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带钱,下次再付”
2016-04-20傅尔得
傅尔得(专栏作家)
核心提示:社会公共空间的信任,最终还是要靠具有公信力的制度和对社会公德的自觉恪守,来共同维护。
前不久,我到武汉市蔡甸区的后官湖湿地公园踏青,在那个很大程度上保有未开垦原始乡野山水景观的公园内,我不仅体验到了与自然亲密接触的各种乐趣,更在偶然间,收获了一份由一位乡民构建起来的朴素感动。
我们租了公园的自行车,约半小时后,便深入到了公园内部。在一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路边,有着一家并不起眼的农家乐,但门口显眼立着的冰柜,引发了我的好奇。
装满饮料的立式冰柜的侧面,贴了一块纸板,上面写着“无人售水,自助找零”。有意思,老板似乎不怎么在乎水钱。纸板上还留了支付宝账号,这更有意思了,老板是一位跟进现代支付方式的乡民。接着,下面再加上一句“没带钱,下次再付”,有点感动了,老板对陌生人挺信任的。这还没完,真正令人激动的,是从我看到位于冰柜最下方的木盒子开始。安然躺在盒子里的纸币,敞开着被置于人来人往的路边,那场景一瞬间将我的感动引爆。
在人与人之间越来越不信任的当下社会,有人愿意主动释出一份信任,创造一个近乎理想的人际环境,确实非同寻常,我要见一见这位老板。
50岁的吴小刚是个退伍老兵,曾开过8年的货车,也在法院当过驾驶员,更多的时候,他作为一名搬运工,靠卖力气谋生。身体吃不消后,适逢蔡甸区开发湿地公园,身为蔡甸人的吴小刚,在公园内开了一家简陋的驿站。他的“无人售水”摊点,从在桌上简易地摆些矿泉水开始,到添加了各种饮料的冰柜,已经坚持9个月了。
吴小刚的行为不禁让人思考,我们为什么不相信他人?
因为,不信任行为一是不会给人带来强烈的社会羞辱,二是由此带来违反法律的成本不高。拿最日常的简单例子来讲,在地铁站、公共厕所时,有些人似乎永远没有办法规规矩矩地排队,毫无羞耻的背后,是对排队规则的不信任,是对整体社会规则的不信任。不断挤到前面的人,得到的是大家的默认,而不是道德和社会规则的惩罚。由此,在一个好人吃亏、坏人并未受到惩罚的社会,终会劣币驱逐良币,导致大家都不遵守基本的公共社会规范。
在欧洲很多国家,如荷兰、德国、奥地利等,地铁站并没有设置进出站的路障,乘客要自觉买票,如果被查到逃票,乘客将会受到高额罚款。这背后的逻辑在于,社会将信任摆在第一位,原则上相信每个人都会遵守社会规则,但是如果被查处违反了规则,将会受到重罚。当一个人的信誉跟他的社会标签紧密挂钩时,要不要买票,要不要毁了自己在社会上的信誉,就要自己拿捏清楚厉害关系了。
无论是硬性的法律规则,还是软性的道德准则,都是为了建立一个充分信任的和谐社会。但是,如果社会的道德和法律双重失效,那么就要看人性了。这社会总归是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在某个临界点的范围内,还是会爆发出些许火花的。说到临界点,就得谈回吴小刚的“无人售水”摊点了,毕竟,每个路人只需自觉投入几块钱,就能得到一个高尚的“道德安慰奖”。但是,如果他摊子上摆的是钻石手表呢?
所以,人心参差,难免不可靠,而社会公共空间的信任,最终还是要靠具有公信力的制度和对社会公德的自觉恪守,来共同维护。(支点杂志2016年4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