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艺评论勿沦为棒杀与捧杀的工具

2016-04-20文清

出版广角 2016年4期
关键词:评论家文艺作品出版商

"

【摘要】互联网时代的棒杀和捧杀、吐槽与点赞是当下文艺作品及文艺工作者必须面对的挑战和经受的洗礼。好的评论家必须经得起棒杀和捧杀的双重攻击;好的作品需要好的评论家的批评和激励;文艺繁荣需要健康、公正、客观的文艺评论家,而评论家需要建立健全道德观念、审美观念。

【关键词】棒杀;捧杀;道德标准、公信、健康、实事求是、市场检验、正知、正念、正能量。

【作者单位】文清,央视剧中心。

2015年10月19日 ,中共中央出台《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下称《意见》)指导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意见》指出:“评价文艺作品,要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社会价值和市场价值相统一,绝不让文艺成为市场的奴隶。”

学习《意见》,笔者尝试探讨一下文艺批评的现状。当前,我国文艺评论可以说是相当滞后,有良知、有正义感的评论家难有市场,文艺评论者不是被棒杀就是被捧杀,或者去棒杀、捧杀别人,还有的索性缴械投降,沦为金钱和权利的奴隶。

当评论成为棒杀和捧杀的工具,美、丑、好、坏就失去了道德的标准。评论的迷失直接导致文艺市场混乱,导致作品和人才良莠不齐、鱼龙混杂,各种乱象随之而来,文艺的精神追求就会失去目标。当我们的主流媒体充斥着金钱至上、权利为重的市场定律时,我们失去的不仅是几部好作品和几个人才,而是失去了整个文化的方向,失去了千百年来中华文化的根和魂!

文艺界不缺明晃晃的棒者,立场不同让对手埋葬在流言蜚语中的“文笔”,因嫉成恨、捏造是非攻击各界名流的“毒舌”,欺世盗名、偷梁换柱制造陷阱的“挖坑者”大有人在。文艺界也不乏赤裸裸的捧者,面对媒体镜头、面对大众永远是歌功颂德,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所有的“捧”都是为了藏在背后的“杀”做铺垫。但,无论是棒杀还是捧杀,其结果都一样——被杀。

近年来,全国各地电视台、网络机构、媒体公司等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派生出各类选秀节目,伴随着节目也催生了一大批文艺新星和相关的文艺作品。这本应是文艺大繁荣大发展奏响的凯歌,是一件令人欣喜的事情,值得大书特书、全民庆贺的事情。然而,在这背后暗藏着的却是不正之风的蔓延、投机取巧的掠夺。即文艺作品的成功靠的不是自身的艺术魅力,而是靠人为的炒作、操作。一些人和机构为了得到大众关注,通过各种关系暗箱操作,雇请网络水军推波助澜,主办方也以出资率来决定出镜率,在各方复杂的利益关系下一拍即合,捧谁都可以寻找出一万种理由,封杀谁也可以制造出一万种理由,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这些年,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急于利用文艺作品来扬名,也借此打造地方的文艺名片,文艺作品也成为“政绩工程”,甚至一些历史上的反面人物、小人物也拿来大肆宣扬,如西门庆、潘金莲之流都被“请出来”说事儿。这种方式在其他文艺种类中也呈泛滥之势。小到投资几十万元的一首歌、一本书,大到数千万数亿元的一部长篇连续剧、一部电影、一台实景演出。这其中不少是“属地”投资的作品,投资“属地”不按艺术规律来要求作品,而是按照政绩形象、宣传目标甚至是个人喜好来要求策划、编创作品。因此,这些作品由于先天不足,往往不易打造成能够留存下来的成功艺术作品,反倒是“庸俗、低俗、媚俗”及“物欲横流” “道德滑坡”等乱象混淆大众视听,导致人们特别是年轻人的文化审美和价值取向混乱、迷茫……

文艺作品没有评论就等于失去了坐标,文艺创作失去社会言论监督功能就会迷失方向。 积极健康的文艺评论能确保民族文化精神的火炬燃烧得更炽烈,能敦促一个时代的社会风气更清正。举精神旗帜、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是当代中国文艺的崇高使命,也是文艺评论家的终身使命;开展积极健康的文艺评论,是文艺事业繁荣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党领导文艺工作的重要方式;坚持正确方向,体现时代要求,引领文艺进步,是社会主义文艺评论的基本职责。

文艺批评对文艺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大到可以引导文艺发展的总体方向,小到可以对具体作品做出恰如其分的分析与评价,创造一个优胜劣汰的良好环境。现在文艺界真正关心社会、关心文化而且还敢于坚守立场、直言不讳的学者可以说是少之又少。当下的文艺批评的确需要一种标准,文艺评论家应该用自己的思想和见识,介入到现实中,引领大众形成有价值的审美观。本来普通老百姓在很多方面就感到困惑,如果评论家和专家不肩负起自己的责任,那这种乱象就会更加无法控制、肆意蔓延。现在是网络时代,发表评论并不困难,这对进一步形成健康的批评风气,树立、引领新的标准导向具有积极的意义。时代呼唤健康的评论队伍,优秀的作品和人才需要正确的引导方向。若想改变这种状况,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实事求是”。是好就说好,是坏就说坏,严守公正、坚守道德,用正义武装评论拳头,用良知重塑道德体系,用公信建立规范标准,开创良好的文艺市场规则。

