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016-04-19杨剑锋

关键词:学习兴趣数学

杨剑锋

【摘要】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力求参与某项活动并且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我们广大数学教师必须十分重视的一个问题。本文结合在中学的数学教育实际经验,从三个方面来分析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结合现实生活,趣味引入课题;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参与其中;渗透数学文化,让学生感知数学魅力。

【关键词】学生 学习 数学 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3-0133-02

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兴趣是创设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作为数学教师,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一些学生在认真学习数学的同时,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学数学有什么用呢?难道在以后的生活中还会用到函数、概率吗?”数学在许多人心目中往往是一个枯燥乏味,充满着各种怪异符号的学科,加之数学学科抽象性高,连贯性强,使得许多学生学而生畏,畏而生厌,从而导致学生对数学缺乏兴趣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动力,造成数学成绩的下滑。数学这门学科,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理性最强的学科,很多学生本来学习起来就比较吃力,更何况有一大部分学生更认为学习数学是没有现实意义的,从而造成了数学学习和数学教学的双重困难。那么如何才能进行有效的数学教学呢?这才是我们数学教师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鉴于上面的分析,我认为关键在于如何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感知数学的用途和美妙。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更多的是将“数学教育”的重心放在了“数学知识”的掌握上,而忽略了数学素养的培养、数学文化的引入,以及数学与现实的结合。在此,我就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谈谈本人的几点见解:

一、结合现实生活,趣味引入课题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现在的数学课堂教学开始变得更自由、更灵活,学生也在愉快的状态下积极的学习数学,这就是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里程碑。我国数学家华罗庚曾说:”“就数学本身来说,是壮丽多彩、引人入胜的……”。趣味性是驱除枯燥乏味的良药,同时将书本知识结合现实生活,又将会让抽象的科学变得更生动。比如,我在概率这一节的教学时,会先从学生感兴趣的抽奖问题引入教学。100个人参加抽奖,只有1个获奖机会,即一个箱子里有100张纸条,只有1张纸条上写着中奖。100个人去抽奖,拿到纸条后不管有没有中奖,纸条都不在放回箱中,那么请问先去抽奖的人是不是比后去抽奖的人更容易获奖?如果是你去抽奖,你会不会第一个跑去抽奖?抽奖问题,对于学生都不会陌生。在没有学习概率之前,总是有一部分学生会认为最后一个抽奖的会吃亏。当教师告诉大家,第一个抽奖的和最后一个抽奖的获奖的可能性是一样大的时候,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想要一探究竟。把知识点和现实结合、将趣味性引入数学教学中,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参与其中

当前许多教师在“教”与“学”的关系上,主要以教师传授为主,采取填鸭式、注入式的方法,反映在数学教学中则是重灌轻导、重讲轻练,强调一致性,忽视学生个性发展,造成学生被动学习,对数学学科缺乏兴趣,甚至苦学、厌学,对双基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更无法谈及。如果能在一堂数学课上把抽象的数学符号转化在现实中,让学生真真切切的参与到其中,那么数学就不再是抽象的代名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会增加。比如,在平面直角坐标系这一节的教学中,我们可以把抽象的坐标搬到课堂教学中。在介绍完基本概念后,进行知识巩固的时候,我们可以以学生座位作为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取定一个同学的座位为原点,此同学所在的横排为x轴,纵列为y轴,每相邻一个位置规定距离为1。那么我们可以通过由此构造的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来让同学们说出自己所在座位的坐标。进一步,通过不断的变换坐标原点所在的位置和每相邻一个位置规定距离的不同,让同学深刻体会平面直角坐标系。由此可见,创设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参与其中,对于数学教学是十分重要的。

三、渗透数学文化,让学生感知数学魅力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它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抽象性,数学的教学内容往往没有形象生动的语言及美妙动人的故事情节,不容易引起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的学习兴趣往往不能持久,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兴趣是教学成功的秘诀,是获取知识的开端,也是求知的基础。因此,在教学中把数学文化融入特定的语境之中,适当渗透趣味数学,彰显数学魅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中学的数学教学中,适时将数学文化渗透在教学中,不仅仅对于当前的数学教学是有帮助的,更对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和未来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比如,在学习欧拉定理时,不要仅仅只让学生知道一个死板板的欧拉定理,让学生会用欧拉定理做题,而是要告诉学生为什么这个定理叫做欧拉定理,要让学生知道欧拉是谁。 通过对欧拉的介绍,让学生认识数学家,了解他的生平以及对于科学的贡献,那么书本上的这个死板的欧拉定理就会变得有血有肉起来。如果对数学有兴趣的同学,将会由此了解更多的数学家,将会对其未来的学习起到重要作用。除此之外,在课堂上渗透数学文化,不仅能让学生感知数学的魅力,舒缓课题学习的压力,也可以从数学家的身上体会到学习是没有捷径可以走的,必须脚踏实地。

总之,除了以上几种常用的方法外,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培养与激发,还有赖于数学教师的精心培养和细心呵护,只要我们每堂数学课都能精心创设一些引人入胜的教学情景, 挖掘出一些数学趣味因素,从而使数学课堂高潮迭起,妙趣横生,我们就能从根本上改善数学学科的繁难、枯燥乏味的负面特点,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能感受到其乐融融,从而达到“有趣地学”“快乐地学”的最佳境界。

参考文献:

[1]邵宗杰 等主编. 教育学(第五版).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2]曾峥, 李劲. 中学数学教育学概论(新世纪高等院校数学教育课程系列教材). 郑州大学出版社, 2007.

猜你喜欢

学习兴趣数学
试论在高校“产、学、研”中发展现代传统手工艺文化
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家庭习得环境对初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研究
创设探索情境,让学生在“探”中“学”
错在哪里