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课堂中的提问技巧
2016-04-20黎日丰
黎日丰
[摘 要]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1]曾这样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关键词]抓住时机;方法灵活;难易分明;主次明确;问者越问越活;答者越答越欢
一、设置新颖且带质疑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小学生都是天真活泼,他们每个人都有好奇心,强烈的好奇心会增强人们对外界信息的敏感性,激发思维,我们要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探究意识。因此,课堂提问,问题涉及要讲究问的方式,改变提问模式,使问题提的巧,发人深思,要力求新颖,讲求新颖能激发情趣,切忌问题提出平平淡淡。例如:在讲《颐和园》时,教师导入新课时可以这样设计问题:同学们,人们常说“不到长城非好汉,万里长城是中华的骄傲,桂林山水甲天下,香格里拉美在于让人陶醉,桂林美在山水,长城美在于它是中华的灵魂,那么颐和园又有什么特点呢?它的美又体现在何处呢?下面同学们阅读《颐和园》之后,请回答老师的问题。好吗?”这样的课前设疑导入,不但创设了问题的情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使问题的指向性非常明确,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二、抓住契机,设置矛盾,激活思维
学生不是一开始就对每篇课文的学习感兴趣的,因此,教师要不断地深入钻研教材,抓住问题的突破口,才能有意地给学生设置问题的"障碍",形成他们心理上的一种“矛盾”。当学生急于解决这些“矛盾”(问题)时,也就达到了一次思维训练,从而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和解决自然也提供了帮助。如在上《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一文中,导入可以这样提问学生:为什么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尺不是比寸长吗?是怎么回事呢?这不是矛盾了吗?这一连窜的提问,能激发学生对本篇课文的学习兴趣,并急切地研读课文找答案。当学生理解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含义时,也就是已经掌握了课文的情感。本来一篇看似枯燥无味且难于理解的课文却能使学生学得有滋有味,这就是语文课堂的教学提问技巧,不管是哪篇课文,难易程度如何,关键在于教师如何结合教材实际,抓住突破口,让课文死变活、难变易。我在上《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文时,也很注意提问的技巧。导入的问题是:同学们:你们认识周恩来吗?周恩来给我们中国作了什么贡献?谁能谈谈自己对周恩来的看法。几个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交流,进一步了解伟大的总理周恩来的事迹,不但给课文的学习铺畅道路,而且还进行了一次爱国教育。之所谓课堂的“一箭多雕”啊。这样的多交流、多提问正是我们所追求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是素质教育的集中体现。可以很自然地让学生认真地研读课文。解决本文的教学难点。可见,抓住契机,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会让学生学得主动、积极甚至融入课文的情境中。反之就会故弄玄虚,把学生弄糊涂。违背了现代语文课堂的基本理念,造成课堂死气沉沉。
三、提问要隐直显曲,引人入胜
课堂的提问若只是一味地直来直去,显得单调无味且启发性不强,长期如此,会让学生感到沉闷,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提问模式,把问题从“直问”转换成“曲问”、“活问”,这既能使学生感到新鲜,又能迫使学生积极思考,并且要求他们在思维上“跃一跃”才能回答上。如在《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一文中,引导学生理解李博士运骨髓途中的艰辛和台湾青年舍己为人的奉献精神时,学生可能一下子难以理解,那么可以换个角度来问:余震中为何他们不去空旷的地方?为何台湾青年不先去找她的家人?为什么他要捐献骨髓给不认识的大陆青年小钱?他是不是一个没有家庭之爱的不孝子呢?经过一系列的问题讨论,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海峡两岸骨肉深情及中华民族乐于奉献的传统美德。又如讲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时:如果让学生分析不知道庐山真面目的原因,可以这样问:“作者认为何不能观察到庐山的真面目,是不是他没有观赏价值呢?”当学生给予否定回答时,就往下继续问:那么我们怎样来观察我们周围的事物呢?请结合“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谈谈你的看法,这样的提问加讨论,对学生的思维训练有很大的帮助。结果效果是明显的。因此,因势利导、富于技巧性的提问,提问与讨论并存, 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的各种综合能力培养,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提问要注意分层次设计,转难为易,转大为小
语文课堂灵活多变,要上好一节语文课,必须整体连贯,单靠一两个提问是不行的,它需要教师站在高处,从整节课、从整篇课文来理请思路,设计出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化的提问,这样的提问才有一定教学营养,才能从各个方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广大的农村教学中,教师要一切从实际出发,结合本地区学生的理解能力,把问题分解成易理解、更有趣的小问题,或者把大问题分解成一组小问题,层层深入,一环扣一环地问,逐步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这样的提问处理,学生肯定 容易且乐于接受,《狼牙山五壮士》可以采用这种分层设问的方式进行教学。教者先提出问题:五壮士的基本性格是什么?这个问题学生较容易回答出来“勇敢”;然后再问: 他“勇敢”的特征有哪些?这下学生的热情高涨,纷纷答“引诱敌人上山”、“用石头和敌人战斗”、“跳下悬崖”、;在此基础上,教者继续问:他虽变来变去,但有一点是没变的,那是什么?学生由于有了前面的问题作铺设,可以不费劲地回答:“和敌人死战到底的爱国情怀”。最后,教者就顺势利导,提出下面有一定深度的问题:是什么原因使他一变又变?作者为什么要塑造这个形象?这就是一组从易到难,环环相扣的设问,在教者的引导下,学生对本文重点难点的学习肯定容易解决。
五、“盲人摸象”的发散型思维的提问
语文课堂中的提问,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训练和提高思维能力,因而教师要注意提问的角度和问题的深度。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可以使学生掌握解决同一问题的多种解答方法,既拓宽思维的空间,又能培养发散思维能力。如在学习了《搭石》f一文后,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乡亲们的精神品质可以与社会上哪些人联系起来呢?又如学习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一诗句后,可以问学生:在实际运用中,它还包含着什么耐人寻味的哲理?再如学习了《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中叶圣陶对文一丝不苟、对人平易真诚,堪称楷模的文品和人品后,可让学生思考:哪些名人身上也具有这种精神?能具体说说他们的感人事迹吗?这几个思维发散的提问都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问” ,让学生想得“深” ,想得“广” ,并把“问”与阅读、写作、做人联系起来,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纵向、横向的发展,有些还对学生加强了人文精神的教育。
参考文献:
[1]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879-1955),他创立了代表现代物理的相对论,为核能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在现代科学技术和他的深刻影响下与广泛应用等方面开创了现代科学新纪元,被公认为是自伽利略、牛顿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物理学家。1999年(己卯年)12月26日,爱因斯坦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世纪伟人”.
[2]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2012年6月第8次印刷.
[3]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8课,2012年6月第8次印刷.
[4]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2012年6月第8次印刷.
[5]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2012年6月第8次印刷.
[6]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2012年6月第8次印刷.
[7]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2012年6月第8次印刷.
[8]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2012年6月第8次印刷.
[9]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6课,2012年6月第8次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