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投掷运动员力量训练的平衡发展

2016-04-19张红萍

张红萍

【摘要】 投掷项目的力量素质是提高投掷成绩的重要因素,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竞技水平是取得优异投掷成绩的前提。本文通过文献查阅与结合运动实践浅析力量训练的平衡发展对投掷运动员的影响,充分说明投掷运动员力量训练的平衡发展对提高运动员的投掷能力、速度能力及动作协调能力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本研究可以对投掷运动员力量训练方法提供部分理论参考。

【关键词】投掷 力量素质 平衡发展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3-0213-02

田径运动中的投掷项目是一种以人体最大速度力量完成的非周期性运动。投掷运动的技术结构也是田径运动项目中较复杂的运动项目之一。它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要求较为全面,投掷运动员的主要特征是出手速度快、力量大、身体的协调能力强。其中力量素质是投掷运动员重要的素质之一,投掷运动项目的特征决定了对投掷运动员的力量素质要求较高。所以,各方面力量素质的全面平衡发展是提高投掷运动员竞技能力与竞技水平的关键。

投掷运动力量训练的理念是影响各方面力量素质全面平衡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影响运动员竞技能力与竞技水平的重要因素。在许多学校训练队的投掷教练在训练的过程中,只重视运动员的下肢力量和背肌力量训练,而忽视上肢力量和腹肌力量训练、只注重运动员的大肌肉群力量的训练,而忽视小肌肉群力量的训练。本文从力量训练的角度与投掷运动训练实际相结合,通过对力量的宏观平衡和微观平衡对投掷运动员的核心竞技能力影响的研究,发现力量平衡发展对投掷运动员的核心竞技能力和竞技水平有较大地促进作用。通过上述的观点可以在训练过程中找出导致投掷运动员力量发展不平衡薄弱环节,有针对性的加强训练,使运动员的力量水平在宏观和和微观两个方面达到平衡状态,是提高投掷运动员运动成绩的一种直接、有效的训练途径。

1.力量训练的平衡发展对提高投掷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作用

当前,力量训练受到广大投掷教练员的重要关注。他们认识到提高运动成绩最直接和最有效的途径是改善神经一肌肉系统的功能,增强肌肉收缩的力量,几乎所有的竞技体育项目均加大了对力量训练的重视。从根本上讲,力量训练的目的是提高力量的形成速度、改善肌肉之间的协作、增加肌肉的体积和改善肌肉的能量供应,最终为完成其技术动作和获得优异比赛成绩奠定良好的基础。

投掷项目是一项以力量为基础,以速度为核心的速度力量性项目。运动员要想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不但需要掌握好合理的技术。而且运动员需具备良好的力量素质。在优秀投掷运动员的整个训练中,力量训练占有重要的位置。发展投掷运动员的力量素质的训练方法是:一是必须正确地选择发展各个肌肉力量的专门训练手段;二是必须明确该运动技术的用力过程及发力的肌肉,使其加快收缩速度并有效地发展力量。选择合适的投掷力量训练方法,必须根据其动作结构及主要特点来完成,并能够使身体各个力量能够得到平衡发展。

在投掷的整个技术动作中,如果运动员在某个动作技术较差,其他所有的动作技术必须来适应较差的动作技术,否则就不能够顺利完成整个项目的技术动作。每个运动员都有自己擅长的技术环节和自己不擅长的技术环节,只有不断的加强不擅长技术环节的训练与较强技术环节建立平衡,才是提高投掷运动成绩关键。投掷运动员每个动作技术环节的力量素质不可能达到理想状态下的绝对平衡,但是通过训练是可以使各个力量素质达到相对平衡的状态。力量的平衡发展对投掷各个技术动作环节都有积极的作用,所以对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竞技水平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2.大小肌肉群力量训练的平衡发展对投掷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影响

力量的宏观平衡是指力量整体的平衡发展,多指大肌肉群力量的平衡。这是大部分学校投掷教练员主要注重的训练部分,如股四头肌、臀大肌及腰背肌群的力量训练。然而缺少对手、肘、腕、踝关节等小肌肉群力量的训练。力量的微观平衡则是指小肌肉群力量的平衡发展。小肌肉群力量对投掷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影响较大,投掷运动要求运动员具有较高的上下肢协调能力与充分的爆发力,如在完成某一项动作技术时,需要多块肌肉在相互协调配合下完成,参与做功的肌肉数量越多,对连贯地完成动作也就越有利,整个动作也就越协调。小肌肉群在伴随着大肌肉群用力的同时,完成着更为合理而到位的运动动作。

