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留守儿童问题难越“三重门”

2016-04-20

农业知识 2016年4期
关键词:三重门儿童



留守儿童问题难越“三重门”

近年来多地留守儿童问题频发。记者深入多地走访调研,接触大量农村留守儿童,发现留守儿童普遍面临生活上缺乏照顾、精神上缺少关心、行为上缺乏管制等“三缺”困境。对于数量庞大的留守儿童群体,“身边的保护”缺失是他们面临最大的问题,由此造成了安全失守,并导致一些孩子出现情绪异常等心理问题。

生活缺乏照顾 发育迟缓普遍厌学

记者调研了解到,很多留守子女由爷爷奶奶照料,由于老人在体力、经济等方面力不从心,一些孩子生活上得不到良好照顾,导致营养状况不良生长发育迟缓。另外,上学迟到、逃学等比例均高于非留守儿童。

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田坎乡田坎村的瑞瑞是一名留守儿童,12岁的他和70岁的奶奶住在一间土坯房中。记者日前在他家里看到,房间里不但堆满了废品,还到处都是鸡的粪便,充斥着一股浓烈的腐臭气味。但即便这样的房子也还是别人的。瑞瑞家的房子因年久失修成为危房,去年村里一位好心人担心他们的安全将房子借给他们住。瑞瑞的爸爸三年前外出打工,但却有一年多没和家里联系,妈妈两年前改嫁到四川。记者看到,祖孙二人的午饭是由瑞瑞做的,主食为苞谷饭、菜是素瓜豆。他告诉记者,上学期间6点多就要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做饭,晚饭也是自己做。

部分留守儿童营养状况不良生长发育迟缓。身形单薄、衣服破旧,这是不少留守儿童留给记者的印象。尽管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隆福乡留守儿童冉义福已经9岁,但身高却比同龄人明显矮一截,寄住在校的他仍然存在与年龄不相称的尿床问题,生活上仍需要老师的格外照料。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所做的一项调查显示,接受调查的农村小学生中,身高和体重均明显低于同年龄段儿童正常值,生长迟缓率近12%,身高低于同龄城市孩子6至15厘米;低体重率达到9%,体重低于同龄城市孩子约7至15千克。这些营养不良的农村少年儿童多为留守儿童。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14年在6个省12个县市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四成多留守儿童没有每天吃早饭,四成多曾以零食代饭,八成多睡眠不足。

由于教育未得到重视,还有一些孩子有学习障碍。广西龙胜壮族自治县马堤乡东升村东升小学共有学生148人,其中留守儿童63人。学校曾做过一次摸底,全校留守儿童中学习成绩优秀的不到20%,65%以上留守儿童学生学习成绩中等或偏下,有的主要科目才考几分,厌学、纪律性差较为常见。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张旭东说,尽管大部分留守儿童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但由于缺少有效监督和应有的学习辅导,他们学习过程中不良行为较多,其中没完成作业、上学迟到、逃学等比例均高于非留守儿童。

精神缺少关心 三大异常心理突出

由于精神上缺少关心,留守儿童情感上常常处于“饥饿”状态。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教授邓大才说,7至14岁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第二关键期,这个阶段孩子最容易“受伤”,此时需要监护人有意识地培养、引导和帮助,而留守儿童群体因缺少关心,他们的情绪常出现异常。

记者在调研中发现,不少留守儿童身上表现出明显的孤独、内向敏感、逆反等异常心理。14岁的贵州省黔西县花溪乡留守儿童小美和奶奶生活在一起,小小年龄的她早已担负起做饭、洗衣、喂猪、除草等重担。她告诉记者,平时很少主动跟父母打电话,“主要是不知道讲什么”,没事的时候她喜欢一个人看电视。当记者询问她对未来生活的打算,小美说自己没想那么远。

湖北省蕲春市思源实验学校共有1800名学生,其中90%为留守儿童。副校长王敏说,这个群体最大的心理特征是孤独、孤僻,不愿意主动跟人交流。有专家指出,孤独感弱的儿童遇到问题时,会积极面对并主动寻求解决方法;孤独感强的儿童更倾向于消极面对,若再加之与父母有效沟通少,易出现自我评价降低、“自我低效能”等。

记者采访发现,由于从小缺乏父母的呵护,不少留守儿童性格内向敏感,他们在择友时会有意识地选择与自己情况类似的,易结成小圈子、不喜欢参与大的活动,尽管有着强烈的倾诉欲望,但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又格外敏感。

贵州省毕节市一位中学教导主任说,班上有两个留守儿童,从来不和老师说一句话,给他们布置书面作业,他们都完成得很好,但一到课堂上提问,两个孩子站起来一句话都不说,常常低着头红着脸站在那里一声不吭。“我曾私下询问,他们说害怕回答不了或者回答错了被其他人笑话。”

