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战友讲雷锋
——辽阳市雷锋战友报告团副团长于泉洋回忆和雷锋在一起的日子
2016-04-22王金海
王金海
雷锋战友讲雷锋
——辽阳市雷锋战友报告团副团长于泉洋回忆和雷锋在一起的日子
王金海
这是一张拍摄于50多年前的照片,左为雷锋,右为于泉洋。
2016年1月8日,是雷锋入伍55周年纪念日。这天上午,笔者与辽阳石化关工委组织的十多名青工和中小学生代表一起,来到辽宁省辽阳市雷锋战友报告团副团长于泉洋的家中听老人讲雷锋,以这种特殊的方式纪念雷锋。
55年前,于泉洋和雷锋一起从辽阳入伍并分到一个班,与雷锋朝夕相处,共同工作、训练、学习、生活了2年零8个月。雷锋因公殉职后,他接过了雷锋生前驾驶的汽车,两年后担任了雷锋班第3任班长,同年被沈阳军区命名为学雷锋标兵,其后相继任雷锋连连长、雷锋营营长、雷锋团副团长。他于1985年转业到辽阳石化公司工作,2001年退休任辽阳石化公司关工委委员,2002年辽阳成立雷锋战友报告团任副团长。他既是雷锋事迹的见证人,又是雷锋精神的传承者。
笔者和这些青少年一起围坐在老人身边,聆听老人追忆和讲述50多年前和雷锋在一起的那一幕幕难忘的往事……
一张珍贵的照片
“这张我和雷锋的合影,50多年来一直挂在床头,寄托着我对雷锋的思念。他的笑容,他的声音,我们一起当兵的日子,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老人满含深情地凝视着床头这张与雷锋的合影,从这张照片开始了这次交谈。
“1961年3月的一天,是个星期天,我和雷锋请假去百货商店买生活日用品。我俩买完东西离开商店,看到商店旁有一家照相馆。雷锋对我说:‘离归队时间差不多还有两个小时,咱俩进去合个影吧,将来我们退伍各自回家乡,如果想了,就拿出照片看看,不也是个纪念嘛!’我当然非常高兴,就和他一起走进照相馆,我俩如亲兄弟般合了影。一个星期后,我去取回照片,给雷锋两张,我留下了一张和底片。就这样,有了这张珍贵的照片。”
老人告诉大家,雷锋在生活上非常简朴,一件衣服缝了又缝,补了又补,真的是“缝缝补补又三年”。但他并不土,用现在的话说甚至挺“时髦”,还特别爱照相。1959年,雷锋从湖南来鞍钢支援社会主义建设经过北京,在天安门广场照了一张相,穿着皮夹克,脚蹬大皮鞋,梳着小分头。还有一张照片,他骑着借用的大摩托。雷锋的照片很多,据统计公开发表的就有221张。老人向大家说明,因为雷锋生前在部队多次立功受奖,出席过沈阳军区首届共青团代表会议,被树为沈阳军区学习毛主席著作标兵,沈阳军区政治部和雷锋所在团还举办过雷锋先进事迹巡回展,所以留下很多珍贵的照片,其中也有些照片是当时补拍的。老人强调:“这些宣传雷锋的照片全是事实,没有半点虚假、拔高或‘戏说’。”
老人一直以与雷锋这张合影为骄傲。他说:“雷锋牺牲后,我把这张合影放大,无论在部队,还是在地方,都一直挂在床头。它带我回忆和雷锋在一起的日子,也时时激励我学习雷锋、宣传雷锋、走雷锋的路。”
入伍
“我和雷锋参军前,同在辽阳市弓长岭铁矿工作。这个矿是鞍山钢铁公司所属的一个矿。1959年12月22日,我和雷锋一起在辽阳小屯镇参加体检。1960年1月8日,我们一同穿上军装,登上火车奔向军营。”说起当兵,于泉洋告诉大家一段雷锋入伍的经历:
1959年末,征兵开始。雷锋听说征兵的消息后,第一个报了名。但由于雷锋又矮又瘦,身高不足1.6米,体重低于60公斤,接兵人员仅目测就将他拒之门外。一心想当兵的雷锋毫不气馁,3次前去报名,后来天天找兵役局的首长磨,甚至拎着装有随身衣物的手提箱吃睡在兵役局,天天为兵役局干零活。时任市征兵办公室主任、兵役局政委老红军余新元问雷锋为什么当兵,雷锋向他讲述了自己7岁就成为孤儿沿街乞讨的童年,后来是共产党和新社会救了他,所以他一定要当兵保卫祖国、报效祖国。同样是孤儿出身的余新元政委被雷锋打动了,4次找到时任辽阳市委书记曹琦谈雷锋积极要求入伍的情况。后经余新元积极推荐、经办人原工程兵10团军务参谋戴明章努力调解,雷锋终于得以入伍。
“我和雷锋一起入伍时都戴着大红花。当时的辽阳火车站人山人海、鞭炮齐鸣,人们敲锣打鼓热烈欢送我们当兵。余政委和老伴带着煮熟的鸡蛋,像父母送亲生儿子一样送雷锋当兵,场面很是感人!”提起当年入伍时的情景,老人很激动:“我永远也忘不了雷锋当时对老政委说的一句话:‘不当上黄继光式的英雄,决不回辽阳!’雷锋的声音很响亮。实践证明,雷锋实现了他的诺言。”
刻苦学“毛选”
于泉洋告诉大家,在同雷锋一起生活、工作的日子里,给他印象最深的是雷锋对毛主席的深厚感情,刻苦学“毛选”的惊人毅力。雷锋在部队处处走在前面,学习毛主席著作更是如此,真的是“书不离手”。每次外出,他总是随身挎着个背包,背包里装着书和笔记本。老人讲了这样一段难忘的往事——
