态系统和人文景观为依托,规划形成绿色开敞空间和慢行系统,为城市居民提供一种绿色环保、低碳经济的交通方式,满足城乡居民休闲、旅游、运动、等多方面的需求;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区域协调,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人居环境;以绿色打造发展宜居城市,努力把潮州市建设成为创新宜业、生态宜游、惠民宜居的幸福名城。

规划潮州绿道网覆盖市域全范围,宏观上与广东省绿道网相衔接,四至通过省立绿道连接汕头、揭阳、梅州与福建省;布局结构上统筹兼顾,广度和深度相结合,均衡中突出重点;规划以潮州市中心城区为重点,依托潮州市历史文化名城地域文化和人文景观,有效整合各种生态景观资源,着力打造 “山、城、江、绿”滨水核心绿道文化圈;规划安排潮安区绿道、饶平县城绿道,以构建方便城区居民出行、休闲、健身的城区都市型绿道;另外,结合对生态、郊野的关注和拓展,规划考虑了具备生态旅游条件的凤凰乌岽、汤溪水库等生态型绿道以及梅林湖、石壁山、柘林湾等郊野型绿道。

笔者认为,潮州市中心城区的滨江长廊绿道是营造具有古城特色的潮州绿道规划中较为成功的例子。

(1)景观资源条件。规划滨江长廊滨水绿道位于古城滨江长廊绿带东侧滨水廊道上,滨临韩江、古城墙。滨江长廊滨水绿道串联韩江大桥、广济城楼(东门楼)、广济桥、北阁佛灯、北堤放生台、金山大桥等多处景点,隔江相望、视野开阔,笔架韩祠、绿水青山,它与韩江、古城墙及沿线景区景点链接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如图1)

(2)绿廊生态条件。滨江长廊绿道绿化条件较好,草坪开阔、绿树成荫,古榕树、木棉树繁茂挺拔。沿江绿带中点缀着造型典雅的休息亭廊,是市民休闲、游憩、运动、垂钓、观光、旅游的理想场所。(如图2)

(3)道路交通条件与设施条件。滨江长廊绿道贴近城市老城区,地处“一江两岸三桥”的城市核心地带,水陆交通便捷,东西南北四通八达。滨江长廊现状设施条件良好,是人们步行休憩、休闲健身、旅游观光的主要路径。停车场、管理处、小卖服务点、休息亭廊、坐凳、垃圾箱、公厕、电话亭、路灯等基础配套完备,绿道慢行道可利用的廊道路面硬化、亮化、绿化“三化”齐备。

(4)线路设计与设施设置。规划滨江长廊绿道自韩江大桥西端至金山北麓北门关口,全长约2553米;现状滨水廊道铺设石板块,宽约3-6米,规划设置为都市型综合慢行道。规划充分利用滨江长廊已有设施作为绿道配套设施,包括道路廊道、停车场、路灯照明、路树绿化、休息凳、垃圾箱、电话亭等;规划于绿道起点停车场处挂牌设置绿道换乘停车场,内设置小型驿站或销售服务点,提供咨询、销售、租赁、医疗、管理等服务设施。规划于停车场北侧设置绿道出入口,并在出入口处设置绿道标识设施和主题雕塑小品,增设完善全绿道段的标识、环卫、安全报警等配套设施。(如图3)

(5)绿道主题游径与景观特色。本段绿道面向韩江、毗临古城文化街区,文物古迹、风景名胜众多。结合绿道主题游径的开发,彰显潮州历史文化名城特色,着力打造文化主题游径。

●红棉曲径。滨江长廊绿道西侧绿地上种植木棉树,开花时节,红霞漫天,像一支支号角仰天而鸣。

●湘桥春涨。湘桥横卧在韩江上,东临笔架山,西接东门城楼,南眺凤凰洲,北仰金山,景色壮丽迷人。每当暮春三月,韩江水涨,江面增宽,“十八梭船廿四洲,廿四楼台廿四样”,景色宜人。站在长廊绿道上就可眺望“湘桥春涨”景象。(如图4)

结束语

总之,绿道建成后将集生态保育功能、休闲游憩功能、社会文化和美学功能和经济发展功能于一体,对改善沿线的人居环境质量具有重要作用。但在进行绿道网络规划时,一定要结合地区的实际发展情况,抓住地域文化特点,体现不同的地方特色,充分利用现有绿色资源,为城市居民提供充分接触大自然的机会,增加人与自然的亲近度。■

参考文献

[1]《广东省绿道网建设总体规划(2012-2015)》广东省建设厅.

[2]《潮州史志资料造编-古城概览》潮州地方志办公室编.

[3]《潮州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2003-2020)》.

[4]《潮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8-2020》.

[5]《潮州市绿道网总体规划(2012-2020)》.

作者简介:王洁,潮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院,规划师。

猜你喜欢

绿道特色
中医的特色
绿道上的“风景”
特色种植促增收
骑行绿道“潮”玩成都
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分析的中国绿道研究进展述评
中医的特色
完美的特色党建
特色小镇党建怎么抓?
依托百里汾河工程构建体育健身绿道的思考
什么是真正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