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方舟子是中国“树敌最多”的人

2010-04-29

21世纪 2010年10期
关键词:学术腐败方舟子伪科学

杨 猛

方舟子“得理不饶人”、有“真相洁癖”的性格,得罪了从专家学者、政商精英到普通民众等众多人物

方舟子遇袭击前的五天,豆瓣网上出现了一个叫“群殴方舟子”的小组,内有网文称:“如果给你们一个机会接近方舟子3米内……要揍他的来报名。工具自备,皮带鞭子棍子甩棍都可以,以打到瘀青打到肿为目标。”方舟子遇袭次日,该页面已被删除,一如逃无踪影的凶手。

网上惊现“群殴方舟子”小组

8月30日,晚8时,北京石景山的一家酒店里,饭桌上的菜凉了,彭剑还是没等到方舟子现身。彭是方舟子的律师,此时方舟子正和警察在一起,配合新一轮取证笔录。方的手机关掉了,家人都无法联系上他。

彭剑一连抽了几根烟,说:“8月27日晚,和方先生吃饭时,我还提到,最近要特别注意安全问题。想不到这么快就发生了。”

早间,彭剑接受了多家媒体采访,指控袭击方舟子的最大可能“来自肖传国”。肖为武汉协和医院医生,方舟子指责肖传国的“肖氏放射弧”为骗局。2005年肖传国竞选院士未果,被认为与方舟子举报相关。后来肖传国起诉方舟子,武汉胜诉,而北京败诉。

在外人看来,彭剑把矛头直指肖传国有些鲁莽。次日网上披露,肖传国欲告彭剑诽谤。肖传国称,方舟子遇袭一事可能是在报假案、“这是一场闹剧”。

但是彭剑坚持自己的判断。他说,和方舟子合作打假的《财经》编辑方玄昌,早些时候组织调查过开展“肖氏放射弧”的郑州神源泌尿外科医院。6月24日晚,方玄昌被2名不明身份者袭击,两次手法相似。

方舟子遇袭,媒体和网络名人一片谴责之声。徐小平称:“袭击方舟子,是对事实和真相的攻击,是对社会良知和准则的攻击。”柴静称:“拿不出事实的人,才需要拿出铁锤。”

袭击事件给方家人带来很大精神压力。方的孩子即将入读幼儿园,这使得家人平添担心。10年打假树敌无数,连方舟子都无法确定,谁是潜伏在暗处的敌人。他只是强调,“100%与私人恩怨无关,肯定是触及某利益集团后遭报复。”

彭剑2005年开始做方舟子的律师,他说,“方舟子的社交圈子其实很窄,和人交往主要出于公事,他几乎没有多少私交的朋友,春节,假如能收到方舟子寄来的用女儿照片制成的贺年卡,即表明他认同你是朋友了。”显然,彭剑是为数不多收到过贺卡的人。

“方舟子10年打假,把该得罪的人全都得罪了。”彭剑感慨地说,“方舟子是中国树敌最多的人。”

“方舟子为了科学不要朋友”

44岁的刘华杰是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是国内最早接触方舟子的人之一。1999年前后,刘华杰、江晓原等一批青年知识分子组成的学术圈子,热情地把方舟子介绍给国内读者。但是现在,他们形同水火。

闻听方舟子被袭,刘华杰说,“打人肯定不对,就像骂人不对一样。但是说句俏皮话,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角度,方舟子也应该保护。这种人太少了。”言语间的“刻薄”显示,双方有过极深的裂痕。

1994年,方舟子在美国创办了世界第一份中文网路文学读物新语丝,开始网络写作。2000年前后,刘华杰、江晓原、刘兵、田松等京沪科学人文领域的青年学者,注意到了活跃在海外互联网上的方舟子,“他有生物背景,文笔也不错,批学术腐败、批伪科学,当时我们都很欣赏他,甚至可以说喜欢他。”北师大副教授田松说。

1999年,刘华杰在网上采访了方舟子,文章发表在科学时报,属于较早推介方舟子的文章。

江晓原当年为方舟子的《溃疡——直面中国的学术腐败》一书写序,将方称为快意恩仇的“少侠”。方舟子当仁不让,“这个称呼比较对我口味”。

田松认为,方舟子一直有过去时代特有的那种英雄主义和理想主义情结,一如《天龙八部》的慕容复,有领袖欲。

方舟子有生物学背景,对人文和科学问题感兴趣,他们认为方加入这个圈子,学术上能起到互补。但实际双方并没有一拍即合。

刘华杰说,从最初惺惺相惜,到后期分道扬镳是多种因素促成的。“过去的很多事说不清楚,有很些是鸡毛蒜皮的小事。”

国内资深的科普作者陶世龙回忆,方舟子和刘华杰等人的分歧,根本原因是学术的争议。

导火索之一,2001年一次“科普图书奖”评比中,清华大学教授刘兵推荐了一本《美梦还是噩梦》,方舟子给每个评委写信,说明这本书的作者并非权威,而是一本站在反科学兼伪科学立场攻击遗传工程的著作。此事引发了方舟子和刘兵及其学生的论战,后期刘华杰、田松等人也加入到对方舟子的口诛笔伐。方舟子称对方为“反科学文化人”,指责刘华杰搞匿名攻击,“由反伪科学走向反科学”。而刘华杰等人称方舟子用科学的帽子打压人。一场混战之后,双方就此别过。

