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建设在浙江
2016-04-19浙江省经信智慧城市规划研究院
浙江省经信智慧城市规划研究院
浙江智慧城市示范试点建设稳步推进,20个示范试点项目分三批同步推进,形成了快-中-慢、试点-带动-示范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的体系。智慧化应用实效突出,目前,全省20个试点项目已有90%以上示范试点项目完成系统建设并投入应用,多项应用成果成为国内、省内或行业领域内首创。例如,智慧高速系统投入运行以来,全省高速公路在流量同比增加15.28%的情况下,拥堵时间同比减少90.21小时,沪杭甬路段交通事故率同比下降10%以上。
智慧城市成为现代浙江发展新标杆
成效凸显
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建设推动产业技术创新,全省先后在智慧城市大型专用软件、装备电子(软件)、云工程与云服务、智慧医疗等领域组织开展了重点企业研究院创建工作。目前已建成四批21家企业研究院,形成2700多人的研发队伍。技术创新成效显著,例如,云工程与云服务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立项研发33项,形成有效专利数19项,开发新产品13项。产业化应用效益突出,累计共完成项目成果订单转化近110项。
智慧城市发展支撑环境持续优化,在政策措施上,省政府出台了《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务实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等系列智慧城市、信息化领域的政策文件,对推进智慧城市顶层设计做出了工作部署。在标准规范上,起草制定《浙江省智慧城市标准化建设五年行动计划》,明确规定5年内要推进16项标准化重大工程。在宣传推广上,以世界互联网大会、中国(宁波)智慧城市技术与应用博览会等为窗口和载体,集中展示了我省智慧城市示范试点项目的最新应用成果。在人才建设上,依托省智慧城市咨询委、国家智慧城市培训基地、智慧城市规划研究院、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智慧城市项目等引进培养了大批优秀专业人才。
亮点纷呈
顶层设计推动有力,成立了智慧城市建设试点领导小组和省智慧城市建设决策咨询委员会,负责项目统筹协调和顶层设计。各地市出台一系列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方面的政策意见,推动智慧城市发展。
运营模式创新突破,以项目载体组建专业化公司运作为切入点,在企业运营管理等方面进行创新突破,目前已有12个项目组建了专业化的运营公司。例如,智慧安居由浙江航天长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投资成立诸暨分公司,推进工程本地化服务。
服务模式政府首购,创新提出一揽子解决问题的外包服务,例如,在智慧高速、智慧城管等7个项目上首创政府向企业购买云服务模式。
标准规范先试先行,目前,全省已经形成了20余项智慧城市标准规范,今年继续启动《智慧城市基础评价体系》、《智慧安居信息资源分类与编码规范》等11项智慧城市试点项目相关国家标准制定工作。
信息安全保障同步,试点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对重点领域的重点应用系统、平台、数据中心等进行信息安全等级评估,信息安全保障实现同步规划建设。例如,杭州智慧城管项目构建信息安全防护体系、引入第三方信息安全测评服务,做好数据备份和容灾备份等。
浙江省智慧城市建设存在问题与面临的形势
存在的问题
体制机制阻碍,信息互联互通与共享不充分,由于体制机制原因,各职能部门重要数据库尚未实现互联互通,仍然存在“信息孤岛”现象,不利于智慧城市项目推进。
基础条件参差,项目建设及产业发展不均衡,浙江省各地市基础设施、信息化建设、机制配套建设仍有较大的差异,各地市智慧城市试点进程存在一定差距,试点项目成果的推广应用步伐还不够快。
信息安全隐患,智慧城市网络安全风险加大,目前浙江省尚未建立智慧城市自主可控技术体系,潜在的信息安全威胁使得整个城市运行管理的网络安全风险不断加大,网络信息安全保障能力仍然不够。
面临的形势
智慧城市发展的新阶段对建设提出新要求,一是云计算、大数据逐渐成为智慧城市下阶段的建设重点。二是随着智慧城市的深入发展,需要在新阶段加大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力度。
示范试点项目的新进展对建设提出新要求,一是做好项目后期的运营管理和应用深化,二是全面总结经验,总结出一整套先进适用的模式,积极向全省和全国复制推广。
新时期浙江省智慧城市建设对策建议
坚持资源整合、开放共享的交换机制,深化信息资源集约共享制度,加快政府数据的共享、开放和社会化应用。
坚持成果推广、产业带动的协调发展,加大政府政策引导支持,推动智慧城市核心技术产业化和应用试点示范,加快智慧城市应用需求与产业对接,推进智慧城市项目产业链协同,打造良好的智慧城市生态圈。
坚持商业模式、服务模式的联合创新,通过政府引导,企业参与的方式建立智慧城市建设、运行维护的长效机制。
坚持业务、技术与监管融合的标准规范,出台一批智慧城市领域的国家级、省级标准规范,鼓励企业参与国际、国家标准和规则修订,加强技术创新研究。
坚持自主可控、综合防御的安全保障,全面推行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和风险评估制度,建立健全信息安全保护法律法规,形成一体化的、标准化的、自主可信化的综合安全保障防御体系。
坚持以人为本、智库支撑的人才体系,重点加强引进和培养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信息通讯等关键性领域的高端创新创业人才、拔尖人才、急需紧缺的专业人才、复合型人才,注重智慧城市人才体系构建,建设智慧城市高端人才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