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快乐之家”快乐多

2016-04-22锦州市关工委

中国火炬 2016年3期
关键词:关工委辅导员青少年

锦州市关工委

“快乐之家”快乐多

锦州市关工委

老军人徐振山在自办的爱国主义家庭教育展室为孩子们讲革命传统故事。

辽宁省锦州市各级关工委根据青少年需要,积极组织“五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广泛开展了“快乐之家”创建活动,打造“释放孩子天性,促进健康成长”的乐园。目前,全市已建成市级青少年“快乐之家”129所,常驻“五老”辅导员650人,吸纳中小学生4000余人。

各级党政的重视和支持是创办“快乐之家”的基本保证。关工委创办“快乐之家”涉及各种因素,必须紧紧依靠党委领导和行政支持,才能创办起来,坚持下去。调查显示,凡是“快乐之家”办得好的,都与党委领导的重视和行政相关部门的支持分不开。

锦州市委几任领导都很重视创办“快乐之家”工作。早在2009年,时任市委副书记张庆民在讲话中明确要求各级党委要支持关工委,帮助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继而,市委副书记徐大庆又认真听取了市关工委创办“快乐之家”的情况,提出了再过几年争取创建200所“快乐之家”的目标。时任市委副书记刘亮更是十分关心“快乐之家”工作,多次听取全市创办“快乐之家”情况,参加市关工委召开的“快乐之家”创办活动现场会,指示关工委要把此项工作作为锦州关工委的品牌工作来抓,抓出成效来。并参加了基层“快乐之家”验收活动,同市关工委一起调查研究,深入实际面对面指导。

义县县委十分重视“快乐之家”建设,副书记李秀儒不仅要求基层党政做坚强后盾,还到乡镇、村屯检查指导,解决具体问题。最近,他发现有些新成立的“快乐之家”缺少适合青少年阅读的图书。考察回来后,就委托县图书馆花2万多元购置900多册图书交给县关工委,武装“快乐之家”。县关工委将这些图书分成4份,以奖励的形式分发给4个基层“快乐之家”。

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搞花架子、不搞一刀切,是创办“快乐之家”的成功之路。全市创办“快乐之家”于2009年正式启动,采取“自主创办、自愿申报、合格验收”的方法,把主动权交给基层和“五老”。不定指标,不设框框,成熟一个办一个,办就办好。

在解决创办“快乐之家”场地和房舍问题上,各基层关工委采取借用、嫁接、赞助的办法,不另起炉灶,不大兴土木,充分利用现有的公共设施(会议室、活动室、图书室、闲置库房)和“五老”个人闲置房屋创建“快乐之家”。在创办规模方面,不求声势,但求效果。已建的129所“快乐之家”规模大小都不一样。大型“快乐之家”占地上千平米,学生数百人;小型“快乐之家”面积仅有十几平米,学生十来个。无论形式如何、规模大小,只要能抓住孩子的心,并能为他们缓解精神压力,能为孩子健康成长尽一份责任就达到目的了。回过头来看,实实在在的东西最有生命力。

凌海市关工委在解决“快乐之家”场所上提出:“利用现成的,多办家庭的,借助社会的,嫁接多功能的。”沟帮子开发区九年一贯制学校规模大,有6000多学生。学校是新建的,镇关工委与学校商量拿出一层楼2200平米联合办“快乐之家”,“五老”进校园。凌河区紫荆街道利用育英小学展览室也办起“快乐之家”,成为省关工委联系点。安居小区朱冬桂老两口都是文化人,拿出20多平米自家两间屋办起了“诗书画快乐之家”。

只有发挥自身优势,办出特色,增强吸引力,“快乐之家”才能持续发展。在关心下一代队伍中有着丰富的人力资源。“五老”不仅具有很高的政治素养,而且有较深的文化底蕴和各种才能。这是办好“快乐之家”的宝贵财富。他们把培养下一代视为自己的社会责任;把关爱青少年视为捍卫祖国的明天。参加“快乐之家”做辅导员真心实意地无私奉献,呕心沥血地为孩子们服务。在调查过程中发现了一批先进典型。凡是“快乐之家”办得出色的都是“五老”辅导员发挥了独特作用。因此,注重储备“快乐之家”人才,尊重“五老”辅导员首创精神,就显得尤为重要。凌海余积镇苏富屯村“快乐之家”有8位“五老”辅导员,各有千秋,分别负责书法、绘画、音乐、舞蹈、体育、法制、安全、农业科技教育。他们的人才优势吸引了20名篮球爱好者,60名舞蹈爱好者,30多个留守儿童。

在“快乐之家”巩固发展的道路上前进,特色创新是不竭的动力。已建的“快乐之家”中涌现一批特色鲜明的典型。例如,北镇市观音阁社区赵忠“快乐之家”以传承闾山文化遗产、培育诗文、国画、剪纸为特色。黑山县镇安乡下湾子村“快乐之家”以黑山阻击战的战地文化作背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为特色;大虎山镇文化中心“快乐之家”以兴趣文化为中心,通过歌舞比赛、诗词创作、书法绘画展览激发青少年求知欲望,培养文化特长。太和区大薛乡和新民乡前山村“快乐之家”则以传授青年农民科技致富为特色,而凌河区紫荆街道“快乐之家”有专长的“五老”比较集中,他们就以形象活动为特色,组织小小文艺队、举办伟人和英雄人物连环画展览。2015年暑假期间,凌河区五里社区还请民间文化遗产传人门玉玲、何海英免费给孩子们传授苏绣手工艺和吹糖人技艺。孩子们感到特别新奇,乐此不疲。“快乐之家”负责人介绍,开展学苏绣活动能让女孩子沉下心来干一件有意义的事,既能陶冶情操,又能培养好习惯,锤炼意志。

猜你喜欢

关工委辅导员青少年
提高少先队员“四史教育”有效性 辅导员可以怎么做
关爱青少年的胡耀邦
青少年生活
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
青少年发明家
赤水市召开企业关工委2018年总结表彰会
遵义市关工委:围绕示范抓巩固“五好”组织显活力
绥阳县关工委召开“评先”评审会
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探究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