刘华杰称,“现在朋友之间看法不一样的多的是!但是为什么我们之间没有翻脸,为什么大家都跟他翻脸了?作为一家之言完全可以讲,但如果方舟子以科学的名义,认为只有他的东西是对的,好像真理在握,那就不行了。”

方舟子否认自己是一个科学主义者,强调:“在中国现在最缺的是科学,而不是科学太多了。我们在需要用到科学的地方,就要讲科学。现在中国的问题是,在必须讲科学的地方,他不讲科学,你跟他讲科学,讲道理,他就指责你是科学主义。”

刘华杰说:“开始我和方舟子一样,对伪科学恨之入骨,也是批斗打,很多人找我算账。现在回头看,这么解决不是办法。这个社会是不健康,不然为什么骗子都打着科学的旗号?邪教、迷信,都贴科学这个词。而方舟子,必须捍卫科学这个词。”“有没有科学依据”,成为方舟子日后打假的一个支点,也成为他为人诟病“一棍子打死”的罪证。

这场争论仅限于文人式的笔伐。刘华杰等人和方舟子从没有发生面对面的争吵,“大家见面还不会吵。方舟子结婚的时候我也去了”。

论战中方舟子显露出的逼人气势让刘华杰记忆深刻,“你见到他本人感觉一点也不强势,但是文章则锋芒毕露。为了真理完全不顾朋友。我说他不了解社会,一直生活在网络上。因为虚拟世界不需要朋友。方不在现实中生活,常常一个人,像匿名发帖一样,觉得有没有朋友无所谓,方舟子应该是网络的牺牲品!比如咱们是朋友,不能因为科学问题不要朋友了,但是方舟子能够为了科学不要朋友。 ”

而柴静则认为,“方先生行文说话的风格有争议,但作为一个记者,我认同他‘对真相要有洁癖的说法,真相不能附加任何前提,不能强制要求真相长着一张慈眉善目的脸,那样的结果很可能是普遍虚伪的产生。”

“方舟子优点和缺点同样突出。方舟子的优点就是他的缺点,如果都去掉就没他的特点了。”陶世龙说。

由学术分歧到个人恩怨,方舟子没能归属于任何一个小圈子。他像无法找到大部队的堂吉诃德,孤身挑战一个又一个风车。方多次表示,自己不适合按部就班的生活。网络写作、打假、自由支配时间的这种工作方式最适合自己。

得罪众人的打假

方舟子自己最难忘的一次打假,是2001年上半年揭露核酸营养品骗局的案例。这是他扬名立万的处子秀。

他曾说:“当时刚刚开始打击学术腐败,涉及的案例还不多;这个案例牵涉到了众多生物化学界的人士,一个学过生物化学的人都知道是骗局的东西,竟然有那么多中国的生物化学家在为之捧场、狡辩,令我这个学生物化学出身的人感到震惊。”这个案例涉及了广大消费者的利益,也引起了南方周末等媒体的监督报道,各媒体的报道持续了近半年时间,后来连卫生部、国家工商总局都出来发了通知,影响比较大。方舟子回忆:“美国《科学》杂志因为这个事件专文报道了我在网上打击学术造假的事迹,很少有中国人有过这种殊荣。”

新语丝几乎称得上中国最大的学术打假举报平台。一位匿名人士称,“为什么大家都去新语丝举报,因为我们国家正常举报没有用。比如举报领导学术腐败,基本是白费。所以人们匿名到方舟子那里举报,这样是最痛快的途径。换句话说,是体制问题造就了方舟子,出现这样的人,是因为整个社会纠错机制出了问题。”

方舟子至少成功开辟了两条打假路径。一是科研机构的学术腐败。这是方舟子的长项,他熟知科研规则,从基因皇后,到论文造假,几乎弹无虚发。而另一条战线则集中揭露伪科学、中医、风水,方舟子遭遇了来自民间的强大阻力。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的研究员宋正海,曾经写过《令人深思的“蒋春暄现象”》,推介航天工业总公司二院的蒋春暄高级工程师,称其数论成果堪比诺贝尔奖。方舟子公开批评蒋春暄没有发表权威论文,没有得到学界认可,不符科学规则,至多归为“民间科学家”之列。宋正海指责方舟子滥用了科学概念,动不动就把民间研究、中医斥为伪科学。对中国的自主创新科研打击很大,他说,“其目的是消灭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气象科学院研究员任振球认为地震可以临报,方舟子斥为伪科学。双方多次公开辩论。任振球对方舟子耿耿于怀,“我怎么评价方舟子?他是汉奸,最大的汉奸。他拿西方人的钱来反对中国的自主创新。”

