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字里字外

2016-04-21南蛮自永

全国新书目 2015年10期
关键词:书稿汉字人生

南蛮自永

和这本书相遇感觉很偶然。

偶然于网上看到一段争论,争论的是中文与英文的优劣,结果中文方大败亏输。英文方逻辑严密,层层论证,从翻译的准确度、律法的精细度、科学的严谨度一一举例说明,对中文进行了无情的批驳,末了还有一个特别极端的网友吐槽了一句,中文垃圾。大有“汉字不灭中华不兴”的痛心疾首之势。

用鸡的习性衡量鸭的优劣无疑是可笑的。表音的拉丁文和表意的汉字创构之初就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向。一种是追求技术细节的可控性,要求的自然是精细和缜密,比如律法,比如技术,千篇一律;一种追求的是天道人伦的和谐感,要求的却是形象和直觉,比如艺术,比如心灵,意在言外,千人千面。二者根本没有可比性,何来优劣之说?然而可笑之余,又复可悲起来。

连自己的母语都嫌弃,连自己的文化都漠然,这是怎样的一个时代呢?我们又该怎样来填补我们已经苍白而茫然的灵魂呢?

有人说,中国文化在内地已经断了根,只有台湾地区才完整地保留着传承。但台湾的朋友说,中国文化在内地从未断根,大到清明的祭祀、春节候鸟式的大迁移,小到生活中对长者的尊敬、对鬼神的祈祷,处处都有中国文化的影子。是啊,文化从未曾断,只是我们蒙蔽了自己的心,对自己的根,对自己的灵魂视而不见罢了。

还是很偶然,我收到了石建军老师的书稿。一本关于石老师这一辈子拆字测字的往事回忆。此时,与中国文化相关的书的出版正此起彼伏,方兴未艾。其中关于汉字的图书稍一搜索就出现了一堆,而与汉字相关的娱乐节目也比比皆是。这是让人欣喜复欣慰的,国人对于传统文化的正视,也正体现着我们对于自身灵魂的思考。还有什么比一个文化工作者看到文化的复苏乃至复兴而更让人高兴的吗?

欣喜之余,对比市场上的有关汉字的图书以及娱乐节目,发现大多都处于一种温习、熟悉的阶段,如记字音、字形,再有就是根据《说文解字》之类的释义,哪怕央视最热门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也最后走入了偏门。字以载道,道不远人。汉字从仓颉造字之初,体现的就是中国人对自然宇宙最直观的感受和探索,进而又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直觉到事物的结果然后再去寻找起事的相关原因,这也许就是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区别之一吧。我们今天之所以觉得很玄,或不靠谱、没逻辑,是因为我们的心灵蒙垢太重,已经没有了直觉的能力,也是因为我们对自己的文化传统疏远已久,身与心的隔离让我们感到茫然。

石建军老师并不是一个以测字为生的江胡算师,他生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是个电气工程师,还主持过国家级重大电气工程。和汉字的结缘,据他说起于初中时代的一个会测字的老师。汉字的魅力在一拆一测间很快就捕获了他的心。而“文革”期间的际遇更是让他一头扎入了汉字里。那时,一无所有的他正好碰到了一本《说文解字》,而一无所事的他又把《说文解字》像拆字那样一页页拆散,口袋里常揣上一两页,咕哝一两句,再就发生在他身边的某人某事心里默默地拆测一番,聊以自娱。十年下来,一种习惯就成为了自然。时至今日,一种自然就成为了一种奇观。

这种奇观在石老师的爱人黄永恒女士的鼓励下,退休在家的石老师开始回忆整理他的一生,于是这种奇观很快就变成了一篇篇书稿。机缘巧合,这些书稿飞入了海南出版社。我并未与石老师见面,当时委托的是正好在广州出差的任建成老师与石老师会晤了一次,很快双方就签定了出版合同。

刚开始拟定的书名是《汉字里的江湖》,体现的是石老师这一生在汉字里见证的各种江湖故事,带有较强的民间色彩。然而,石老师终究和一般的江湖算师不同,他从未以此摆摊糊口。所以石老师的解构汉字多了学者的探究,少了术士的玄虚。在一个个小故事里,我们不但看到了汉字与人生的相互映衬,还看到汉字本身在拆解间隐含其中的构成逻辑,让我们更进一步体会汉字的魅力,品味到承载其中的中华文化的韵味,感受到象形汉字所隐含的道理。于是,又定书名为《拆开汉字看人生》,并且首选了150个汉字作为第一辑。但这本书最终不是拆解人生,亦非汉字大道,仅仅是一个老人痴迷汉字的回忆,从抗战到现在,借拆字所经历的人和事的再现,与其说是汉字的文化,不如说是历史的另类注脚,因起缘于《说文解字》,遂最终定书名为《说人解人》。一字之易,一生慨叹!

书中这150个汉字,意味着150段缘分,我们从中可以看到150种人生回忆。以单个汉字作为引线,从字的来历、渊源、变化以及字的形、声、义入手,再串以往事,融故事、知识、韵味为一体,不简单,更不神秘,大可闲坐围炉,或地铁,或卧室,或睡前,或书房,听石老师将往事娓娓道来,于轻松中习得汉字之秘,不失为一种人生乐趣。

隐约听人说过,一个时代需要的是升华,而不是浮华。在中医“不科学”、周易“伪科学”之后,在言必称科学、理性的年代,我们的思维模式、是非观念、文化传统都被机械地裁量了。爱因斯坦曾警告说,不要把理性看成我们的上帝,因为它虽然有强健的肌肉,但却没有人格,它对方法和工具有独到的眼光,但对目的和价值却是盲目的。至此,我们不妨放松心身、抛开杂念,听一个老人絮叨一回,消遣之余,感性地体验一下汉字的韵味,间杂学一点汉字的知识。

《说人解字》,解的不是汉字,而是东方形象思维方式的展现;说的不只是人,更是人生百态、喜怒哀乐以及斯时斯世的回忆注解。能读到这本书,是偶然,也是缘分。

幸甚!

猜你喜欢

书稿汉字人生
顾炎武谢鼠
顾炎武谢鼠
数学说理,怎么说
人生中的某一天
人生悲喜两字之间
汉字这样记
汉字这样记
独一无二的你
关于《中国杂文》(百部)答问(之五)
斜倚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