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魅电视新闻节目对鲍德里亚后现代媒介观的解构

2016-04-20张悦

2016年6期
关键词:电视新闻节目新闻周刊

张悦

摘 要:后现代主义是一场发生于欧美上世纪60年代,从80 年代开始渗入当代文化肌体,逐渐流行于西方的艺术、社会文化与哲学思潮,并为许多文化理论的诞生和发展提供了话语平台和理论土壤。后现代主义出现以后,为很多学者所诟病,遭到了诸多的批判,其中法国著名的思想家让·鲍德里亚对大众媒介的后现代主义的批判将作为本文的主要探讨对象,以让·鲍德里亚的后现代性媒介观为基点,以央视《新闻周刊》节目为支点,本文论述了国内的电视新闻节目不仅没有完完全全地沦陷在后现代主义汹涌的漩涡中,反而在吸收后现代主义典型特征的基础上打造出了让人值得称道的精品节目,为我国电视节目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活力。

关键词:让·鲍德里亚后现代性媒介观;电视新闻节目;央视《新闻周刊》

一、 让·鲍德里亚的后现代性媒介观

在鲍德里亚的后期思想中,他更关注的是现代电子媒介所产生的另外一种世界秩序及其意识形态效应,以“仿真(simulation)”、“超真实(hyperreality)”、“内爆(implosion)”为核心概念,展开了其对媒介的批判理论,形成了自己的后现代性媒介观,表达了强烈的悲观主义,因此也被有的学者认为他是个悲观的媒介技术论者。

(一) 媒介仿真(simulation)时代

在鲍德里亚的语境中,他将媒介看做是主要的仿真机器,媒介以模型为基础不断地生产意象、符号和代码,但仿真的对象却不再是指涉物或某种物质,而是对人们在现实中的与物质现象接触的第一手感知和幻想的模拟,通过一系列的仿真技术,让人们在缺席于某种场景时,能够获得临场的感官享受和神经快感。

(二)超真实(hyperreality)

人们生活在由符号和影像主宰的仿真时代,因而人们与现实生活的直接联系被切断,所接触的社会现实、客观信息等都是媒介重构出来的仿真现实,超真实代替了真正的真实而成为真实所在。鲍德里亚认为,真实本身也在超真实中沉默了,复制媒介巨细无遗地临摹,真实在从媒介到媒介的过程中被挥发了,成了一种死亡寓言,真实成了为真实而真实的真实,膜拜逝去的客体,但这客体已经不是再现的客体,而是狂喜的否定和对自己仪式的消除,成了超真实。因此,超真实所指向的是与当下现实不同的另一种现实,是以想象力和自由为取向的另一个世界,是对蕴藏于人的内心深入力量的发现。

(三)内爆(implosion)

鲍德里亚的内爆理论所描绘的是一种导致各种界限崩溃的社会“熵”的增加过程,包括意义内爆在媒体之中,媒体和社会内爆在大众之中。“熵”本是一个热力学概念,在传播学中表示一种情境的不确定性和无组织性,在鲍德里亚的内爆理论中则意味着负面因素的不断增加以及不确定因素的不断累积,差异性和多样性逐渐消失,当负面因素和不确定因素增加到极限的时候,“熵”的极点必然会发生内爆,结果就是一切完全类同,一切归于沉寂,真实和虚拟之间的界限消失,意义淡化。由此可见,内爆其实就是消除区别和差异的过程,在媒介通过信息符号构建的虚拟社会和世界中,媒体的信息越来越多,意义却越来越淡化,最终社会也会消失。

二、《新闻周刊》对鲍德里亚后现代性媒介观的解构

诚然,中国今天所呈现的各种电视节目并非都是完全后现代性的,在后现代主义充斥着电视媒介的当下,本文接下来将要论述的电视新闻节目《新闻周刊》对于鲍德里亚后现代性媒介观尤其是其对电视媒介的批判来说,无疑是一场“撕毁运动”。

(一)从《新闻周刊》的特色看其对后现代性媒介观的解构

1.浓缩的精华,固化的记忆,重建的历史感

央视《新闻周刊》多方面帮助观众重建了历史感,它将过去的一周浓缩在45分钟的时间里,正如《新闻周刊》在自己的栏目定位中所说的:“眼下的中国,变化剧烈,选择什么样的新闻,以什么样的眼光,能将过去七天的中国浓缩在一本45分钟的电视新闻杂志里,是我们每天都在不停思索的问题,我们经历过痛苦、困惑,我们也拥有过快乐和自信“,基于此,过去七天最重要的新闻事件和最令人关注的人物都会在节目中出现,“我们追求的是希望作一本有理想、有责任感、有尊严、能够记录历史的新闻杂志”。

