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新丰半岭铜钼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
2016-04-21黄孔文
■黄孔文
(广东省地质调查院广东广州510080)
广东新丰半岭铜钼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
■黄孔文
(广东省地质调查院广东广州510080)
通过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在新丰半岭一带圈出异常面积约14km2,发现了较好的Cu、Mo元素异常。对异常区东部面积约2km2异常内带进行1:1万土壤测量,进一步确认Cu、Mo元素异常的存在。区内多个露头存在不同程度的蚀变现象,主要为黄铁绢英岩化和硅化等蚀变,局部可见细脉浸染状黄铜矿和细脉浸染状辉钼矿,初步推测该区具有寻找斑岩型铜钼矿的条件。
铜钼矿地质矿
0 引言
新丰半岭地区位于诸广山-桂峰山斑岩带,找矿地质条件优越,是寻找斑岩型矿床或岩浆热液型矿床较好的成矿带。广东省地质局区域地质测量大队(1964)完成了1:20万连平幅矿产调查,对该区的地层、构造、岩浆岩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调查与研究。前人并对半岭地区南西侧做了一定的工作,认为成矿与燕山期第五期侵入岩体相关。但前人对新丰半岭地区研究工作相对较少。曾有矿业公司在新丰半岭地区采用斜井方式进行过小规模铜(钼)矿开采,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但对半岭地区成矿地质条件研究相对较少。根据最新(2013)1:5万水系沉积物和1:1万土壤剖面测量等工作,及本区面状矿化蚀变等特征,本文认为新丰半岭地区具有寻找斑岩型铜钼矿的条件。
1 矿区地质背景
研究区位于佛冈岩体北东缘,近南北向诸广山-桂峰山斑岩带在此交汇。区内出露有晚侏罗世黑云母二长花岗岩,早白垩世花岗闪长岩,以及晚白垩世花岗斑岩,反映出岩浆带发生于过渡性构造环境。地层主要是由帽子峰组(D3C1m)组成,呈残留体产出,黄铁矿化、褐铁矿化、硅化等蚀变沿着帽子峰(D3C1m)地层与燕山期花岗岩接触带分布。区内发育北东向断裂为主,地表出露长约约500~550m,破碎带宽约1~1.5m,走向30~45°,倾角61~68°。同时,研究区内北东向节理、裂隙较发育,为区内重要的导矿、容矿构造。根据前人于半岭地区西南侧区内发现北东组和北西组张节理,其中,前者多为辉钼矿的成矿节理,后者多为含黄铜矿的黄铁矿成矿节理。
2 化探异常
2.1 1:5万水系沉积物异常
该区域内水系沉积物异常位于梅坑以北西向青河洞-水缺头。该异常总体形态为椭圆状,北西向展布。该异常主要由Cu、Mo、W、Bi、Pb、Zn、Ag等元素组成。
根据水系沉积物异常剖析结果显示,内、中、外分带明显,内带为Cu、Mo、W,外带为Bi、Pb、Zn、Ag。区内Cu、Mo异常呈东西带状分布,二者套合性好。其中,Cu、Mo等元素异常强度较高,浓度分带较为明显。Cu元素异常面积达14km2,呈北西向似椭圆展布,异常值达160×10-6面积达8km2,且Cu峰值达662×10-6。Mo元素异常面积达12km2,呈北西向似椭圆展布,峰值达95.3×10-6。浓集中心明显分布于半岭村一带,浓集元素有Cu、Mo。高浓度值区约14平方公里,可能与斑岩型铜矿密切相关,具有呈大矿、富矿的潜力(图1)。
图1 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异常剖析图
图2 1:1万新丰半岭1万土壤剖面异常
2.2 1:1万土壤剖面异常特征
