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历史思维能力

2016-04-21聂林山

红岩春秋 2016年3期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形象思维逻辑思维

聂林山

摘 要:近些年关于历史思维与中学历史教学的研究较多,大多都认为历史思维能力是中学历史教学的核心,但是什么是历史思维?如何培养历史思维能力?本文针对历史思维进行了概念阐释,并对其进行了分类,最后提出了在培养学生历史思维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历史思维能力;形象思维;逻辑思维

一、历史思维的含义

其实历史思维与我们经常谈及思维是同一个概念,都可分为逻思维、形象思维以及直觉思维。

且在主题方面也存在个体、群体及社会思维的区别。只不过历史维将历史学科的学习目标和学科点结合起来。但是并不是学习历的思维就等于历史思维。在中学段,我们关于历史思维强调的是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即学生在学历史时的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发育。因此要将历史思维与学生的成长发育特点、心理特点结合起来,样才能够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强化历史思维在中学教学中的作用。

二、历史思维的分类

(一)历史形象思维。历史形象思维就是使学生能够重建历史事件、历史人物面貌的思维能力。学生可以根据历史的真实记录发挥历史形象思维能力,通过想象,超越时空性,将那些自己未接触过的历史事实在大脑中形成本来面貌。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历史的形象思维是非常活跃的,但又难免有时是错误的或不完整的,因而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就要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形象思维能力。一般说来,历史的形象思维主要包括感知、联想、想象、神入等心理活动。所谓历史的感知,就是对历史事件的第一反应,大多抓住的都是历史事件的某些特点。历史的联想,是对历史事实之间具体的联系或关系、历史事实与现实之间具体的联系或关系的反映,是由已感知的事实联系想到另一个历史事实。历史的想象,是对历史事实的本来面目进行创建,形成形象。历史的神入,则是从历史人物的角度上去思考当时的历史情境。这些思维的活动,都是在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所要展开的。其中,历史的想象力是最为活跃的,也是最为重要的。但是历史的想象不是随意的、没有证据和不着边际的,他必须建立在一定的事实基础上,要尽可能地接近历史的本来面貌。所以学生在进行历史的想象时一定要注意掌握一定的历史事实。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历史想象思维能力十分重要。在中学关于历史的事实,这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甚至是很累,因此他们学习中往往只是单纯的复述历史,头脑中没有形成形象的画面感,学生对历史事件缺乏感情,这样的历史教学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这就需要教师考虑两个问题:一是历史事实到底是“死”的还是“活”的?如果是死的能不能找到活的激发点:如果是活的又该如何使其活起来。二是历史教学是不是要单纯的将学生的头脑当成知识的仓库?是的话哪些知识该储藏,哪些没有必要储藏?如果不是,该怎么样开发学生的头脑,使其对历史事件有所想象和构建?

(二)历史逻辑思维。逻辑思维或曰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有所不同,不是直接用具体的形象进行思维,而是用从事物中抽象出来的概念、理论等材料进行思维。历史的逻辑思维是在感知历史事实、形成历史表象的基础上,以抽象的历史概念为运用形式,以认识历史的本质为目的的思维活动。也可以说,历史的逻辑思维也是历史的理论思维,是为了进一步揭示历史现象的内在联系,深入探求历史现象的本质,把握历史的发展规律。逻辑思维也可称为理性思维,它对于人们将历史事件自然地链接和串联起来十分重要。特别是历史思维品质中的批判性、创造性、深刻性,是要取决于历史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的。例如,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依照当代教学理论来说,主要就是促使学生发展:1.概念;2.概括;3.因果联系;4.逻辑推理;5.一致性与矛盾性;6.类推;7.部分与整体的联系,整体与部分的联系;8.系统地阐述问题;9.可逆性的逻辑叙述;10.运用原则于实际生活的境况中。历史的学习过程也是历史认识的形成过程,于是批判性思维十分重要。批判性思维不是历史教育可有可无的一个目的或任务,而是历史教育的任务中基本的方面和特质。由于历史思维是认识历史、认识社会的智力活动,所以历史的逻辑思维在其中是处于关键的地位。我国的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中,提出要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可以说指的就是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历史问题进行正确的逻辑思维。历史的逻辑思维,就思维的形式上讲,也是分为形式逻辑思维和辩证逻辑思维。

三、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注意事项

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时要注意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结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来进行。

(一)历史思维是一种全方位考察社会历史问题的思维,它是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的整体思维。恩格斯说:“辩证法在考察事物及其在观念的反映时,本质上是从它们的联系、它们的联结、它们的运动、它们的产生和消逝方面去考察的。这种整体思维,或曰立体思维,并不是仅靠一两种思维方法就可以展开的,必须是多种思维方法综合地、交互地、配合地运用。

尽管我们认为想象力是形象思维中比较重要的,分析力和概括力是逻辑思维中比较重要的,但并不是说其他的思维方法和能力就不重要了。

(二)历史的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虽侧重有所不同,思维的方法有所不同,但在运用时常常是交织在一起的,有时又是难以截然分开的。一般来说,形象思维是逻辑思维的基础,没有历史的形象思维就难以展开历史的逻辑思维。

逻辑思维是形象思维得以正确操作的保证,没有历史的逻辑思维,历史的形象思维难以定位和把握。这两方面思维能力的培养要结合起来。

(三)任何思维的进行都必须要有思维的材料,否则思维的操作就无从谈起,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尤其如此。

所以,历史知识的传授、历史资料的运用对于思维能力的培养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四)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习水平。一般地说,对于初中学生是以培养历史的形象思维为主,对高中学生则以培养历史的逻辑思维为主,但这也不能一概而论。

如果简单地一刀切,就会顾此失彼,培养能力的任务就难以很好地完成。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是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对这个问题的深入探讨和积极实践,是中学历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因此对其加强研究十分重要。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萝北县宝泉岭局直中学)

(特约责编:房天林)

猜你喜欢

中学历史教学形象思维逻辑思维
小学数学形象思维的培养分析
高中数学形象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高中数学形象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浅析例题法在高中物理学习中的应用
通过认知规律进行逻辑思维训练刍议
浅析高中数学解题方法和技巧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影响名师成长的威胁性刺激及对中学历史教学的启示
环境史与中学历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