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我国女大学生“创业难”原因及其对策分析

2016-04-19阮文娟

关键词:女大学生创业就业

阮文娟

【摘要】在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大学毕业人数愈趋增长,在就业过程中,女性寻求就更为困难,这使得我国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突出,为有效应对就业难问题,不少女大学生化被动就业为主动创业,然而,女大学生选择创业也面临着种种阻碍,这些阻碍主要来自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如社会创业环境不佳、学校创业教育体系不全等,也有来自内部家庭因素和女大学生自身因素等。本文将分析女大学生在创业时受到的阻碍,并进一步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女大学生 就业 创业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3-0243-02

党的十八大首次将男女平等作为基本国策写入报告,对于实现男女真正平等,促进妇女就业妇女发展是极大的鼓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北京世妇会20周年、9月全球妇女峰会等,为进一步促进妇女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女性创业是女性参与经济活动的一种重要方式。女大学生是推动妇女发展和经济社会同步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女大学生就业关系着妇女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权益,关系着整个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由此看来,解决好女大学生就业创业问题,意义重大。

但在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面临更多问题,因此也需要克服更多的困难。

一、导致女大学生创业难的主要问题

目前,国内大学生创业成功率普遍不高,尤其是女大学生创业成功较少,出现这种现象及其影响因素主要有如下四个方面:

1.从社会方面来看,一是缺乏有利的自主创业政策环境。政府出台的相关创业政策中,存在大学生现实条件与享受创业政策的条件不符的情况,加上创业政策实施流程复杂,导致大学生难以借助创业政策之力顺利开展创业活动,此外,政策的宣传没有落实到位,很多学生只知道大致有哪几项优惠政策,对于优惠的范围及具体怎样实施等问题并不清楚。在国家已推出的一系列创业扶持政策中,缺乏性别视角,女性创业的重要性和潜力还未被充分的发现。二是受传统观念的束缚。在中国,女性需要在平衡家庭责任和事业当中面临更大的压力和挑战。这使女性在担任自己分内工作范围内,还要付出更多时间和精力兼顾家庭。在创业期间需要付出比男性更多的努力。因女性身份给自己创业带来不便,在创业初期,在面临传统男性客户谈判时,会因为自己的女性身份产生不信任感,还有可能由于自身性格原因,不善与人打交道。和男大学生相比,她们更难获得创业所需要的资源,比如资金、信息、技术、社会网络等。

2.从学校方面来看,一是缺乏系统的创业学科体系,早在几十年前西方国家已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而我国才刚刚起步,并且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国内大部分学校没有形成包括针对女大学生创业教育在内的完整创业学科体系,教学设施和条件也有待完善。二是缺乏高素质创业师资队伍。国内很多学校的创业教育师资大多数是学院派,只停留在理论层面,缺乏创业的实践经验,而在高校既懂理论又具备丰富创业实践经验,非常缺乏,除此之外,还需要创业教师具备把握女生心理和生理特点的能力,这些都成为制约创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因素。三是创业教育的支撑体系不够完善。欧美发达国家创业教育的发展说明了创业教育绝不仅仅依赖于高校,更离不开社会系统本身,目前国家大力倡导女性参与经济活动,积极创业,但相关的创业教育支撑体系才刚刚开始搭建,女大学生创业前的实践平台欠缺,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由于很少有企业愿意提供机会,让学生参与实际的企业管理和经营,大学、企业、其他机构、政府没有形成开放的、互动的合力结构。

3.从家庭方面来看,一方面,受家庭经济条件的压力,女大学生创业动力不足。每个女大学生的家庭背景不同,家庭所能给予的程度不同,经济实力雄厚、人脉较广的家庭能提供较多支持,这样的女大学生能专心创业,但家庭背景不佳的女大学生考虑的各种因素更多,经过权衡后,会作出不同决定,坚持创业或放弃创业,这是导致女大学生创业动力不足的一方面原因;另一方面,受我国的传统文化中追求安稳、规避风险文化因素的影响。长期以来大学生的创业意识保守,父母对创业的宽容度低,再加上大学生创业成功案例数量较少,形成一种不欢迎创业的社会文化环境以及不容忍失败的社会风气。受这种影响,家庭更希望子女,通过读书求学这种传统方式谋取较高的职位,尤其是女生找个体面而安稳的工作,兼顾好家庭即可。

