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下如何使物理课堂富有吸引力

2016-04-19杨冬梅

关键词:吸引力问题策略

杨冬梅

【摘要】物理是初中阶段的必修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一定要以新课改为指导,改变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之处,从而激活物理课堂,提高物理课堂的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

【关键词】吸引力 问题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129-01

物理是初中阶段的必修课,但是,由于物理学科的知识比较抽象,学生们的思维能力对物理知识的接受能力有限,在物理学习上难免会遇到困难。在新课改下,如何做好初中物理教学成为每位教师所关心的问题。

新课改下,要求变被动的知识灌输为通过学生自主地学习、讨论和探索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因此,中学物理教学必须抓住学科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突出形象性,强化知识教学,重视实验教学,概括物理规律,注重知识迁移,强调应用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物理综合知识。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中,使他们学而忘我,乐此不疲,这样我们的教学就是成功的。

随着新的课程改革的深入,使得课堂教学活动显得尤为突出。在新课改的课堂教学中,老师和学生有了更多的交流和沟通,学生的学习环境也变得轻松、活跃,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出来教给学生知识以外,更加注重对学生的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们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合作与探究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都不断的得到提高。在新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强调的是学生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对探究知识的方法的掌握,以及学生对知识熟练运用能力的提升。物理是一门和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学科,也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时讲究的是观察、实验和探究的学习过程。在这一学习过程中,通过让学生亲自观察、动手实验、合作交流探究问题的所在,诱发学生们对物理知识的好奇心。通过亲自动手实验,也使学生感到物理知识的趣味性,进而激发学生们的物理学习兴趣。在教学当中,还要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形成师生之间互相讨论、互相对话、互相交流、互相促进。通过新的教学方法的运用,让学生们有一种课下有盼头,课上有念头的心理和体会。

作为一名初中物理教师,要在新课改下进行物理教学就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改进。下面对当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策略上做出简要的分析。

一、当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在教育教学中过于强调老师的作用,而忽略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讲课“满堂灌”,学生只是跟着教师的思路进行课程的学习,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机械地记忆知识,在学习上缺乏自主性。如果不让学生去自主获取知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就不深刻,对知识的记忆也不会牢固。在新课改的教学模式之下,教师应该转变课堂教学的角色,把学生放在课堂的主体为主,教师做好教学的引导者。在如今的教学中,虽然有些教师为了适应新课改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时也加入了问题情境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教学中去进行思考和讨论,但是教师在教学中并没有给学生留出必要的时间去自主思考,当问题提出之后,教师会很快说出答案,或者引导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路进行问题的思考。这样的教学只是让学生自主学习流于形式,学生的思维受到了禁锢、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被扼杀。

2、在教育教学中没有注重师生的互动。

“互动”是在一定的环境之下,针对具体的问题展开讨论和交流的过程,在互动当中人们互相影响,共同进步。课堂教学过程就是一个师生以及生生互动交流的过程。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发挥出学生的能动性,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当中,形成师生双边的互动交流。在传统的教学中,课堂上师生互动的环节很少,一直都是教师说、学生听。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有些教师也想实现课堂教学的互动。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要实现课堂互动需要下一番功夫。在教学中,有些课堂互动环节成为了“作秀”的环节,不要发挥出课堂互动应有的教学效果,是课堂互动教学流于形式。有些教师认为课堂互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要一切依靠学生,在对学生发问之后就把课堂教给了学生,让学生去思考和交流,而自己成了课堂教学的旁观者,没有发挥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二、应对初中物理课堂教学问题的策略。

1、教师要精心备课,设计好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备课是上好课的基础。教师要按照新课标的要求进行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需要从备课环节开始,进行精心的准备。在备课环节当中,教师要认真研究新课标对初中物理教学提出的要求,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制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了顺利实现教学目标,教师还要精心选择有利于教学目标实现的教学方法。在备课时,教师要设想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并想好对策,以便于在课堂教学时能够及时应对和解决。只有教师从一开始就为课堂教学打好基础,才会使课堂教学顺利进行。

2、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构建开放性的课堂,活跃学生的思维。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滔滔不绝的讲解,对学生思维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无益的。因此,教师要为学生构建开放性的课堂,让学生放飞自己的思维动脑进行思考,挖掘学生的潜能。例如:在进行《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的实验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猜想。让学生思考应该如何进行实验的设计?在实验中我们应该准备哪些实验器材?在实验过程中,让学生思考:在串联电路当中,各点电路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在并联电路当中,干路中的电流和支路中的电流之间又有着怎样的关系?在进行实验之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验得出结论。并为学生布置课下小实验,探究此部分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

初中阶段是物理学习的开始阶段,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灵活选择教学方法,使物理课堂充满活力,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黄卫. 如何做好初中物理的创新教育[J]. 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 2015年11期

[2]蒋雪梅. 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学物理有效教学研究[D]. 延安大学 2011

[3]张玲.初中物理有效教学研究[D]. 华中师范大学 2010

猜你喜欢

吸引力问题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跟踪导练(三)4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Passage Four
什么是你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