在1:5万水系沉积物异常的基础上,在异常区东部异常中心(Cu 160×10-6以上)开展了1︰10000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总面积为1.75km2。从土壤地球化学测量结果可知,区内Cu、Mo元素丰度较高,异常图内最低值264×10-6,最高值达到了975×10-6,Cu元素总体展布为北西向,带状分布,异常面积达1.75km2。其中,有连续多个土壤样品达到有800~1000×10-6;异常值在400~800× 10-6形态呈面状分布,北西走向,面积大于1.2km2;Mo元素异常具有明显的三级浓度分带,外、中、内带套合性好,面积达约1.2km2,北西向展布,异常最低值为3.87×10-6,最高值为242×10-6。土壤测量结果表明,本区具有寻找铜(钼)矿产的找矿前景。
3 蚀变矿化特征
半岭地区蚀变范围较广,呈面状分布,蚀变岩石主要为花岗质岩石,包括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等。蚀变类型主要硅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黄铁矿和毒砂,局部为黄铜矿、辉钼矿。黄铁矿、毒砂是它形粒状集合体,沿裂隙及分布。黄铜矿、辉钼矿是细脉浸染状,偶见辉钼矿,呈半自形片状、板状集合体沿裂隙充填,宽度约0.1-1cm(图4)。多组裂隙发育,裂隙产状190°∠75°、255°∠75°、25°∠80°(图3)。
4 讨论和结论
研究区位于佛冈岩体东部,近南北向诸广山-桂峰山斑岩带在此交汇。区内出露有晚侏罗世黑云母二长花岗岩,早白垩世花岗闪长岩,以及晚白垩世花岗斑岩,反映出岩浆带发生于过渡性构造环境,是形成斑岩型矿床的有利构造岩浆环境。
图3 多组裂隙发育于花岗闪长岩内露头点
图4 黄铜矿矿石
广东省地质局区域地质测量大队(1964)在半岭地区南西侧发现在印支期石英闪长岩燕山期第五期侵入岩(浅成花岗斑岩、霏细斑岩及石英斑岩)接触带上在发现了铜钼矿异常,并发现了具有工业品位的铜钼矿体,认为成矿与燕山期第五期侵入岩体相关。半岭西南侧区域内发育北东组和北西组张节理,前者多为辉钼矿的成矿节理,后者多为含黄铜矿的黄铁矿成矿节理,与半岭地区具有相似的储矿空间,但半岭地区多组节理呈现不规则状(图3),与众多斑岩型铜矿具有相似的特证。
本研究区内1:5万水系沉积物异常显示,内、中、外分带明显,内带为Cu、Mo、W,外带为Bi、Pb、Zn、Ag。区内Cu、Mo异常呈东西带状分布,二者套合性好。其中,Cu、Mo等元素异常强度较高,浓度分带较为明显。1:1万土壤测量显示,Cu、Mo异常浓度值较高,套合性好,Cu浓度值为400-800×10-6的面积达1.2km2;Mo异常浓度分带内带也达0.8km2。这些异常特征均显示找到相应规模矿床的条件。并且,浓度值较高之外的地球化学异常(外带)符合斑岩铜(钼)矿床的土壤地球化学特征。
综上所述,蚀变种类和蚀变矿化组合已表明绢英岩化蚀变的存在,普遍出现的黄铁矿化(毒砂)等硫化物,细脉浸染状铜矿化和细脉浸染状(脉状)钼矿化等特征说明,在研究区具有寻找中型以上规模的斑岩铜(钼)矿床的前景。
中国地质调查局“广东1:5万周陂公社(G50E023001)、隆街公社(G50E023002)、新丰县(G50E024001)、马头(G50E024002)幅区域地质矿产调查”项目成果
项目名称:广东1:5万周陂公社、隆街公社、新丰县、马头幅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工作项目编码:12120113063100.
[1]杜海燕、黄宇辉等.1∶25万连平县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 [R].广东省地质调查院, 2009.
[2]林小明,李宏卫等.广东1:5万周陂公社、隆街公社、新丰县、马头幅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总体设计 [R].广东省地质调查院,2012.
[3].广东省地质局区域地质测量大队.1964.中华人名共和国1:20万连平幅矿产图说明书.
P2[文献码]B
1000-405X(2016)-6-327-1
黄孔文(),男,硕士,助理工程师,构造地质学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