4.从女大学生方面来看,一是对创业认识不全面、不深刻,由于女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常常盲目乐观,容易忽视创业期望与实际情况的差距,导致创业失败。二是欠缺主体意识,女性主体意识是女性作为主体对自己在客观世界中的地位、作用和价值的自觉意识。具体而言,就是女性能够自觉意识并履行自己的使命、社会责任、人生义务,又清醒的知道自身的特点,并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参与社会生活的改造,肯定和实现自己的需求和价值。社会指定女性必须扮演的角色是贤妻良母,女性若不具备独立人格,极易受传统文化影响,牺牲其个性、需求和事业去完成贤妻良母的职责。三是,自身能力有待加强,创业是一项复杂的活动过程,这需要女大学生具备各种能力,比如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实践能力、协调合作能力等。只有这样才能协调解决好创业中遇到的困难。

二、应对女大学生创业难的措施

1.政府方面,一方面要大力引导鼓励女大学生创业的舆论方向。加大女性创业就业工作宣传力度,充分利用报纸、广播以及网站、微信等多渠道,对利于女大学生创业就业工作的好政策、创业者的创新产品、成功创业典型进行系列专题宣传,有效扩大影响力和知名度,营造支持创业、参与创业、敢于创业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氛围。另一方面,要制订关于女性创业的相关政策,给予制度保障。政府应根据社会需求的发展,不断出台关于女性创业的优惠政策,建立相关政策体系,为女大学生创业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支持和帮助女大学生创业。

2.学校方面,坚持以学生为本,科学建立课程体系,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 要树立正确的人才培养质量观,以适应经济社会和妇女发展需要为检验标准,根据应用型女性人才培养要求改革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设置,如“性别与发展”、“女性心理学”、“女性与创业”等选修课;改进教学方法,将创造性的创业教育融于大学教育之中,改变教师已有陈旧观念和旧有僵化体制,为创业精神提供培育土壤,如邀请社会上创业成功的女性企业家,创建创业导师团增设创业大讲堂,以现身说法的形式指导女大学生创业;加大实习实训力度,举办讲座、报告会、座谈会、创业模拟,加强实验、实习和社会实践环节的实施,实现学校与社会的顺利对接。

3.家庭方面。女大学生创业不仅需要社会、学校的支持,还需要家庭在精神和物质上的鼓励和帮助。一方面,家长要转变传统观念,我国千百年来的儒家文化根植中华儿女心理,求稳怕变、循规蹈矩、安于现状等思想严重阻碍创业文化的生长。要清晰地认识到“铁饭碗”的稳定时代已过去,对创业持开放宽容的态度。通过创业,孩子可以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增长人生经历和阅历,有利于其更好地成长发展;另一方面,家长要在经济上给予一定支持,物质上的支持能切实帮助孩子实现其创业计划,同时对于女大学生创业予以引导,让她们在创业中完成自己的需求和价值。

4.女大学生自身方面。一要提高自身主体意识。女性是人类社会的半边天,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女性的努力,尤其是女大学生这样年轻的力量,应清晰认识到自己作为社会成员中的一员,应努力加强自己的主体意识,培养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团队协作意识等,积极发挥主观能动力,并结合实际,将创业事业坚持到底,作出一番成就。二要加强创业知识理论和能力。在校女大学生,应该积极参加学校各类创新创业活动和课程学习,如创业沙龙、创业讲座、创业计划书大赛等,不断提升自己综合素质。同时,对自己感兴趣的行业领域,先了解相关资讯,在相关行业进行社会实践,在活动中提升自我修养,早点练摊,积累必要的工作经验,在实践过程中努力提高创业者所必备的创业能力。

参考文献:

[1]黄华编.大学生创业计划指导[M].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年8月第一版

[2]韩雪.大学生就业心理在性别上的差异及应对策略[J]. 科技信息,2013(24)

[3]李国准等.当代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理论与实践[M]. 经济科学出版社,2014年4月第一版

[4]金艳璐.阿里女性创业报告:大淘宝创业,女性撑起半边天.2015年5月21日

[5]刘凤清,乔芬.大学生创业意识现状及培养方式研究[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年02月第2期

[6]李诗萌,李萍萍,王贺.金融危机条件下大学生自主创业探析[J].改革与开放2009年第5期

[7]杨兰英.加强女子高校内涵建设的思考[J]. 湖南日报,2015年10月28日

[8]王洪亮,乔娇.浅谈女大学生创业[J].高等教育

[9]周娜,崔征.新形势下高校女生创业教育现状及其实施途径[J].教育与职业,第33期(总第817期)

猜你喜欢

女大学生创业就业
六字诀健身气功锻炼对女大学生焦虑心理的影响实验研究
我国就业中的性别歧视问题探究
微时代文化创意类创业现状调查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如何指导大学生提高面试技能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