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建学生品德美

2016-04-19陈静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性

陈静

【摘要】中职学校是我国教育结构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中职学校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中职学校开展中华传统文化的教学对于提高中职学校学生的德育素质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和推进中职学校德育课堂教学对于提高学生品德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在中职学校的德育教学有效性方面展开论述,以期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职学校的广泛传播。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德育课堂教学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3-0206-01

我国的教育宗旨是“育人文本,德育为先”,十七大报告中早就对此有了明确的阐述。全球经济一体化速度加快,高素质的人才需求日益增多,我国对于具有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高的人才需求增多。中职学校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需要这样一个平台,立足学生特点,适应时代发展,教育者必须提高认识,积极探索和发现促进德育课堂教学有效性和长远发展的途径,真正把德育教学的积极作用发挥出来。

一、积极转变德育教学理念,顺应时代气息

德育教学就是要使学生利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来实现德育素质提高,用德育思想来指导自身的行为和思想,使自身的人格成长得以完善,更好更快的适应社会的发展。所以,德育课堂教学理念理应顺应时代发展,准确把握学生脉搏。德育教学理念的转变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进一步延伸教学的深度。中职学校主要是培养应用型人才,是社会生产和服务行业的主要人才培养基地,所以,往往在职业技能和专业课程上重视程度很高,而思想道德品质和职业素养方面的培养有所忽视,甚至有的中职学校在这方面认为可有可无,不予重视。这种观念是非常不可取的,违背了现代教育的基本理念。人的教育必须从思想教育开始,这对于培养一个有素质有品质的人才是基础,没有完善的人格和高尚的品质,其技能再高也不会被社会所认可,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首要条件。

(二)有针对性的选择教学方法。德育教学的目标和任务在选择教学方法是要因人而异,单一的教学方法必然会导致学生的抵触,千篇一律的教学方法只会让学生的抵触情绪加重。中职学生思想开放,具有成熟的自我意识,认识和接触社会的欲望更强,很多人都早早规划好了自己的职业方向。所以,目标不明确的教学目标他们不感兴趣,空泛的思想说教难以让他们接受。中职学校学生的这些实际情况反映了他们不愿接受单调乏味的德育课堂教学方法,对他们开展丰富多彩,方法多样的职业道德教育是必然趋势,这就要对学生的自身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德育教学方法,才能使他们有效地接受德育教育。

二、发挥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潜力

信息社会的教育问题是多种多样的,不仅依赖他人教育,也不是无限拓展教育,解决当前的教育问题是促进受教育者开展自我教育。传统教育教学中,教师把知识单纯的灌输给学生,忽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传统教育理念下,学生是对自己真实的表露,这种自我认识是不完善、不稳定的。所以,转变理念,改革德育教学课堂,才能显示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内在发展动力。

(一)德育教学贴近学生生活。开展德育教育教学,内容上要以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合理调配教学内容,切忌不能有“高、大、空”的内容,务求“近、小、实”的人性化教学内容。我校在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弟子规》课程的德育教育方面,内容充实,问卷调查表明,绝大部分人都对此表示欢迎,认为能够有效的贴近学生的生活。

(二)积极探索灵活的教学方法,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起来。我校开展的德育教学,依托的是学生的兴趣的激发,采用各种具有鲜明特色的教学方法, 如在一年级第一学期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德育组教师根据中职生特点,集体备课设计课件,教案,活动方案,形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特有的教学模式。课堂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探究的形式,老师创设情境,提出讨论问题,学生小组讨论,总结并上台分享,始终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课堂中通过德育故事分享,小组讨论,情景模拟,品味读诗,新闻热点视频播放等,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在讨论,活动中领悟做人的道理。

(三)让学生自己展开对德育学习的思考,通过让学生写自我学习感悟,给父母的一封信的形式,激发起学生们的情感,更能体现学生们在德育教学中的学习成果,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学生深切体会到父母的艰辛和期盼,感受到父母的爱,领悟到行孝要及时,在信中真诚地感谢父母在自己成长过程中的付出,表达要好好学习,多帮父母分担的孝心。

三、积极拓展德育教学内容空间,积极开展课后德育教育

(一)“学贵力行”,学一句就做一句,实践一句。引导学生每天课后填写《广西物资学校德行扎根个人力行记录表》,从文明礼仪(文明用语、师生问候、仪容仪表)、清洁卫生(不乱扔;随手捡;叠被子、衣服、袜子;洗衣服)、与家人联系情况(打电话、发短信、见面)、纪律(晚休、自习、课堂、集会)、学习(认真、专注、勤学、好问)、饮食(按时就餐、清理桌面残渣,不浪费、不挑食)等生活中的小细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行。

(二)组织《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文艺演出。各班学生用小品,情景剧,舞台剧,唱歌,诗朗诵,手语舞,太极表演等等多种形式展示了师生们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成果,体现了师生们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具有的爱国敬业、孝亲尊师,明礼诚信团结友善等优良品质,唤起强烈的心灵情感共鸣,取得较好的效果。结合中职学生特点,物校传统文化协会、读书会,太极拳协会、书法协会、武术协会等开展丰富多彩第二课堂活动。在活动中学生自信得到树立,情操得到陶冶,心田受到滋润,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三)联合社会公益组织——广西道德促进会、孝道家园等定期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实践活动及志愿者公益活动,师生参加南宁市三月三文化艺术节的“女子成人礼”、南宁孔庙“祭孔大典”、王竑锜老师广西巡回演讲、《幸福人生》讲座等大型公益活动,去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

四、小结

中职学校的德育教学对于学生来说是一门重要的学习任务,良好的德育教育对于学生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有重要推动作用,学生可以更好的适应社会,融入社会。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N]. 中国教育报,2010-07-30.

猜你喜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性
如何提高高中数学作业有效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教育途径探讨
关于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
阅读教学有效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