还有一些孩子对管教有较强的逆反心理,如果得不到合理引导甚至会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山东邹城市香城镇的小王目前被关在山东省未成年犯管教所。由于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作为独生子的小王一直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到县城上初中后,他认识了几个社会上的朋友,常常跟着他们去KTV唱歌、逛街。后来为了得到享乐的钱财多次参与实施抢劫,15岁时被公安部门抓获。“当时觉得有兄弟陪在身边,他们讲义气,比父母好多了。父母只会在外面挣钱,根本不关心自己的想法,反而跟朋友在一起感觉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每天都能接触不同的新鲜事物。”

行为缺乏管制 易受社会和网络影响

随着年龄的增长,一些留守儿童脱离约束管教发展成为“问题少年”,逃学、打架时有发生,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调研发现,团伙和网络是影响他们行为的两大因素。

一是留守儿童易受不良团伙影响。张旭东说,同学朋友是留守儿童心里话的首位倾诉对象和遇到困难的第一求助人选,同辈成为留守儿童情感支持和实际帮助的主要来源之一,但需警惕不良群体的影响,有30.5%的留守儿童认为在校园里或周边有不良帮派团伙,有25.7%认为有同学加入不良帮派团伙。

“血染一枝花,霸道红玫瑰”曾是山东省邹城市“红玫瑰社团”的口号,这个团体成员90%以上为未成年人,多为周边中学生,主要活动有聚会、拜堂、站场、闹事,甚至实施违法犯罪行为。因聚众斗殴,邹城市检察院就这一社团办理违法犯罪案件3件8人,其中涉及“玫瑰之主”王某某故意伤害一案。

二是频繁接触网络,其中的色情、暴力等内容对其行为带来潜在影响。记者调研中了解到,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手机、网吧成为不少留守儿童了解外部世界的渠道,却也在无形中影响着他们的行为。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近三成留守儿童每天看电视超过1个小时,两成主要在网吧上网,且网络不良行为多,有过浏览色情暴力内容等。

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教授梅志罡说,目前不少乡镇都开设有网吧、游戏厅等,由于监管不严,这里成为未成年人主要的消遣去处,他们在玩网络游戏、网络聊天过程中,很容易被不健康的内容迷惑和误导,以至于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意外伤害频发 留守安全难“安守”

记者走访多地消防、公安等部门发现,意外伤害是当前威胁留守儿童人身安全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而溺水事故则是“问题中的问题”。有关数据显示,2011年湖北中小学生溺亡人数达176人,2012 年178人;分别占当年学校非正常死亡人数的44.4%和46.3%,居各类非正常死亡之首。

小君是湖北省蕲春县一名留守儿童,由于父母外出务工,奶奶又要负责照顾两岁的弟弟,四年级的他日子过得很“自由”。去年6月的一天,放学后的小君和同村的小伙伴到河边去钓小龙虾,结果不幸的事发生了,小君失足跌入水中溺水身亡。奶奶哭得呼天抢地,怀里还抱着两岁的娃娃。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调查显示,在过去一年中,有49.2%的留守儿童遭遇过意外伤害,比非留守儿童高7.9%,遭遇割伤、烧伤、烫伤、被猫狗抓伤咬伤、坠落摔伤和车祸、触电、中毒等各种意外伤害的留守儿童比例都高于非留守儿童,其中前四项分别高5.3、1.6、3.9和3.1个百分点。

留守安全为何频频“失守”?记者走访发现,对于数量庞大的留守儿童群体,“身边的保护”缺失是他们面临最大的问题。

“城市里四个大人带一个孩子,而一些农村,四个留守儿童不一定能有一个大人看。”山东大学社会学教授王忠武说,意外伤害的发生具有一定偶然性,但偶然背后不仅是安全防范意识和知识的匮乏,更凸显了留守儿童身边的保护力量过于薄弱。

贵州兴义市泥凼镇副镇长韦洪洲告诉记者,暑假期间,当地要求各村民小组长必须每天查看各小组留守儿童,村干部一周走访各组一次,乡镇干部每月走访。即使这样,对于当地干部而言,也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居住太分散了,山路又不好走,以乌舍村为例,全村26个组,即使一天跑5个组,村干部一个礼拜也跑不完。”韦洪洲说。

此外,一些基层干部的“不作为”和“假落实”也是留守儿童意外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张旭东认为,留守安全首先要强化父母的法定监护责任,同时基层政府要担负起排查安全隐患的责任,可尝试通过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方式解决基层力量不足的问题,鼓励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监护农村地区留守儿童。

(吴小康郭强黄艳李放王博 陈国洲李亚楠)

猜你喜欢

三重门儿童
儿童美术教育琐谈201
儿童美术教育琐谈198
年轻干部面对“三重门”
三重门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走进低幼图书世界的“三重门”
文言文教学三重门
“六·一”——我们过年啦!
捏脊治疗儿童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