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市党报要在服务上下功夫

2016-04-21张小卫韶关日报社广东韶关512018

中国地市报人 2016年3期
关键词:党报群众服务

□张小卫(韶关日报社,广东 韶关 512018)



地市党报要在服务上下功夫

□张小卫
(韶关日报社,广东韶关512018)

摘要:面对日益激烈的媒体竞争,地市党报必须在服务上下功夫,这既是党报“服务大局、服务群众”的职责使然,也是党报强练内功,提高可读性、服务性,提升竞争力、影响力的迫切需要。强化服务功能,是新时期地市党报改革与发展的主要内容,必须在思想上、内容上、形式上下功夫、见成效。

关键词:地市党报服务下功夫

党报作为纸媒的主力军,其“党”的属性决定了党报事业是党的整个事业的一部分。地市党报必须牢固树立服务意识,通过强化服务,进一步建立公信力和权威性,增强亲和力和实用性,达到履行职能、服务社会、加快自身发展的目的。

思想上坚守服务宗旨,服务好大局服务好群众

读者是报纸信息传播的唯一途径,为读者服务历来是纸媒的办报宗旨。马克思曾指出:“人民的信任是报刊赖以生存的条件,没有这种条件,报刊就会完全萎靡不振。”

2009年11月27日,中国记协公布了最新修订的《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首次写入“把人民群众作为报道主体和服务对象”。

多年来,国家领导人一直强调党报要有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民众意识。在2014年10月15日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时强调,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

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意识。党报工作者要及时、准确、有效地把党和政府的决策部署及国内外各领域信息传播给读者,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新闻信息需求;把人民群众作为宣传的重点和主角,积极反映人民群众正确意见和呼声,依法保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传播正能量。始终坚持政治家办报、办刊、办台、办网原则,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着力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在“三贴近”中寻找结合点、共鸣点,激励人们见贤思齐、向上向善、弘扬社会正气。

坚持真实、准确、客观、公正的媒体立场。对新闻报道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经过、人物对话、引语、数字等,必须做到准确无误;不夸大不缩小不歪曲事实;转摘其他媒体的报道要把好事实关,不刊播违反科学和生活常识的内容。

完善采编流程,严格把关。要建立健全和完善内部管理制度,特别要把好采访关、组稿关、审核关、发稿关,严格规范采编工作流程,推进媒体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杜绝有偿新闻、虚假新闻。

内容上凸显服务理念,使报道可信可读可用

党报既要体现党的意志,又要反映人民的心声,既要有思想性、政治性,又要有知识性、可读性,这样的报道才可信、可读、可用。

做活时政新闻。时政活动是产生新闻的“富矿”,但部分媒体时政新闻报道中往往充斥着领导“高大上”形象和居高临下的“强调”以及呆板重复的活动程序等,这种程序式、空洞化的报道不仅拉近不了政府与群众的距离,还会让群众生厌,对党委政府的形象造成不良影响。做活时政新闻,要求记者要学会从领导活动和时政会议中抓新闻、找素材,尽可能减少程序性、表层性报道,尽可能避免就活动而报道活动,要突出与百姓关系密切、有新意、有价值的新闻内容,拓展新闻报道的广度和深度,增强其对读者的吸引力。

做足民生新闻。民生无小事。读者最想得到的资讯莫过于与自己“衣食住行”息息相关的内容。而这些内容,正是新闻报道的重要方面。首先在选题策划上要紧贴民生,重大政策的实施、重大项目的建设、重大规划的落地等等都与民生相关,记者编辑要多从百姓的角度想问题;在采写过程中要把笔触、镜头对准百姓,把基层最生动的场景、百姓最鲜活的语言、群众最直接的诉求反映在新闻报道中。尤其是在政策解读的报道中,可采用“政策内容+案例+操作方法+注意事项+实施效果”的体验式报道,让记者带着读者亲身体验政策办理过程,全面直观地把办理程序、效果、注意事项等呈现在读者面前。

做亮社会新闻。社会新闻是涉及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社会事件、社会问题、社会风貌的报道,虽说大都是些平凡小事,但由于它“在百姓身边”、离百姓最近,也最能吸引老百姓的眼球。对于社会新闻的报道,首先要突出“新”字,重复发生、没有新意的新闻尽量少报;其次要注意正面引导,以“维护稳定构建和谐社会”为基本原则,引导读者以积极健康心态看待社会现象,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再次要有深度,要避免琐碎社会新闻在版面上的堆砌,对于有新闻价值的社会新闻要善于挖掘深层新闻、挖掘现象背后的本质,进行角度更大、范围更广的分析性报道,起到深度舆论引导的作用。

形式上依托服务载体,让报道更具接近性和影响力

地市党报要有效地依托服务载体,通过形式上的优化、创新,让报道更具接近性更有影响力。

版面的位置及大小要安排适当。党委政府重要活动、重要工作可发一版外,其他一般性政务活动可作简略报道放二版,把更多版面留给关乎民情民意民生的新闻。

报道上要转文风。要积极践行“走转改”,不说假话、空话、套话,以清新、生动、活泼的文风增强新闻报道的贴近性、亲和力、感染力、影响力。

版式细节凸显服务。在版面设计安排上,对于重头稿件、热点民生新闻可运用加大标题字号、变异字体、底纹套色、字体加粗、增设线条等方法,进行突出处理,营造视觉冲击。

在编排手段上,可灵活运用图表、照片、亮点链接、核心提示、政策背景、名词解释等方式,增强内容的延伸性及直观性。

针对不同人群创设专栏专刊。根据受众的不同年龄层次、职业身份、地域范围等,有针对性地开辟相应的专版、专栏、周刊、特刊等,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阅读需求。

广泛运用新媒体手段。地市党报应顺应时势,广泛运用新媒体手段,借助微信、微博、客户端、网站、阅报栏等形式,跳出报纸的局限,在更广阔的空间传播服务资讯。

(图为2015年9月18日《韶关日报·教育就业周刊》有关城乡居民医保缴费解读的报道)

参考文献:

1.陈建飞.“政策解读”:党报服务大局的新探索.新闻实践, 2004(07)

2.赵录贤袁炳权.创新求变“门脸”生辉.新闻战线,2009(09)

3.宋益琮.从群众视角入手提高党报服务功能.城市党报研究,2011(05)

(本栏编辑:朱可江)

党和政府与群众的距离。2015年笔者跟随市领导春节前下乡走访慰问,有意在创新报道写作上作了尝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记者在报道中有意淡化了“慰问”,而是通过领导的慰问活动,向社会各界发出了党和政府的声音——《领导干部要多到困难群众家里走走看看》,并特意配发了短评。报道发出后,市领导称赞“这才是导向”。类似的还有笔者跟随市委书记深入企业调研时采写的一篇特写。视察过程中,市委书记和大龄女工交谈,不经意间发现女工的手冻伤了,马上叮嘱企业负责人“要采取一定防护措施,多关爱这些4050人员”。笔者据此写成了通讯《市委书记的关爱》:用看到的细节,借市委书记之口,向全社会发出号召“4050人员上有老,下有小,责任重,压力大,更需要社会各界分外关心、关注”。这篇领导活动报道,因其角度新,舆论引导有力,受到省新闻阅评组的好评。

猜你喜欢

党报群众服务
多让群众咧嘴笑
一项持续九年的公益活动,让我们见证了党报的力量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党报专副刊怎样撑起“半边天”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