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数据收集能力的调查

2016-04-20万红霞

开心素质教育 2016年2期
关键词:笔者方法数学

万红霞

一、研究背景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学习了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在期末的复习当中,笔者设计了一项调查任务,让每四人一小组调查1~6年级的一名学生的身高和体重。这项设计不仅仅是对知识的巩固,笔者更看重的是学生调查的方法与胆量以及学生之间的配合与分工。

二、前期准备

本学期复习开始的时候,为了让学生体会调查的乐趣和作用,笔者让学生4人一组,去调查我校一到六年级一名学生的身高和体重,笔者所教学的二年级两个班,1班有68人,5班有65人,表格发下去后,将本班的学生分组,按照上课的小组来安排工作,并且在每组中指定一名小组长,告知一定的调查方法和调查技巧,要求学生一个星期内完成。

三、成果展示

1班的完成情况不如人意,16个小组中,完成任务的只有一个小组,而5班的完成情况较好,15组中,有9组完成了调查任务。

三、调查感想

学生的兴趣决定学生的成功,为什么两个班的调查结果有如此大的区别呢?很有可能是学生缺乏认真完成这件事情的乐趣,积极性不高。怎样培训学生收集数据的能力呢?

1.培养收集意识。纵观小学数学教材,我们可以看出教材主要分为四个方面的知识,其中统计与可能性是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渗透的,因此也可看出现在的教材把“统计”列为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从某种意义上说,统计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大突破性的变化,是使小学生的思想和观念由“确定性数学”进入到“随机性数学”的一个重要台阶。但是对于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他们没有较多的生活经验,感受不到收集数据的重要性,因此要在课堂上有意地列举大量的生活数据,例如学生的健康体质测试数据、卫生部门调查18-30岁青年的性别数据,这有助于学生感受数据的重要性和收集数据的重要意义。

2.掌握正确收集方法。学生有收集意识后,教师还应该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收集方法。因为数据的收集是一项繁重的任务,好的方法可以避免重复的劳动。学生在刚接触统计时,收集的方法会很随意,目的性和方法性都很低。因此在设计收集数据时,笔者有意进行了分组,并通过一个教学片断,让他们感受分工合作的好处。

利用班班通播放某个路口的交通情况,化静为动,让学生身临其境。然后让学生收集不同车辆过往的数量,但教师先不做任何指导,让学生自己尝试。所有的学生不分工协作,自己去统计每种车子的数量,但是瞬间的记忆很快就会消失,几乎没有学生能完成统计的任务。这时教师引导学生解决问题:首先对机动车进行分类,小组中不同的队员负责记录不同的车辆。然后再来进行数据的收集,其后两次操作能让学生感受到合作的优势。分工合作能让数据收集的更快,更准确。

3.经历收集的过程。只有让学生亲身经历了收集数据的过程,才能逐步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纯逻辑的思维不可能告诉我们任何经验世界的知识,现实世界的一切知识是始于经验并终于经验的。”因此在收集数据完成后,开展全班汇报活动,笔者朗读了完成小组的名单,并让完成任务的小组组长上讲台和全班学生说一说统计的过程。让学生再一次感受统计的经历,加深学生对过程的印象。鼓励学生积极投入到统计活动中,亲身经历数据的收集过程。

4.合理整理分析数据。数据的收集是为了分析数据而准备的,分析数据是统计的意义所在。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不需要通过收集的数据得出重要的结论,因此笔者设计的统计活动中,只有一个简单的问题,“说一说你的感受”,这是对收集到的数据分析,目的是为了学生经历完整的统计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进一步体会统计的价值。

《新课程标准》认为,小学阶段应初步掌握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方法,笔者设计的统计活动,只是让学生初步感知统计的全过程,为以后开展同样的活动积累经验,让学生感受数学的乐趣及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作者单位:江西省永修县永丰小学)

猜你喜欢

笔者方法数学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赚钱方法
捕鱼
性能相差达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