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感”很重要
2016-04-20胡志强
□胡志强
“存在感”很重要
□胡志强
一位退休的老记者打电话对我说,在退休之前要积攒一些人脉,最好是保持在职时那些朋友间的联系,否则,人一退休,电话都“休眠”了;职场里很多人发自内心地希望“早点退休,想回家去享受自由生活的快乐。”
……
人是群居的智慧动物,人类把这种群居关系称为“社会”,离开社会,人就不称其为“人”了,这是社会学非常确定的科学事实。在社会中,人与人聚,无论什么关系,彼此之间都是客观的存在,区别是每个人对自己存在的感觉大不相同,尽管一个群体的人可能就一些问题的见解一致。前述这些都和人的“存在”与对存在的感受密切相关,“存在感”是人们生活状态的观念前提,不同的观念,决定着人的生活状态大不相同。极端的例子就是面对死亡,有人愉悦,有人痛苦;有自然死亡,也有自绝于世。当一个社会的人大多“存在感”不舒适的时候,整个社会的正能量比例就会下降,社会的总体表现就会颓废。因为直接关系到全社会幸福指数的高低,所以,“存在感”的问题不容我们继续忽视下去。
最近一件事在互联网上闹得沸沸扬扬,说的是“方舟子该向人道歉。”在几年前的一档电视节目中有个初中学历的发明人提及“引力波”,被现场的几位嘉宾讥笑。近日美国科学家宣布“引力波”确实存在,一些网民据此开始声讨方舟子,认为他不尊重节目中的那个发明人,为此,方舟子写了4000字的博文予以反驳。他博文里的一句话很重要,就是“初中没学好却自以为比谁都懂科学,这就叫反智。”
在这里我们不讨论“引力波”和方舟子们之间的争论,笔者只觉得把方舟子的“反智”说,放到“存在感”的讨论中,对我们很有意义。
“存在感”存在的前提是,人是有智慧、有感情、有感觉的,这个前提的前提是,感觉“存在”的人,其情、其智、其感首先要正确(正常),不正确或不正常的情况下,人的存在感就不真实,甚或错误,而错误的存在感会把人引入歧途。社会学认为,人对社会的认知永远不会完结,也永远不会达到完全正确的彼岸。由此,每一个人对社会、对自己的认识更是不完备、不周全的。正是因为认识的偏狭,我们对社会的感觉也永远不会绝对正确,这就造成了任何人的“存在感”都有错误。鉴于此,我们在坚守自己的存在感时,就要尽量避免偏执,并时常进行必要的修正。有一个事实,即任何人在社会的存在中都有层级的区别,不同层级的存在,社会和人的关系不同,要求也不同。那么,认可了自己的层级现实和对社会关系的判断有失误,我们就会对“存在感”少很多抱怨,多一些踏实。
这不是认命,而是对“脚踏实地”的另一种更深层面的解释。任何人从婴儿到衰老的一生中,社会层级都是不断变化的,存在感也会五光十色。只要心智正常,又具备足够的智慧,我们就不会掉进“存在感”的误区里走不出来。反智、无知,不会有正确的“存在感”。
微评
部族精灵:方舟子的评论虽然刻薄了点,但却也直中要害,没事还是多看看广义相对论吧,没有数学基础的唧唧歪歪都是瞎扯淡,无聊的广大看客不要意淫式的充当正义了,乌合之众,不堪一击!
初夏abcd:怎么说呢,其实大家早就心知肚明,诺贝尔哥是不可能得诺奖的。抨击方舟子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他对人的不尊重,诺贝尔哥所谓的“民科”固然不靠谱,但是方舟子连人最基本的倾听都不会,这才是可气的。
衰神:郭无法自圆其说,难以证明其真实合理性;你反对他,请拿出证据让大众相信你说的就是对的,否则,你不只欠郭一个道歉,还欠大众一个道歉!
漆园走狗:啥东西都跟梦想扯一块,这也是道德绑架。搞科学,有想法就做实验,有成果就写论文。整得跟演相声一样,没用。当然,对人要有基本尊重,但这跟什么引力波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