泼墨的消解和信仰的重构
2016-04-20刘家明
刘家明
欣赏冯春喜的山水画,花费了我很多的时间。只要有时间我就翻看他的画集,我陷在春喜的画面里而不能自拔。我被他泼墨的宏大的场面和巍峨的气势感动着,我也被他细腻逼真笔触困惑着,当我驻足他的画面前就仿佛有一双有力的大手一下把我拉进他的画面里。瞬即我的思绪也走进画面的场景中,围绕他的崎岖峰峦开始了一次长途跋涉的旅行。沿着他的绘画机理我迷了路,那画面里的笔墨的繁复和速度,皴擦润染的浩瀚和空灵,让我欣喜好久,无法从场景中走出来。因为我不自觉发现了春喜画家的可贵之处。在中国画浩如烟海的技法中,这种突击式的渲染和致命式的细腻各种感觉纠缠在美丽的场景中,让我看到画家对泼墨技法娴熟的消化和对中国画深层次的理解,他把写意和工笔非常巧妙融合,恰如其分的润染。冲破传统理念的束缚,引起欣赏者太多的新鲜感受。但你真正看完他的画后,你却发现当时的种种判断和想法都没有用的。在他的山水画中,有一个巨大的磁场,这个磁场可以吐纳欣赏者所有的判断和想法,并且还能使欣赏者自己从那种犹疑中比较清晰地看到一种创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那就是许多画家不管你怎样用技法和质料也无法表达出那种山水境界里的内涵。这是一个纯粹的书画艺术和生活审美的发现和表达。春喜的画是他用尽大半生的才华和学养,为自己寻找一条适合自己的绘画途径,为中国书画的健康发展发出自己独特的声音。这就是画家春喜的荣光。古往今来那些绘画大师们都在寻找属于己生命的指纹,但是往往事与愿违,弄巧成拙,这是在审美的角度和绘画理念上发生了误差。这就是画家春喜的智慧之处,他在中国画创新和发展上找到了自己的坐标,并树立了坚定的信念。在经济大潮冲击书画市场的今天,每一个画家都想占有一块对自己发展有利的高地,每一座高地上都有记录着自己荣耀的丰碑。但是在经济大潮冲击下的今天,在这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绘画行业中显露锋芒,是多么的不易。然而画家春喜却以乐观的心态,坚韧不拔的毅力。每天都笑容可掬对中国画艺术进行着大胆的探索和实践。几十年里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从来也没有迷失过、也没有退却过,而是充满自信地站稳自己的跑道,开始了自己的探险和突围,进而铸造属于自我的辉煌业绩。留给后人不单是敬仰和启迪。还有一份可贵的精神力量。
在春喜的山水画中,他笔下那些山都不是沉默不语的,它们都在以各自不同的姿态,在述说着自己的灵性。刘禹锡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在春喜的山水里是山不在高有气势的巍峨,水不在深有澎湃的灵动。这就是春喜画家用独特泼墨的方式抒发自己所感所悟。气势磅礴的画面里注入了自己沉淀已久力量,让我们一眼就清晰地感到这才是魁梧高大的春喜的作品。比如他的《关山飞度》、《高山流水》、《秋韵》等等。都在宏大的气势中传递着灵动的秀美。这是一种充满智慧的启示。自然和灵性的契合。当然,自幼师承著名山水画家廉浦,刘振铎也给画家春喜打下坚实的绘画基础,充足的学养使谦逊质朴的春喜对中国山水的研究渐入佳境。可以说,春喜的山水画的创新是艺术感觉与学养孕育出的奇葩,恰恰是他粗中有细的写意和工笔并用,传统与创新的巧妙结合使他的作品独树一帜而与众不同。他的作品深切关注现代的人文情怀和自然灵性,许多作品本身就是具有理论意味的哲论标本,他把内在的感觉和创作时的灵性融为一体,他那些山水作品是那样的有血有肉,活灵活地表达着艺术的完美,这就是他对绘画艺术信仰理念的重构,也是画家对绘画艺术美学的一种锲而不舍的精神追求。