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资源的培育、管护及合理利用
2016-04-23张秀伟
张秀伟
[摘 要]在森林资源的管理与利用中,离不开政府主导作用的发挥,有关行政部门的监督管理,更离不开整体社会公众的全民参与,这样我们的森林资源保护 、培育、科学利用才能得到有效的实施,才能真正实现森林资源经济效益 、生态保护、 生态平衡效益的多重受益。
[关键词]森林资源 培育 管护 合理利用
中图分类号:S75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5-0338-01
森林资源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在生态系统中结构最复杂. 功能最多也最稳定。 森林资源是人类和其他的生物同生共存的重要基础和核心支柱。 如果把地球比作是一个人的话,那么就可以用 “肺”来形容森林资源。 现阶段随着森林资源重要性的显现,森林资源逐渐成为了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环境等的重要指标,因此在我国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一、森林资源的培育
1.加快森林资源的培育,全方位保护,恢复森林生态系统。要抓住林业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历史机遇,大力推进生态建设,要通过政策支持和发展替代产业,使人为因素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彻底得到遏制。
(1)依靠科技发展林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根本的策略是科技的发展, 因为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括经济的发展和对资源与环境的再发展能力的保护 。那么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证资源与环境的发展力, 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依靠科技来发展经济 ,改变传统的以环境和自然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 因此 ,在林业发展上 ,实施科技兴林, 不断提高林业建设的科技含量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2)优化林业经济结构。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调整优化林业经济结构 ,促进林业产业的发展,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保证 。在第一产业方面,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大力推进短周期工业原料林和其他原料林。在第二产业方面, 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 促进以低层次原料加工向高层次综合精深加工转变的步伐。在第三产业方面 ,要加大森林旅游业 ,花卉业的发展。要采取“ 以二促一带三” 的策略,调整生产力布局,淘汰落后产业, 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推动产业重组, 解决林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开发新产品. 新技术和新市场 ,提高企业专业化程度和产品技术含量 ,提高市场的竞争力。
(3)注重林业生态、经济效益综合评价。 林业的生态效益是指林业的发展所带来的生态方面的正面影响。人们普遍认识到森林兼具有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等三种效益 ,其生态效益价值远远大于其经济价值 。林业的发展可以带来三种效益,在这三种效益中,经济效益往往最先受到关注,但我们可以看到,在目前的情况下,生态价值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而林业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有着密切的联系, 林业的生态效益可以创造经济效益。
2.对现有湿地进行抢救性保护和开发。?
(1)要停止任何改变湿地性质 ,对湿地产生破坏作用的开发利用活动 ,对部分被垦的湿地, 应退耕还草,恢复湿地原貌 ,在湿地普查的基础上 ,根据湿地面积 ,分布编制湿地类型分布图,查明湿地开发利用现状, 对湿地生态环境进行综合评价, 制定和完善湿地保护规划。
(2)湿地不仅具有强大的社会经济功能,而且具有涵养水源。 净化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促淤造陆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 健康的湿地生态系统 ,是国家生态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3)保护湿地 ,对于维护生态平衡 ,改善生态环境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 ,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 ,从维护湿地系统生态平衡,保护湿地功能和湿地生物多样性 ,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出发,坚持“全面保护,生态优先,突出重点,合理利用,持续发展 ”的方针, 把湿地保护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 ,建立湿地保护的长效机制,采取各种手段的有力措施。实行统一管理,科学管理,依法管理?,在保护中开发利用,在开发利用中保护,充分发挥湿地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要有偿使用湿地,遵循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走旅游与科研相结合的路子。
二、森林资源的管护
1.强化森林资源档案建设。
坚持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把实现可持续经营作为森林资源管理的战略目标,逐步实现森林资源的永续利用。抓好森林资源档案建设工作,档案数据更新一定要真实地反映森林资源的变化情况,使之成为制定规划和领导决策的重要依据。
2.严格实行森林分类经营。把分类经营,分区施策作为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的战略途径 ,根据“三种林”划分的原则,对不同功能的林分类采取不同的经营方针,重点生态公益林管严,一般生态公益林管住 ,人工商品林管活。抓好调查设计管理和调查设计检查工作 ,解决好人为虚假设计问题,努力提高森调人员的业务素质、技术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做好森调队的提档升级工作,满足实际需求。
3.认真履行森林资源管理部门的职能。把依法行政,依法治林作为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的战略保障,充分发挥森林资源管理部门的作用,认真履行职能。抓好林地管理工作 ,对于征占林地严格履行申报审批程序 ,对乱占林地,特别是毁林开荒行为,实施严厉打击。
4.建立“严管林”的长效机制。把建立“严管林”的长效机制作为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的战略措施,从制度上确保森林资源安全。把限额管理,限量采伐落到实处。抓好伐区管理和伐区检查工作,坚决杜绝超证采伐,超量采伐,超强度采伐和越界采伐。
5.创新森林资源管理和运行机制。把建立森林资源的管理和运行机制作为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的战略任务,责、权、利相统一,利用主体和管理主体相分离是实现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治本措施。重点抓好机构改革和机制创新。做好“三权”流转 的摸底、调研、推进工作,先行试点,分步实施。搞好民有林权发证准备工作,为营林改革创造条件。
6.把做好野生动植物管理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工作作为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的战略方针,努力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 ,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动物的和谐,建立陆地生态系统的和谐统一。重点抓好野生动植物管理工作,要努力健全机构,完善制度,保证运行畅通,抓好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湿地保护等国家投资的生态保护区项目工作,发挥功能。
7.山火是森林的大敌,森林防火工作必须花大力气去抓。一把火会烧掉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苦心经营的大面积的森林资源。所以森林防火工作必须狠抓。应加大森林防火宣传力度,做到腿勤、嘴勤、笔勤,宣传对象从小学生开始,重点放在边远山区。对查实引起森林火灾构成犯罪的,应绳之以法,把森林火警、火灾降到最低限度。
三、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
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不仅能获得木材和林产品,实现森林资源培育、管护的劳动报酬,体现经济效益,而且可以对森林资源的现状,森林的恢复以及森林有益效能的发挥等产生巨大的影响。可以为森林创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繁殖条件,真正实现森林资源的永续利用。森林资源要丰富,必须进行科学培育,狠抓管护和合理利用,才能给我们提供更多的物质财富并永续利用,才能青山常在,绿水长流,风景优美,真正发挥森林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
综上所述,我国的森林资源现状决定了我们必须提高对森林资源保护和利用的重视程度,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既是一项产业,需要政府主管部门以及相关的企业进行创新性的经营,经营的过程需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在经营管理中的先进经验,试点专业化、企业化、产业化、市场化经营方式。 同时,又是一项公益事业,需要全社会公众积极参与其中 。在森林资源的管理与利用中,离不开政府主导作用的发挥,有关行政部门的监督管理职能的充分履行,更离不开整体社会公众的全民参与,这样我们的森林资源保护、培育、科学利用才能得到有效的实施,才能真正实现森林资源经济效益、生态保护、生态平衡效益的多重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