在投掷项目运动中小肌肉群力量训练有助于固定关节,保证大肌肉群获得理想的用力方向。通过发展小肌肉群力量以改善大小肌肉的比例,、能够有效提高身体的协调能力,使运动成绩得到显著提高。我们从运动实践中知道,身体协调性差常常会造成运动技术的错误,会导致上下肢动作的脱节,这也是造成运动员肌肉拉伤、韧带拉伤、关节扭伤等常见创伤的主要因素。所以,如果改善了运动员身体的协调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预防了各种伤病的产生。投掷运动是爆发性力量较大的项目,可通过发展关节周围肌群的力量进行小肌肉群训练,增强关节的稳定性,预防运动中因关节支撑不稳或支撑不住而发生的创伤。如大腿肌肉拉伤,腰部肌肉拉伤、肩部肘部韧带拉伤等。小肌肉群力量还可以增大投掷运动技术的动作幅度,使动作更舒展,更协调。所以,提高小肌肉群力量训练,与大肌肉群力量训练相结合,促进投掷中力量训练的平衡发展,对投掷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提高是有一定的影响的。

3.力量平衡发展在投掷训练实际中的运用

在很多传统的投掷项目力量训练中,主要是针对大肌肉群力量的训练,如下肢力量的训练主要的训练手段是杠铃颈后深蹲、半蹲,主要发展的是发展股四头肌、股二头肌、臀大肌等肌群力量。上肢力量的主要训练手段是快推、卧推等,主要发展的是三角肌前部、胸大肌、胧三头肌、斜方肌等肌群力量。负重台阶蹬起练习主要发展的内收肌和股四头肌的力量。但是股后肌群的力量发展训练很少,训练手段也很少。这些传统的力量训练方法多数以重器械的手段来完成的。但是投掷项目是以快速力量为主来完成整个技术动作,所以传统的力量训练方法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导致力量发展不均衡。

所谓的力量平衡训练是在传统力量训练的基础上,加强对手、肘、腕、踝关节等力量的训练。如负重体侧屈、腕屈伸力量训练主要发展的是腹内外斜肌、腹直肌等使躯干侧屈的肌肉力量和手腕和前臂屈腕肌群和伸腕肌群力量。在投掷项目力量训练中,除了静力性力量,其它都是以快速力量为主的力量训练。所以,在投掷运动力量训练中,要多采用以小负荷快速力量为主的力量训练手段,除了传统力量训练中以大型器械为主要训练手段的力量训练,还应多采用小型器械训练发展各个关节的力量,也可以采用弹力带为辅助练习工具发展小肌肉群的快速力量,各个训练方法交替进行,以达到力量平衡发展的效果。

4.小结

4.1投掷项目是一项以力量为基础,以速度为核心的速度力量性项目。投掷运动员根据其运动项目动作结构及主要特点选择合适的力量训练手段,并能够通过训练使身体各个力量素质能够得到平衡发展,以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竞技水平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4.2 在投掷训练的过程中,使大肌肉群力量训练与小肌肉群力量训练相结合,促进全身肌肉协调发展。尤其加强小肌肉群力量的训练对投掷运动员完成技术动作有着积极作用。有利于提高投掷运动成绩。

4.3 通过与运动实践相结合,说明力量的平衡发展对运动员的力量素质、速度素质、协调性等竞技能力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4.4在投掷力量训练中,要强调训练的均衡性,尤其是训练负荷的对等性;以达到调控平衡能力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滨羿.对男子铅球运动员力量训练手段的研究.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J].2008,10.

[2]王虹飞.杠铃练习在北京市青少年铅球运动员专项基础力量训练中运用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位论文.2011.

[3]郑进贵.滑步掷铅球最后用力阶段的技术及训练方法[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

[4]郭宝军,杨 帆,王 洋.浅析力量的平衡发展对跳远运动员核心竞技能力影响[J].竞技论坛.2013.

[5]万海英,孙光正.铁饼投掷中肌群力量训练方法的研究[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