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语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6-04-21李松张旗刘学茹

求知导刊 2016年3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新媒体大学生

李松?张旗?刘学茹

摘 要:新媒体的普及,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传统的教育理念、载体与方法需要被创造性地革新才能适应新媒体语境的需求。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去糟取精,充分利用新媒体优势,对于增强工作的创新性和实效性意义重大。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思想政治;策略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5-10-27

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例如广播、电视、电影、报纸等,它是建立在数字、网络和移动通信技术基础上向用户提供各种资讯的媒介。现代大学生生活在由现实社会与虚拟社会共同组成的社会环境中,二者互相依存,共同作用,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思想意识、行为方式产生双重影响。

1.新媒体语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

新媒体语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是新媒体理念渗透到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并使传统的教育方法向着虚拟的空间延伸与发展。这种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是以新媒体作为载体的,也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电子信息化发展。所以,新媒体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一种新兴的技术形式,它的确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1]

(1)营造了一个更前沿的思想政治教育阵地。新媒体有着覆盖面广、信息量大、浏览人次多的优势,它对于大学生的思维状况与生活方式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因此,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为高校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教育平台,创造了一种全新的媒介环境。在新媒体语境下,当代大学生们可以利用互联网媒介及时交流互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可以随时掌握学生们的思想政治状况。由此,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可以得到丰富!并且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可以利用一个全新的教育阵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引领,帮助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可以使教育方式更加多元化,思想政治教育的舞台也可以不断拓宽。

(2)拉近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与大学生之间的距离。新媒体语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经从实质上改变了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间的关系,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教育方式,让那种传统的应试、填鸭教育模式失去了市场,而是让教育的主体和客体双方有着更为平等的关系与地位,可以让大学生自发地融入到新环境中去尽可能地减少他们的逆反心理,从而获得更佳的教育效果。

2.新媒体语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1)新媒体传播环境的多元化提出新挑战。大学生利用新媒体的独特优势使自己的生活和学习更加便利,但也出现了各种问题,如谣言层出不穷、不良信息传播、个人隐私泄露,信息真假难辨、鱼龙混杂,娱乐化、低俗化倾向严重,给信息传播环境带来负面影响。[2]新媒体引发和加速形成的网络环境容易使一些涉世未深、缺少判断力和社会经验的大学生在应接不暇的信息中迷失方向,增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

(2)新媒体传播时间的即时性提出新挑战。新媒体1对1、1对n以及n对n的信息传播形式实现了信息传播的最大时效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显然需要更强的信息分析能力、更快的信息反应速度,这样才能捕获更多的信息内容,采取更加及时的引导措施。传播时间的即时性无疑是新媒体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新课题。

(3)新媒体传播内容的零散化提出新挑战。新媒体的信息量大且非常简短,对事件和问题的介绍缺乏深度、广度,零散化的信息内容加上零散的阅读时间,碎片化的阅读、浏览方式,致使对信息的理解和接收遭到更大限制和阻碍,一些内容很可能会使大学生思想上产生疑惑、混乱以致引发逆反心理。

(4)新媒体传播方式的单向化提出新挑战。新媒体时代,网络上巨大的信息资源拓展了大学生的认知渠道,高校传统的、有组织的思政教育环境与新媒体复杂的传播环境交织在一起,大学生已不再轻易接受教育者的单向灌输,并对教师的权威性表示质疑,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与手段在大学生成长中的主导地位受到冲击。[3]

3.如何应对新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语境下,挑战与机遇并存,机遇大于挑战。关键是要把握新媒体环境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规律,要切实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与针对性,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素质。[4]

(1)加强新媒体监管,创造良好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当今网络信息技术发达,新媒体技术应用广泛,在大学生生活中无处不在,这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变得日益复杂,大学生既可能接触到积极的健康向上传播正能量的教育资讯,也可能接触到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些负面资讯,后者则会干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认知和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2)加强思想教育工作者队伍建设,提高业务水平。新媒体技术使网络信息有着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影响面大等特点,这就要求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能够与时俱进,针对不断变化发展的新媒体技术,要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这种全新的、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因此,高校应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建设,加强理论学习,注重掌握并熟练地应用各种新媒体技术。那么,这就要求我们的各个高校要能够从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中挑选出年轻有为的教育人才与骨干,让他们汇合成一支素质更高的教育力量,建设一支业务水平强、思想政治觉悟高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团队。[5]

(3)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构建一个全新的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大学生作为新一代的年轻人,对于新媒体下的新产品、新技术有着浓厚的兴趣。新媒体也是大学生认识社会、接触外界的主要方式,比如说飞信、QQ、微博、微信等。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我们就应该充分利用新媒体主流技术和网络资源,努力为大学生构筑一个全新的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真正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交流沟通工具与服务手段。因此,我们应该努力为大学生构筑一个能够实时交流、沟通、学习的信息服务平台,从而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与大学生之间进行快速、高效、便捷的信息交流和沟通,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工作重心真正下移到学生方面去,能够及时地获取学生的思想动态和信息反馈,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如果想要让大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加入到这个平台,就需要创新思想教育工作方式和内容,深入到学生群体,及时了解学生所想、学生所需,充分利用该平台为大学生排忧解疑,并且将思想政治教育寓理于情和大学生喜闻乐见的信息有机融合,将大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提高平台关注度和利用率,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5]羊 悦.新媒体视域中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19):56-57.

[2]李东明.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2).

[3]汪馨兰.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研究校园文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1).

[4]刘武根.论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道德教育[J].唐都学刊,2011,27(6).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新媒体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如何创新文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问题探析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