在他的作品里,赏心悦目不是世俗意义上的疑惑,也不是那些为人生和艺术所忽视的精神的家园。他的作品更不是传统的画作的临摹和复制。而是自己一种独特的绘画技法,是对中国画的各种技法消解和续接以及创新思路的组合和重构。可以说,他为了画好的中国的山水画,苦思冥想,尝试了所有名人的留下的绘画方法和技巧。他自己这种晕染山水技法的得来。经历是深刻的,这种苦痛的磨炼已经成为心中的一个结,但同时也激发了画家的重新开拓自己绘画思路的崭新意识,他深爱大自然山水的情怀增添他的创新勇气。他的山水画清秀,如林野之绿韵;洁丽如云霓之鲜活。他细腻的山水写法,使他的山水画有生命的魂魄。山间之云灵境洞开,溪畔之树醒人心窍,浓淡渲染之间使沉寂的山石变得活跃起来。粗细线条的精妙之态使画面有鲜活的感性之美。正因如此,他的《石林清润》才入选中国画大展,他的《猎驰》入选情系奥运当代中国画花鸟大展。春喜的绘画理想和才华促使他自己在中国画的领域里占据了一席之地。这就使他明晰自己的绘画向度,更使他准确地寻找到了自己的山水画法和思路会成为自己的符号和意义。可以这样说,春喜这个野心是他绝望之后的自信。正是这种绝望成全了春喜,在没有退路的拼搏中,他竟然在竞争激烈浩如烟海的画山水的人群中,用泼墨和写意的技法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崭新的路径,在绘画的旅途上为自己的奋斗目标重构了自己的信仰。虽然信仰往往会给人带来偏激,但也会给人带来一时的宁静。但春喜却因为坚定自己绘画理念而受益匪浅,他把对大自然的痴爱和内心细腻的情感交织在一起,克服了在绘画工作中的寂寞和枯燥。使得他在绘画中彰显出自己的独特个性。很快春喜的泼墨和写意变成了自觉意识。在皴擦晕染的反复中绘画技巧发育成熟了,画家笔墨速度和机智就是他的艺术生命。春喜是真正属于山水的,他一直都向往并坚持着积极向上乐观的人生姿态。在他的彩笔下,那些树木和山川是有体温的、有知觉的。他的画不仅仅是一道靓丽的风景,而是注入了画家的呼吸,成为画家温馨的驿站、那些花鸟树木山石与画家已经神交已久。在画面里,随处都可以看到画家自由心灵的律动,而那些美丽的山峰驻足了画家富于感性的凝眸。春喜是执著于追求艺术的理想主义者,他就是这样拒绝着平庸。可以说,他这种追求艺术的人生姿态,也是画家信仰重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其实,确立和展开信仰是需要超拔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在这方面,春喜很富有。他的《春秋雨雾》、《冬》、《云山牧归》等作品,几乎就是用想象结构晕染出来的。技法也只能起到辅助作用。但在春喜的创作的山水画面里,那种造势的氛围,却并不是一说这样简单,有时候,它是对自然规律透彻的理解,是思维的突转或延伸。当然,这样说,并不是说春喜泼墨的技巧已经达到不食人间烟火出神入化的地步。而是他的绘画作品中那种粗放的泼墨、细腻的构图,充满了温暖和机趣。春喜可以在自己所认定的绘画道路上勇敢的迈进了。一切都是生活,苦乐就是人生。春喜把绘画的寂寞苦闷当做一种乐趣,以一种乐观的心态来展现自身的生命价值。
啰啰唆唆说这些,可能根本没有抵达春喜绘画的核心。因为,我已经说过,春喜的画是一个巨大的磁场,他的内心其实就是一个充满神奇色彩富有张力的一道风景。而且,我们在他的每一幅山水画中,时刻都能感觉到画面里的一山一木一花一石都在和欣赏者对话和交流。让我们领略其中蕴含的美丽。我们期待画家春喜还会有更多的力作问世,为中国画健康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编辑/穆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