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探形象法处理物理问题

2016-04-19郑传春

关键词:处理

郑传春

【摘要】物理抽象而复杂,绝大部分学生学起来感到吃力,本文探索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旨在教学中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达到教学目的.

【关键词】形象法 处理 物理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130-02

引言

形象法是指采用联想、假想、谐音、推导等手段把抽象的、复杂的、最易混淆的和很难理解的问题使之形象化,形象化,让学生在乐趣中很好地达到我们的教学目的。下面是笔者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体会。物理真的无理吗?许多问题看不见摸不着感受不了,还要我们去研究它,就显得无从下手,没实际感,让许多同学学起来很吃力,特别对一些初学者更是一头雾水。在教学中怎么让学生不经意的、一不小心地在乐趣中学到知识呢?本文将围绕该问题展开论述,详述形象法在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1 形象法可以加强对知识的记忆

1.1 力的矢量性

物理学中的量分为标量和矢量,只有大小而无方向的量是标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是矢量。在力矢量性的教学中,教材只讲了概念和力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而我在实际教学中除了讲清以上知识外,还补充了以下形象性的内容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既然是牛,让我们想起家里的牛天黑回家直接从自己的圈门里进,不会去乱闯墙壁,说明牛是能认方向的,由此联想力是有方向的,即是矢量。通过补充以上形象性的教学内容,加强了学生对力的矢量性的理解、记忆,使教学效果得到大大提高。

1.2 功的单位焦耳(J)

功的单位是焦耳,用字母J表示。随着内容的进展,所学的单位与字母越来越多,特别是对初学者会造成相互间混淆。为了加深学生对这个问题的理解、记忆,我进行了如下形象性教学:焦耳,即耳朵烧焦啦!我们见得最多的是烧猪耳朵,烧猪耳朵要用油,油是能量,能量又与功有关,猪耳朵烧焦后是一个卷卷当然像J。由此就得功的单位是焦耳,像字母J一样。

1.3 压强的单位和电场强度的单位

这两个间题比较简单,但对我们刚学的同学不一定都能记住。为形象牢记这两单位,我进行了如下形象性教学:压强的单位是帕斯卡,怕(帕)的是什么?哦!怕的是撕卡(胯)。而电场强度的单位是牛每库(N/c),就把它记为牛仔裤(谐音的妙用)。

1.4 静电力常量和库伦定理

静电力常量K=9×109 N.m2/C2。由于物理学中常量多,学生容易记混淆,常量中我们见到有两个9,由此想到比较容易记的九百九十九朵玫瑰,可以记为送你九百九十九朵玫瑰花太多怕你受不了,只送九十九朵给你,库仑定理干脆就记为裤(库)儿(仑) 定理,这样一来就容易记忆啦。

1.5 点电荷的电场强度方向

点电荷的电场强度方向表示如下:

由图我们可以联想成正电荷是太阳,电荷的电场线就像太阳发出的光线一样向四周发散,而负电荷是月亮,负电荷的电场线就像月亮吸收的光线一样把四周光线聚拢。也可以这样认为,正电荷就像我们的男生一样,性格比较外向,整天就想向外跑,比如星期六星期日都不愿回家,箭头方向代表向外。电荷就像我们的女生,性格比较内向,整天就想回家,如星期六星期日就想回到爸爸妈妈身边,箭头方向代表向内。不是有一说法太阳是哥哥,月亮是妹妹吗?这样一联系,正负点电荷的电场强度方向就容易记住啦。

2 形象法能帮助区分两个非常相似的量

2.1 动量和冲量

动量(mV):质量和速度的乘积。冲量(Ft):力和力的作用时间的乘积。只从定义上区分,同学们容易出错,特别是对初学者,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动量就是一个有质量(m)的物体在运动,既然在运动,必定有速度(V),当然动量就是mV。冲量给人的感觉是横冲直撞(时间t短),很有力的味道,当然冲量就离不开力(F),所以冲量就是Ft。二者由此区分得一清二楚。

2.2 仓库力和点电荷的电场强度

仓库力F=KQ1Q2/r2,而点电荷的电场强度E=KQ/r2,从表达式上看两式只是Q的个数不等,外貌很相似,所以学生最容易记错。我在实际教学中进行以下形象性的讲解:仓库力F就像人的一只手,而点电荷的电场强度的E则像农民用的铁耙子,同样是抠(Q)背,若用手抠当然要抠两次(Q1Q2),但若用铁耙子则只抠一次就够受啦(Q)。

3 形象法能加强对抽象间题的理解

3.1 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

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与两介质有关,两种介质相比较,折射率大的称为光密介质,折射率小的称为光疏介质,光线由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光线由光疏介质射入光密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这样讲解听上去感觉很零乱,我在实际教学中进行以下形象性的讲解:光密介质我们处理成:组成该种物质的分子间距离比较小的物质,而光疏介质我们则认为就是组成该种物质的分子间距离比较大的物质,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小黑点表示组成该介质的分子)。

图(1) 图(2)

对(1)图,光线在(a)介质中,由于分子间距离大(光疏),分子对光线的障碍比较小,而当光线到达(b)介质时,由于分子间距离小(光密),分子对光线的障碍比较大,故光线只能低着头前进,所以下偏离虚线,即ri。

3.2 密度的认识

我们都知道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内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后同学们除了知道定义、会计算ρ=m/v和相关因素之外,好象并不清楚密度到底是咋回事?在脑海里很不实在,对密度我这样给学生讲:由ρ=m/v知,m是体积为v的物体的总质量,从分子运动论知道,物质是由大量分子构成的,物体的质量我们设由n个该种物质分子组成,每一个分子的质量为M,则m=nM,代进去有ρ=Mn/v,由于对固定的物质来讲M是定值,密度ρ就与n/v有关,n/v表示单位体积内分子个数的多少。单位体积内分子个数多,说明分子距离小,即分子比较密集,密度就大.单位体积内分子个数少,说明分子距离大,即分子稀疏,密度就小。我们可以这样叙述:密度是指组成该种物质分子的稀密程度,分子越密则密程就大,分子越稀则密程就小。这样理解密度就给人一种实际的感觉。

以上仅以物理学科一部分内容为例加以说明形象法,此法在物理教学中还有很多运用,只要我们合理、灵活、勤于运用,就一定能很好为我们的教学服务。

猜你喜欢

处理
一起500 kV变压器铁芯多点接地故障诊断与处理①
利用核心网网络优化系统定位用户投诉问题
桥梁软土基础处理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