当前文艺评论存在以下几个弊端:

1.对文艺作品及新人不能做出适当、中肯的评价

这样文艺界便无法形成一种良好的生态,让优秀的作品脱颖而出,让不好的作品相形见绌,对新生的艺术人才不能正确引导、客观评价。如不论人品如何,只要新人有“颜值”,就冠以“小鲜肉”或别的“美名”,狂刷“存在感”,对新人、对大众均缺乏真正爱护、指引的社会责任感。

2.无法应对新的文艺变局,无法对新出现的文艺现象做出分析与判断

当前文艺界出现了很多新的现象,如天价演出费、出场费、润笔费,跨界大咖们的“天价书画作品”,电影“大片”横行,以及影视作品对拜金主义、唯利是图、一夜成名、好逸恶劳的推崇,文学创作格局的分化与文学媒介的电子化等,这些都需要我们从新的视野去观察、思考、判断。

3.“断代”现象严重,青年评论家很难成长起来

这与学院的知识生产有密切的关系。一方面,在学院的评价体系中,评论很难受到重视;另一方面,当前的学术风气注重文化研究与文艺史研究,注重分析而很少下判断,这就使得很多青年研究者回避文艺界的现实,无法参与到当代文艺的现场中去。因此,青年评论家应该从严要求自己、更好地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政治思想觉悟、道德修养等方面优化、强化自身素质。

1.新媒体发展带来童书销售渠道的多样性

传统出版商面临着互联网时代下的种种冲击,尤其是销售渠道的冲击。传统出版商的图书销售大多数倚仗于第三方的渠道。然而,移动互联网为传统出版商的销售开启了一个新的窗口。社群电商这一新名词正走进传统出版行业。社群电商在图书销售领域实现了全人群、全空间和全时段的覆盖;社交媒体改变了传统的购书方式;朋友圈信任代替了平台背书,推荐替代了搜索,货架模式变为分享模式。移动互联网时代,出版商在销售渠道和读者资源方面进行了新突破。根据具有自媒体联盟属性的某社群电商大V店自有数据显示,2015年,大V店累计上架图书2100多种,绘本占比90%。他们采取“电商+社群”的方式,图书销售额已经过亿。多家中小型童书出版商为大V店供货,其中某童书社2015年的上架品种达到127种,销售码洋达到1200万。

2.扁平化的渠道变革给了出版商与读者“面对面”的机会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社群效应在网络世界之中被发挥到了极至。社群经济并没有什么神秘的地方,实质是人群经济的一种新的类型,其通过网络而得以实现。对于出版商来说,读者群就是社群,经营读者群,就是出版商的社群经济。出版商运营和构建的读者社群越大,经济效益回报自然就越大。读者对于出版商的意义,并不是现在才突显其重要性,互联网技术出现之前,传统出版商想要在读者社群的构建和维护方面做出努力,其难度也是非常大的。连接出版商和读者的技术难度和沟通成本都十分巨大。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解决了人与人沟通的难度和距离,使得出版商和读者之间的沟通在形式和手段上不再是问题,出版商的读者群就有了成形的基础和技术保证。

3.点对点的沟通方式让产品形式多元化成为可能

童书注重互动性,注重故事之外的发散与联想。然而在传统媒体时代,图书上架后全靠自然流量,产品的卖点与营销点主要依靠书店少得可怜的资源位进行展示。然而这样的资源争夺成功概率对于中小型出版企业来讲无疑是“靠天吃饭”。但是移动互联时代,社群营销的兴起,让产品分享、产品展示有了点对点的可能。编辑、作者可以通过用共同目标的社群讲解演示图书的新技术、新创意。微课、分享成为2015年童书运营的流行词汇。2016年1月9日,由某出版社推出的《科学跑出来》,每套定价虽高达272元,但在社群营销类的微店上线一小时即卖出1000套,速度惊人。而这本书成功的关键在于直观、详细的真人演示与讲解。

综上所述,竞争激烈、困境重重是中小型童书出版企业经营者面临的现实问题;选题资源不足、渠道话语权缺失也是中小型童书出版企业面对的困境。然而,利好的政策趋势、庞大的市场基数,也充分说明童书市场大有可为。利用渠道变革的大好时机,树立精品化意识,中小型童书出版企业只要积极由“小而全”向“小而专”转型,努力在形式、内容和运营等多方面进行探索与尝试,充分把握外部的机遇,不断克服内部的不足,未尝不能成为童书出版的新锐。

[1]吴天来. SWOT分析的改进方法及其在企业战略制定中的应用. 现代情报,2007(10).

[2]许春辉. 中国童书出版的大趋势. 编辑学刊,2005(3).

[3]王晶晶. 中国儿童英语分级阅读图书市场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 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4).

猜你喜欢

评论家文艺作品出版商
大地情深
——河北省优秀群众文艺作品巡演活动
广东当代文学评论家
文艺作品
音乐评论家的“内功”修炼——论八项追求
丽江市弘扬张桂梅精神文艺作品评论会
评论家杨占平
论近代中西方文艺作品互译发展现状及趋势
七成软件出版商转向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