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高中生消费问题及对策探析
2016-04-20徐嘉辉
徐嘉辉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当代高中生在消费观念上发生很大的变化。为此,本文主要就当代高中生消费问题作了具体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生;消费问题;对策
引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中生也拥有了客观的可支配收入,但是不免让人担心的是心智并不成熟的高中生在拥有了这些可支配收入后,他们的消费是否理智,消费理念是否健康合理,是否有利于我们的健康发展,如何才能树立一个合理健康的消费理念,这些都是非常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1.培养高中生正确消费观的意义
1.1保障身心健康
在不正确消费观念的影响下,高中生在消费上会逐渐产生攀比、盲目从众等行为。支配金钱的极大自由,会导致高中生过早踏足社会,身心健康受到影响。例如产生网瘾沉迷于网络中不能自拔,或者无节制地购物,或者无法脱离对一些“垃圾”消费品的“执念”,这都是不良消费观消极影响的体现。培养正确消费观有利于帮助高中生摆脱不正确的消费行为,培养高中生的自控能力。
1.2 提高学习效率
培养高中生正确消费观念,有利于高中生摆脱物欲的控制,减少内心的浮躁,专心、专注于学习,提高学习效率,有效掌握知识。
2.高中生消费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消费存在盲目性
由于高中生缺少相应的社会生活经验,缺乏相应的理财能力,只要是自己喜欢的东西都会想办法立刻购买。他们只是一味的追求时尚,不考虑自身家庭的实际收入,有时甚至盲目的追求高档名牌货。还有一部分学生是狂热的追星族,他们紧跟明星的步伐,只要能够买到明星穿过的衣服,看场明星办的演唱会,将不惜一切代价。这些都告诉我们,引导高中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已是迫在眉睫了。
2.2 高中生消费存在严重的浪费、攀比现象
现在高中生另一个最不合理的消费现象就是浪费与攀比现象,无论何时何地,浪费与攀比都不是一个好的习惯,尤其是与我们传统的道德观念相互抵触,但是我在学校中常常会看到同学们的浪费与攀比,可以说是层出不穷的,在食堂的垃圾桶中可以看到很多没有被学生们吃掉的食物,甚至有些饭菜都一口没动,这种浪费现象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存在于学生们之中。
2.3重物质消费
在高中生普遍存在消费结构不合理,注重享受性消费,忽视精神消费。大多数高中生很少考虑所买的东西是否对自己的学业有帮助,只在意眼前物质欲望的满足,而忽视了对未来发展的投资。他们很少买书(学习参考资料以外的书籍)、读报,而是把钱都用在了买服装、零食、交际娱乐活动上。学生的书包里装着名牌手机和最新款的电子产品,身上穿着最时髦的名牌衣服,这已经在高中生群体里成了普遍现象。比起精神上的愉悦,学生更看重新潮物品给他们带来的短暂的满足。
3.培养高中生正确消费观的相关对策
3.1 以家庭教育为本,发挥家长的良好榜样作用
家长的消费行为和理财观念会在潜移默化中对孩子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家长要以身作则,要有健康的消费行为和理财观念,让孩子自然而然培养良好的消费和理财习惯。尤其对于当下以三口之家为主的家庭结构,父母更应当避免对独生子女的溺爱和“唯学习成绩是论”的想法,从小培养让孩子受益终生的健康消费理财行为。比如,父母要主动告诉孩子家庭收支情况,培养孩子的理财意识;在购物过程中教孩子通过比较来理性购买和消费;帮助孩子有计划地储蓄和规划零钱,等等。对于盲目追求名牌、重物质消费轻精神消费、花钱无节制等不良的消费行为要及时进行劝导,总之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养成健康的消费行为,养成独立理性的理财观念。
3.2 加强学校消费教育
目前,高中学校一般都把成绩和升学率作为评价学校的标准,却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学生的消费教育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学校如果能够合理利用时间向学生传授消费知识,不但培养了学生勤俭节约合理消费的能力,对学生日后走向社会大有裨益。
3.2.1重视消费教育,加强思想引导。
在全面提倡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学校不但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更要重视学生德智体美各个方面的全面发展。要组织教师进行相关的培训,使教师转变观念,不仅重视学生文化知识的学习,更要重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注重学生的理财消费教育,利用周一开班会和思想政治课的时间向学生传授一些理财消费知识,主要是消费观念、消费方式、消费计划、消费者权益和保护等,引导学生树立理性消费的意识,培养学生合理消费的能力,让学生认识到法律赋予自己的权利,懂得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消费权利。
3.2.2利用课堂时间,传授理财知识。
高中阶段学生学习任务相对繁重,学生肩负着考大学的重任,压力较大,但也不是一点时间都没有,有些文化课也会涉及到相关理财消费方面的知识,老师应该抓住这些机会,理论联系实际,在课堂上向学生讲授一些实用的消费理财知识。一是高中阶段的政治课就有涉及经济方面的知识,老师可以在向同学讲授这部分知识的同时,再给同学介绍一些理财方面的知识,这样,不但可以把枯燥的书本知识和学生感兴趣的课外生活理财知识结合在一起,还可以使学生养成理性消费的好习惯。二是高中阶段的数学课也涉及到存款利率的题,老师就可以顺便介绍一下存款储蓄的知识,鼓励学生进行储蓄,把日常正常生活开销外的零花钱都存到银行,有计划的进行消费,给自己设定一个短期目标,通过储蓄积累来实现。学生在实践中得到了储蓄带来的成就感与快乐,不仅锻炼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还有助于提高学生勤俭节约的意识。
3.3 优化社会消费环境,倡导积极向上的生活消费方式
高中生的消费行为和理财观念的形成离不开社会大背景的影响,因此,为了包括高中生在内的青少年能够身心健康成长,全社会都应当反思社会的不良消费风气,优化社会消费环境,倡导积极向上、勤俭节约的生活方式,为高中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行为和理财观念营造一个积极健康的大环境。具体来说,有关部门应当净化当前媒体环境,在电影、电视剧中减少奢侈糜烂的生活方式的描述,更多地展现积极、正面、朴实无华的宣传,发挥媒体在净化社会环境中的优势作用。同时,加强高中生有关消费法律的认知。让高中生明确自己的消费权利,了解合法的消费途径和解决消费冲突的途径,从而为以后走入社会面对更加复杂的消费生活而做好理论和心理的准备。
4 .结束语
总之,高中是人生重要的学习阶段,在物欲横流的社会环境影响下,我们应充分保持理智清醒的大脑,以高标准、严要求来指导自己的行为。通过虚心接受家庭、学校和自身的不断教育来提高自己。
参考文献:
[1]段畅兵.高中生消费状况及行为原因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0,(11).
[2]李斌.浅淡如何引导学校学生健康消费[J].农业教育研究,2008,(06).
[3]魏莉莉.青少年消费特征及趋势探析[J].当代青年研究,20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