2.重构的“现实”or真正的历史

鲍德里亚认为媒介让大众无法直接接触到最真实的客观现实,所触、所感都经过了媒介的过滤,并且在经过媒介渲染之后的“现实”都早已不是真正的“现实”。 然而,《新闻周刊》采取再生产的方式来表达自己,是因为在经过一周的沉淀之后,观众对于以往新闻事件会有不同的感官认知,有些新闻事件往往是一波三折甚至一波几折的,从事件的发酵、发生、达到矛盾制高点再到事件的冷却,在整个过程中,不保证不会出现观众被一些媒介牵着鼻子走的情况。

3.多维度思考,主体性回归

在鲍德里亚的“超真实”中,看似是“我们”在表达自己的意见,但实际上这些意见只是大众媒介的复制品,我们都是根据电子媒介上出现的意见来表达自己的意见。此外,一般而言,电视新闻并不想提醒观众某条新闻有严肃的内涵,否则观众在新闻播完之后还必定要继续思考,这样就会妨碍他们观看下一条新闻,为了追逐电视中那些稍纵即逝的画面,人们往往只能停留于碎片状的、虚幻的视觉表层,支离破碎的叙事使人们滋生了思维的惰性,放弃了对意义的追问,人们逐渐适应甚至依赖起了这种无须思索的视觉快感的刺激,对深层意义和情感的领悟力日益枯竭。因而在电视媒介面前,鲍德里亚认为观众的主体性已经沦丧,并且也已丧失了思考的能力。《新闻周刊》所期待的是通过用独到的视角挖掘出新闻背后的新闻,展现事件发展的变化过程,剖析事件对社会的影响,使观众能对事件产生多元的理解和判断,并且希望能在与受众的沟通交流中获得启迪,它认为既然电视进入了大众的生活,那么它上面出现的形象也可以说是属于观众自己的,在看节目的过程中,我们都有可能会成为节目中的“家属”,我们在电视屏幕中看到的,也许就是我们自己的形象,因为这是我们一起经历的时代。

4.“消解”了的后现代性

我们一般会认为,后现代的典型特征就是拼贴、去崇高性、无深度、去中心化,零散化等等,不得不承认,《新闻周刊》作为一档电视新闻节目,并且处在后现代性深刻改变媒介内容和形式的时代之下,它不可避免地会带有一些后现代性特征:如主持人不再以正统的标准出现在镜头前,而是以一种轻松不懒散、活泼不轻浮的姿态出现在受众视野中;又如白岩松在节目中已经不单单是作为一个主持人存在了,他承担的更多的是评论员、引导者所承担的责任;再如,白岩松每次在片尾说的“下周的事儿我们下周再聊”,一个“聊”字便消解了传统新闻节目的严肃性,等等。我们却不能断然地抱之以批判、谴责的态度,《新闻周刊》节目确因此而收获了一种为广大受众认可并接受的独特气质,这也成为了《新闻周刊》在开播以来一直在同类型电视新闻节目中遥遥领先的原因之一。

三、结语

在我国即使是在当今所谓“后现代热”的时态下,媒介所表现出来的也不可能都是后现代性的,后现代理论更不会成为主流文化所依据的理论准则。而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完全否认鲍德里亚的后现代性媒介观,正如本文所分析的央视《新闻周刊》节目,在吸收后现代性中让社会进步的动力因素的基础上加以创新,俘获了广大观众的心,这就是对鲍德里亚悲观的媒介态度最形象的解构。(作者单位:重庆大学)

参考文献:

[1] 金丹元.重识后现代——兼论后现代语境中的中国电视文化[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02.

[2] 石义彬著.单向度 超真实 内爆——批判视野中的当代西方传播思想研究[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02.

[3] 程竞羽.大众媒介批判论中鲍德里亚“内爆”理论探析[J].新闻研究导刊,2015.07.

猜你喜欢

电视新闻节目新闻周刊
旅行的没落
与感冒相处的日子
今天的会就开到这吧
你为什么要学会拒绝
基于媒体融合环境下的电视新闻节目创新
消息类电视新闻节目编辑技巧初探
新媒体时期女性新闻周刊的发展之浅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