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热点

2016-04-21朱小花

求知导刊 2016年3期
关键词:热点概念教学小学数学

朱小花

摘 要:数学概念是构成数学体系的基石,是数学思想与方法的载体。正确理解数学概念,是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前提,也是发展学生智力,特别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必要条件。本文根据概念的内容和小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对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热点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热点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5-10-20

一、概念教学应该关注概念的本质

张奠宙教授在《小学数学教师》中发表的关于“面积体积”一文中提到:“我们的概念教学,是要把概念分成几个关键词,还是应该真正关注概念的功能和性质?”我认为是关注后者。例如,在教学“周长”概念时,周长本身的概念是“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教师在教学时,往往强调最多的是两个关键词“封闭”和“一周”。其实研究“周长”就是研究一个图形的“形”和“数”的问题。在让学生领悟周长概念形成过程的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明白用线绳、软尺绕(围)图形的一周,将线绳、软尺拉直,用直尺测量软尺长度(或直接在软尺上读取刻度)的过程,我想这个过程才是“周长”概念的本质所在。又比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教师可以进行适时的提升,如先统一用长方形纸折一折,画出其中的二分之一,对于学生个体来说,他只有一种表示二分之一的折法,但教师将几种不同的折法张贴出来后,及时提问,为什么折、画的方法不同,都可以用二分之一来表示呢?这对于学生理解分数的本质属性是非常重要的,强调了都是把一张纸平均分成了2份,其中的1份就是这张纸的二分之一。此时,分数的本质属性已经基本得出。但是,只有一个二分之一似乎很难使学生较全面地理解分数的本质属性,此时,教师可以在学生的判断练习中自然地引入三分之一,并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纸片,再次动手,折出不同的几分之一的分数,教师板书后,进一步比较不同图形为什么都可以用四分之一表示,以便于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分数的本质属性。

二、让学生在现实背景中去体验概念

小学生年龄都较小,抽象思维能力还比较弱。有些概念孩子其实没有真正理解,而是靠死记硬背的方式“知道”。因此,进行数学概念教学时应尽量将学生置于现实社会背景中,让学生通过活动亲身经历,体验数学与现实的联系,从中经历完整的学习过程,用方法组织和建立数学概念,这样建立起来的概念才具有丰富的内涵。例如, 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时,判断“周长相等的长方形面积也相等”这个定义时,孩子听到后很可能会说“正确”。其实,我们可以让学生在方格图中画出所有周长是12厘米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然后根据所画图形算出每个图形的面积。经过计算,学生就知道周长相等的长方形其图形面积不一定相等。学生还有可能由此得到“所有长方形周长相等时,长和宽相差越大,面积越小”的意外收获,何乐而不为呢!

三、概念构建要多次反复

新课程改革以来的小学数学教材中,许多的数学概念并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而是通过概念的一系列正、反例证,从中概括出这些概念的共同属性,让学生对数学概念进行初步的建构。因此,在进行概念教学时,要重视学生对概念形成和概念同化的有意义学习。让学生在概念的建构时经多次反复,经历“建构—解构—重构”的过程,使学生的具象思维转换到抽象思维。例如, 在教学“面积”概念时,让学生先通过摸一摸、涂一涂、观察等活动初步感知物体的表面有大小,再通过测一测等活动了解封闭图形有大小,再用统一的标准来度量物体表面的大小和封闭图形的大小。最后,用向学生提问的方式来达到我们的教学目的。

四、在概念教学过程中,要学会放手

因为教学任务重,在数学概念教学过程中,有时教师会自己归纳出概念,没有留给孩子充足的时间去总结、消化相关概念,孩子也没有真正了解概念的本质。那身为教师的我们何不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归纳,自己表达?让孩子反复说,反复举例,让他们真正理解概念。

以上教学方法是我在小学概念教学实践过程中的几点认识。小学数学概念是打好基础的关键,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第一步,只有让学生理解了概念,他们才能运用知识去判断、推理强化数学系理论知识,才能提高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1]闫 荣.浅谈小学数学概念教学[J].陕西教育(教育),2014,(Z2).

[2]尹春晓.浅谈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美术), 2012,(7).

猜你喜欢

热点概念教学小学数学
4月高考热点关注
对初中数学课程概念教学的求真与探微
漫谈小学数学的概念教学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