“记得有一天晚上,我半夜12点下岗,路过司务长的房间,发现屋里的灯还亮着。这么晚了,司务长怎么还没休息?我从窗户往屋里一望,原来是雷锋正伏在桌前聚精会神读书呢。我来到屋内,看他正在学毛主席的《为人民服务》,已经写了不少心得笔记。雷锋告诉我,他又把《为人民服务》这篇文章反复看了几遍,准备明天晚上给全班辅导。司务长出差了,在这里读书免得影响大家睡觉。这件事给我印象特别深。还有一次晚间熄灯后,我看见他在被窝里打着手电学‘毛选’。我问他,他说他想起一个问题,弄不明白睡不着觉,就到毛主席著作里去找答案。我亲眼看见过好几回雷锋打着手电读‘毛选’。同时入伍的战友他进步最快,和他这样刻苦学‘毛选’有很大的关系。受雷锋的影响,我的学习自觉性也提高了。后来,雷锋把自己的两册毛主席著作单行本《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送给了我,并把自己心爱的笔记本也送给我用。”
好事一件件
“人们称赞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雷锋真的是走到哪里,就把好事做到哪里,做的好事数也数不清。”老人向在场的人讲了雷锋做的一件件好事,如数家珍。
雷锋在辽阳弓长岭铁矿工作时雨夜盖水泥保护国家财产、在部队风雨送大娘、为人民公社和辽阳灾区捐款……
雷锋在部队给战友补棉裤,连熬了两夜才一针一线地缝补好;到理发店拜师学艺,利用休息时间为战友理发;出差坐火车,帮助列车员送水、擦地板,为老人让座,帮旅客背行李……
“这些事,都是小事。但就是这一件件小事,汇成了雷锋精神。”老人说,雷锋做好事,是随时随地地做,点点滴滴地做,而且做了好事不留名,好多好事都是当事人事后向部队反映或寄来表扬信人们才知道的。
老人感触更深的是雷锋带他一起去做好事。
有一次,雷锋看病途经建筑工地帮助推砖,当时他也在场。开始,他有些不好意思去做好事,在雷锋的感染下,他也默默地跟着干上了。后来雷锋对他说,做好事帮助他人是革命军人应该做的,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雷锋做好事非常高兴,也非常自然。还有一年大年初一,雷锋拉上他一起去推大粪车,帮百姓积肥上地,现在回想起来,那个大年初一过得特别有意义。
雷锋不满7岁就成了孤儿,在辽阳弓长岭认了一门干亲,干爹干妈地叫着,经常送钱送米送衣物,干兄弟吕学广与雷锋亲如手足。雷锋参军后两次专程回辽阳看望干爹干妈。雷锋牺牲时,吕学广受全家人委托前去送行。干爹临终前嘱咐家人,逢年过节别忘了给雷锋烧纸祭奠……
“那情景,现在回想起来,仍历历在目。”提起这事,老人很动情,眼睛湿润了,声音有些哽咽……
因公殉职
“我永远不会忘记1962年8月15日那天,是雷锋生命旅程中的最后一天!”
老人以沉痛的心情,回忆起那个令人悲痛的日子。那天,他在车场站岗,雷锋和战友乔安山从施工现场开车回到连队后,对汽车进行保养。当雷锋指挥乔安山倒车时,车子转弯剐倒了一根木杆,刚巧砸在雷锋头上,当即倒在了地上。听到有人喊:“雷锋出事了!”他赶紧跑到现场,伏在雷锋身前大声呼喊:“雷锋!雷锋!”任凭声音多么大,却一点没有回应,连眼也没有睁一下……雷锋终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而因公殉职。
第3天,部队召开了“公祭雷锋同志大会”。会场设在抚顺市望花区区委礼堂,由团政委韩万金致悼词,连队指导员高士祥介绍了雷锋的事迹。大会开得非常隆重,参加追悼会的有沈阳军区及军区工程兵机关的首长、地方党政领导和抚顺各界人民群众,花圈摆满了会场四周。在通往公墓送葬的路上,聚集了成千上万的工人、农民、学生及市民,都怀着沉痛的心情,目送灵车向烈士陵园驶去……
老人的讲述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大家感受到了一个更真实的雷锋、更亲切的雷锋,也感受到了雷锋战友浓浓的战友情,特别是对雷锋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芳烃厂青工朱永立深有感悟地说:“雷锋做的都是平凡小事,而就是这些小事体现了雷锋精神的独特魅力。”辽阳石化第二中学学生赵松动情地说:“雷锋在我们心中永驻、精神永存。我们也要做雷锋传人,把雷锋精神一代代传下去。”一个个发自心底的感动,在老人家中汇聚起来、扩散开去……
于泉洋(右四)向辽阳石化中学的学生讲述雷锋平凡而伟大的一生,并和大家一起交流学习雷锋、传承雷锋精神的心得体会。(图/王金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