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工标准对我国纺织业出口的影响分析
2016-04-20尹延杰
尹延杰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趋势日益加强,劳工标准问题已成为各国贸易中争论的新议题之一。中国作为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至关重要,而受劳工标准影响最大的也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纺织工业是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其产品出口连年保持较高增长势头,我国己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纺织品生产和出口第一大国的位置。由于国际劳工标准等国际环境的变化以及美欧国家对我国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损害了我国纺织业产品出口贸易的权益。另外,随着科技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纺织品生与环境、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问题,各国纷纷提高纺织产业的技术标准和环保要求。这固然有利于产业发展,但是一些别有用心的国家却利用自己的高标准来限制低标准国的产品输入,于是包括劳工标准在内的一些国际贸易领域的新名词大行其道,这些高标准正是我国纺织品出口的软肋,造成我纺织业每年巨额的损失。因此,深刻了解分析认识国际劳工标准的相关内容,正视其对我国纺织业出口贸易的影响,并及时、科学地采取应对措施,将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劳工标准;纺织出口;分析
一、研究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纺织业得到了飞速发展,尤其在2001年以后,我国纺织业在全球的市场份额中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是在国际经济一体化、全球化、纺织业进入后配额时代的大背景下,我国纺织业正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是纺织大国,却不是纺织强国,产业国际竞争力弱,缺乏自主创新意识,技术设备落后,人才紧缺,行业的增长方式任以粗放型为主,资源浪费严重,销售渠道和市场单一,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不合理,纺织行业协会及商会对企业的管理不到位,这些都严重制约着我国纺织业的发展。纺织业要在国民经济中发挥更大作用,实现“纺织大国”向“纺织强国”转变,就必须加快技术创新,挖掘开发国内市场,开拓多元化市场,树立品牌战略,完善纺织业外部运行环境,发挥中国纺织品劳动力成本低廉的优势,调整纺织品结构,使纺织业发展与我国的经济增长、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社会发展相互协调,也只有这样,才能让我国的纺织产业在国际社会的舞台上长久立于不败之地。因此,深入全面地研究纺织业的贸易格局并如何开拓我国纺织业的市场问题具有现实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外学者对劳工标准问题的研究,从贸易角度看,主要是探讨对我国贸易出口的可能影响,并给与政策和建议,对其进行了系统、深入地研究,取得了丰硕的学术研究成果。近年来,各国学者出版的有关劳工标准对纺织业出口影响的学术论著主要集中研究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关于国际贸易对中国劳工标准影响研究。李世军(2010)发达国家主张将国际劳工标准与贸易协议挂钩,以此来削弱低劳工标准国家的出口优势,我国的劳工标准相对于发达国家较低,将劳工标准问题与贸易协议挂钩,将会对我国的出口贸易造成影响。
王铂(2010)采用劳工工资的变化率作为劳工标准变化指标并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在保证模型稳定的情况下,估计国际贸易和出口对中国制造业劳工标准的影响,然后对模型进行向量误差修正,并分析向量的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再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
杨玲(2009)基于经济学、贸易学等相关理论,从劳工标准的内容出发,以劳工标准对出口贸易的影响作为主线,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对论题进行了分析。运用实证分析进一步探讨了劳工标准和出口贸易之间的关系。
2.关于劳工标准概况的研究。刘旭(2003)提出国际劳工标准是当前国际贸易领域的一个焦点问题,并阐述了国际劳工标准的含义,分析了发达国家要求将国际劳工标准纳入国际贫易体制的原因,介绍了关贸总协定和世界贸易组织在国际劳工标准问题上的斗争,以及近年来国际劳工标准的最新发展。
Aggarwal(1995)研究了10个发展中国家核心劳工标准的执行情况和他们与美国的双边贸易关系,发现出口国对核心劳工标准的遵守情况与他们向美国的出口份额之间不存在必然的联系,低劳工标准的发展中国家和高劳工标准的国家相比,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出口优势,Aggarwal认为,一国较低的劳工标准并没有为其带来更多的出口,同时指出,在发展中国家,出口部门的劳工标准往往高于非出口部门的劳工标准。
OECD(1996)对核心劳工标准中的自由结社权和集体谈判权与出口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OECD所采用的数据是1980年至1990年10年期间世界市场上某个国家的出口变动率作为出口的研究变量,并对此作出总结,认为劳工标准对出口以及专业化方式几乎没有影响,认为核心劳工标准对出口竞争力的影响没有根据。
3.关于我国纺织业出口贸易状况的研究。程媛媛(2009)借鉴相关领域研究成果,建立理论基础和定量、定性分析框架,分析和评价我国纺织服装业的出口竞争力。定量分析通过基于统计数据的指标测度和横向、有针对性的比较,对产业出口竞争力在国际的地位形成较为直观和清晰的认识。
卜涵(2013)通过对影响我国纺织品的各个因素的研究分析,揭示影响我国纺织品的国际影响力的各个要素的单个因素现状及竞争力状况,以波特钻石模型为基础,研究其对我国纺织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并进而研究钻石模型的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
唐筱辰(2014)从出口质量角度来研究探讨我国纺织品服装业及其细分行业出口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利用纺织品服装出口复杂度模型,对1992年至2012年间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纺织业及其细分行业出口复杂度进行测算分析。
Rodrik(1996)使用了一系列衡量劳工标准的变量来分析劳工标准与劳动成本,比较优势和贸易劳动以及国外直接投资流入的关系。此外,一国国际劳工条约加入数目越大,则所执行的童工标准就越高,但是国际劳工条约数目与发展中国家纺织品和服装出口没有关系,并且童工标准和其他一些劳工标准的变量对发展中国家的纺织品和服装出口也只有很弱的影响。
4.关于纺织业劳工标准的研究。王丹萍(2012)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以回归分析为主,建立VAR模型,结合多因素研究劳动力成本对纺织业出口的影响。
方建国(2011)采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 SA8000 标准所产生的经济效应,分析其对我国纺织服装行业的影响,探索纺织服装行业应对SA8000 标准的对策,保持我国纺织服装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陈浩哲(2009)着重分析了我国纺织业面临的劳工标准问题,指出SA8000中的劳工标准成为阻碍纺织业的一个重要的贸易壁垒。
三、发展趋势
美国、欧盟等主要贸易伙伴国的需求锐减,导致纺织企业的出口规模急剧减小, 再生产能力下降,大幅裁员,影响国家稳定。作为我国出口支柱型产业的纺织业受影响颇大,形势不容乐观。与此同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主要发达国家为应付国内的经济衰退,通过舆论造势使得贸易保护主义在全球范围内再次呈现抬头趋势。以非关税壁垒为代表的各种贸易保护措施必将再次被西方主要发达国家所采用,以保护其脆弱的国内经济。毫无疑问,在这样的国际形势下,我国具有竞争优势的出口企业将面临严峻挑战。以劳动密集为典型特征的纺织业应时刻警惕诸如劳工标准的“蓝色贸易壁垒”,强调劳工标准的SA8000社会责任标准就是其中的一种。因此,研究劳工标准对我国纺织业出口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家庞.国际劳动公约概要[M].北京,中国劳动出版社,1991.
[2]师坤.论国际贸易中的国际劳工标准及对中国的影响和对策[D].华中科技大学,2012.
[3]王丹萍.劳动力成本对纺织业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12.
[4]邹钧.WTO背景下的劳工标准与中国对策[J].经济纵横,2011,(09).
[5]姚梅镇. 国际经济法概论[M].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