2005年之后,关于“伪科学”的争论越演越烈。2006年底,宋正海等人联名给中央写信,要求从科普法中剔除“伪科学”,并和方舟子多次在公开场合辩论。

宋正海等人一度怀疑方舟子受到了来自美国敌对势力的资助,曾经去查,但是也没查出什么。

当时方舟子从美国回到国内结婚成家,最早主要靠写专栏和出书挣钱。2004年,方舟子开始在《北京科技报》开设“方舟子快评”,这个栏目后来还获得过北京市新闻奖优秀专栏奖,是当时方舟子在国内较早的科普专栏。但是他犀利的文风和不留情面的批评,也引起一些人的反感甚至不满,甚至有订户打电话到北京科技报社,抗议每周一篇的方舟子专栏,称如果不撤掉方舟子反中医反伪科学的言论,就拒绝继续订报。

这个阶段的方舟子毁誉参半。一方面针对打着高科技旗号的商业欺诈屡有斩获,另一方面,因传统之名的风水、中医爱好者又对方舟子颇有怨言,展开集体围攻。另一名老科普作家郭正谊还记得,实际上,当时方舟子已经面临人身攻击的威胁。“方舟子当时在新华书店发布新书,头天夜里,就有4个人摸到方舟子家门闹去了。”

关于伪科学的争论,陶世龙说,中医、风水,在中国民间有着强大的土壤。“方舟子有些事不太策略,打击面大一些。有些事情不能急,要一步步来。中医的问题,100年来都没解决,现在一下子也不能解决。要留给时间去解决。方舟子花了很大力量批评中医,后来才渐渐少一些。我看他最近对中医的看法就好多了。其实你抓唐骏、李一,这些社会效果更好。但是你不能这么要求方舟子。他自己接触到看到什么就搞什么。如果都讲究策略就不叫方舟子了。”

那个说真话的孩子

“他就是一个喜欢说真话的人。”陶世龙说。也有人认为方舟子是一个在沉默的大多数里,像安徒生童话中那个说皇帝没有穿衣服的孩子。

突如其来的袭击事件,多少改变了方舟子天马行空的生活,按计划,8月31日晚上,方舟子要到中关村出席一个IT界的活动并发表关于互联网的演说。到了下午,他临时决定取消:“这个时候去显然不太合适。”

为了打假,遭遇肉体袭击,还失去了自由活动的乐趣,尽管有心理准备,但是方舟子或许没想到会付出如是代价。

刘华杰说,其实方舟子凭自己的才能,可以生活得很好,至少可以在高校或者研究机构谋个职位,但是方选择了打假。他认为方舟子过得并不如意,连说,“可惜了。”刘说:“写稿能挣几个稿费?科普书在中国也不会是畅销书。中国传统社会是根本不讲科学的。所以你可以感觉到方舟子宣传科学,不是社会真正欢迎的东西。”

方舟子的生活很简单。开的是普通的丰田车,住的是二居室,物质上没什么很高的追求。他以前最希望拥有的奢侈品都是一些篇幅巨大或非常昂贵的书籍,包括《不列颠百科全书》、《牛津英语大词典》、《明实录》和二十四史,曾经在图书馆看到一直想有一套,但买不起也摆不下。

方舟子的作息习惯是下午睡觉,晚上工作。和“消灭中国传统文化”的指责相反,方舟子对传统的陈氏太极拳很有研究,几乎每天习练,身手还算敏捷,所以在此次袭击时得以侥幸脱身。

方舟子多次表示,自己其实不愿意打假,最大的愿望,是重新翻译一遍《进化论》。他说:“说实话,我有时候感到沮丧,因为在学术领域的打假,即使证据确凿,一旦涉及到体制内的打假,很多都不了了之。”而新语丝被屏蔽,只能通过镜像阅读,也被看作不被体制支持的例证。

但是已然欲罢不能。从最早打学术腐败,后期方舟子的打假范围扩大至公众人物,如唐骏、李一。方舟子开了微博,和新语丝并肩作战,刀锋过处如切瓜剁菜。几乎每一次打假都给方舟子带来新的声望,但是危险也在悄然扩大和逼近。好心人也在提醒方,“战线拉得太长了”,但是方舟子的微博上的留言将他的个性展露无遗:没有兴趣听取关于为人处世的任何忠告。

有评论说,“方舟子所处的险地,也是说真话者的险地。我们的社会,左耳听着‘民无信不立,右耳响着‘得饶人处且饶人。”

方舟子夫人在微博上说,“期待中国社会不再需要方舟子以一己之力抗拒群魔的那一天”。有网友说,这个理想很远,目前我们只能祝福方舟子面对谎言和谎言派来的杀手,下一次跑得更快。(摘自2010年9月1日《南方周末》)

猜你喜欢

学术腐败方舟子伪科学
“半小时才燃脂”是伪科学
为什么对学术不端容忍度较高
治理学术腐败需建立独立监督调查机构
学术腐败国内相关研究述评(1997~2016)
华盛顿大学开“反胡说八道”课
从实质解释论反思方舟子遇袭案
勿让学术腐败混入高考重地
伪科学的属性、特征和判断标准
韩寒“代笔”之争脉络
坚决反对伪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